首页 理论教育 年的壬戌学制

年的壬戌学制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2年9月,北洋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对提案稍作修改后,提交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再征求意见。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教育新旧交叉的混乱状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教育改革的综合成果。壬戌学制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1922年的壬戌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国家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第三节 1922年的壬戌学制

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原有的学制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改革势在必行。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年会在广州召开,以学制为主要议题,广东、浙江等10个省均提出了各自的学制改革案,最后决议以广东的提案为基础,征求全国意见。1922年9月,北洋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对提案稍作修改后,提交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再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制改革案》,于同年11月1日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这就是1922年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一、壬戌学制的学制体系

这一学制按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社会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等七项标准制定。从纵向看,小学6年,初小和高小四二分段;中学6年,初中和高中三三分段;大学4 至6年;小学之下有幼儿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

二、壬戌学制的特点

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教育新旧交叉的混乱状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教育改革的综合成果。与旧学制相比,这一学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学制分三段,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各段的划分大致以儿童身心发展时期为根据,即童年期(6~12岁)为初等教育阶段,少年时期(12~18岁)为中等教育阶段,成年时期(18~22 岁)为高等教育阶段。将学制阶段的划分建立在对我国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研究上,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第二,初等教育阶段的改革主要体现在:①它缩短了小学年限,改7年为6年;②小学分为两级,初级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阶段,高级小学2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③幼儿园也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第三,中等教育阶段是新学制改革的核心和精粹。①延长了中学年限,改4年为6年,提高了中学教育的程度,克服了旧学制中中学只有4年而造成基础知识浅的缺点,改善了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关系,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②中学分成初、高中两级,不仅增加了地方办学的伸缩余地,而且也增加了学生选择的余地。③在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力求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

第四,职业教育渗透到普通教育中,小学高年级可斟酌地方情况,设置职业准备教育,初中也可视需要兼设各种职业课程,高中则是普通科与职业科并立,这样就在各个层次上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

第五,改革师范教育制度。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得以增多,程度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①在中学教育阶段,师范学校修业年限6年,师范学校后3年实行分组选修制。②师范学校得单设后2年或后3年,招收初级中学毕业生;③在高等教育阶段,依旧制设立的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师范大学,并在大学设教育科,招收高级师范学校或中学毕业生。

第六,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第七,不再单列出女子学校,意味着承认男女受教育的完全平等。

此外,还有附则两条:一是注重天才教育,得变通修业年限及课程,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二是注意特种教育。[2]

总的来看,1922年壬戌学制比较彻底地摆脱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束缚,表现了教育重心的下移,更重视基础的、民众的教育,在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适应社会和个人需要方面是比较和谐的。壬戌学制比较简明,又留有充分的灵活性。因此,这个学制后来除了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动外,它的总体框架一直延续下来,所以,1922年壬戌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三、壬戌学制的课程标准

紧接着学制改革,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又提议组织了新学制课程标准委员会,着手进行课程改革。该会于1922年10月、12月拟定了中小学毕业标准和中小学各科课程要旨,反复请专家讨论草拟各种课程纲要,于1923年5月确定并刊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

新的课程纲要规定:小学取消修身课,增加公民、卫生课,将手工改为公用艺术,图画改为形象艺术;又将初小的卫生、历史、公民、地理合为社会科;设自然园艺科;将国文改为国语(包括语言、读文、作文、写字),体操改为体育。小学上课以分钟计:初小前两年每周至少1 080分钟,后两年每周至少1 260分钟,高小每周至少1 440分钟。

初级中学课程设社会、言文、算学、自然、艺术、体育6科。其中社会科含公民、历史、地理;言文科含国语、外国语;艺术科含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科含生理卫生、体育。初中开始上课以学分计,每学期每周上课1小时为1学分,初中修完180学分才能毕业。除必修科164学分外,余为选修他种科目或补习必修科目。

高级中学分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科分文学、社科和数理三类,又分为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自然科学。职业科分农、工、商、商船四类。课程分为公共必修科目、分科专修科目、纯选修科目三种,每一种又有若干门课程,以各种课程学分计算。修满150学分为毕业。两部分课程中,公共必修科目约占学分总额的43%,纯选修科目部分不得超过学分总额的20%。

此课程纲要虽未经政府正式公布,只是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刊布,但由于该组织在当时有相当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故各地都依此施行。

壬戌学制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它对辛亥革命以来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好的总结,是新文化运动在教育领域的一个积极成果,表明了中国教育界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了他们可贵的创造性和庄重的使命感。1922年的壬戌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国家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图12-2为随着新学制的建立而编写的近代教科书。

img17

图12-2 近代教科书

由于1922年壬戌学制比较符合当时中国的情况,后来经过1928年、1932年、1940年多次修补,除了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动外,总体框架一直延续下来,基本上沿用到全国解放

四、壬戌学制的修补

1922年壬戌学制实施后,虽然各地实行未久,利弊得失并不显著,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出于推行三民主义教育的需要,又动议修订学制系统。如出于推行民生主义的需要,认为须广设实习学校,加强职业教育;出于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的需要,认为师范教育应独立,高级中学应集中。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分原则与学校系统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七项原则:①根据本国实情;②适应民生需要;③提高教育效率;④提高学科标准;⑤谋个性之发展;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留地方伸缩之可能。第二部分为学校系统。

戊辰学制颁定后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经过多次局部增改调整,也留下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烙印。如:为了扫除训政和建国的障碍,使占人口80%以上的不识字儿童与成年人受到一定教育,较为重视义务教育和成人补习教育;为提高民族文化程度,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定为整理充实,求质量的提高,不求数量的增加;适应20世纪30年代经济的增长,政府的教育决策明显向职业教育倾斜,使职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

此后,国民政府的学制系统于1937年及抗日战争时期分别作过修订,但1922年新学制的基本框架未变,只是根据时局需要作适当局部变通而已。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我国近现代学制的改革基本上是每隔10年出现一次,与中国近代社会的重大变迁相吻合,呈现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之辩证统一。学制发展的总方向是不断走向现代化,不断向上进步。其标志:一方面是科学性、民主性和实用性日益增强和封建教育的日益淡化;另一方面是国人自主意识不断强化,立足自我及融合中西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