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举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这一点不难理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学校教育被纳入科举体系,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属物。科举制产生时,所考内容与社会所需基本适合,并侧重考生的个人观点。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选官、选才制度,它的作用对中国古代总的来说应该是积极性大于消极性。

第二节 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科举制度把考试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带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由国家命题的考试,对学校、社会、家庭乃至儿童教育具有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从而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一)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较为科学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秦朝以前,统治者用人沿袭世袭制,汉代始用察举制,后又有九品中正制。但察举制缺乏较为严密的考核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标准,人为因素居主导地位,所以,很难达到选贤的目的。科举制是通过考试方式择优取士,考试的内容一致,试卷批阅的标准统一,最后公示成绩。所以,科举具有公开、公平、公正性。科举考试为避免舞弊,不断改进考试方法,采取了许多有效的防范措施,如糊名、誊抄等,其中糊名制一直沿用到今天。由此,科举显示了它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正是由于科举制的先进与科学,该制度才被许多国家效仿和采用。今天,各类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的延续。

(二)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性,这一制度扩大了选贤的范围

古之选贤都在贵族圈内挑选,重出身门第渐成风俗。随着科举制的不断完善,选贤范围不断扩大。宋朝初年规定,考生不论财富、年龄、声望,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被国家录用。这就打破了过去名门望族垄断选贤的局面,凡读书人均有为官的可能。在选拔人才方面不仅突出地显示了公平性,还扩大了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范围。选才范围扩大了,选拔出来的人才的质量自然就提高了。此外,天下人为求功名而发奋读书,在为统治者提供大量储备人才的同时,统治者利用科举还有效地控制了天下的读书人。从而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垄断选举的特权,使更多的下层士人可以通过科举途径流入社会上层。科举制度的推行大大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使更多人有机会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这都有利于民智的开发。

(三)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这一点不难理解。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何谈治国之道。由此,中国文化就可以延绵不绝地传承下去。其次,科举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如令人赞叹不已的唐诗、宋词等。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

(一)使学校教育逐步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在唐代实行科举制度以前,教育主要也是为培养官吏服务,也是为了使学习优秀之人可以进入官场。但是,教育和选官是两个制度体系,二者不存在必然的衔接关系,读书可以入仕做官,也可以单纯为了修身养性,选拔官吏亦不以是否受过学校教育为先决条件。科举制度实施以后,选拔官吏的对象必须具有“生徒”资格或相当于“生徒”。隋唐时的科举,凡没有生徒资格者,必须先经过州县考试,实际上就是通过州县考试承认其相当于生徒水平。宋代以后,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具有官办学校的生员身份。这样,学校教育成为法定的选官前提,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随着历代统治者重视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学校教育“储才以应科目”[10],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变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必由学校”,只有接受学校教育取得出身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学校教育被纳入科举体系,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属物。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都围绕着科学考试进行。科举考什么,学校学什么;科举怎么考,学校也就怎么考。学校丧失了作为教育机构的独立性,日益走向衰败。由于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而八股文有固定的格式,可能通过模仿别人的文章,掌握其写作的基本技巧。因此,学作八股文,便成为明清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考其学业,科举之法之外,无他业也;窥其志虑,求取科名之外,无他志也。”[11]如此,学校教育内容空疏无用。

(二)科举考试内容单一、僵化,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科举制产生时,所考内容与社会所需基本适合,并侧重考生的个人观点。自明始,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采取了禁锢人们思想的政策,规定科举考试只能以“四书”、“五经”内容命题,考生答卷不能有自己的观点,必须用朱熹注的经书的相关内容说明问题,“代圣人立言”,甚至对文章的形式也做了严格的统一。八股文的盛行,严重束缚了应试者的思想。这一现象发展到清代更为明显,随着政风日腐,士风日坏,学风日薄,应试者读书唯习八股,考试唯求名利,加之考生的竞相钻营,考官的舞弊不公,使科举成为社会痼疾。人们为求功名,只能按统治者的要求死背经书,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十年甚至几十年的苦读、应考,导致了一代代读书人思想的僵死,科举从此成了为统治者量身打造思想单一人才的工具。

(三)科举考试重伦理轻技艺,严重桎梏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儒家历来重纲常伦理而轻贱技艺,以此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极度缺乏自然知识的内容。13至14世纪,随着工商业发展的需要,西欧一些大学相继问世,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有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等。这些学校培养了大量的有知识的工商业者、医生、技师等,正是他们成了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主角。而中国的科举只重伦理和文学,在它的影响和引导下的封建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一批批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和满腹诗词文章的“学者”,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懂自然科学知识的人才。因此,科举制度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选官、选才制度,它的作用对中国古代总的来说应该是积极性大于消极性。从制度的角度来说,科举制度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注释】

[1]《隋书·高祖纪(上)》。

[2]《隋书·高祖纪(下)》。

[3]《新唐书·选举志》。

[4]《唐六典·三府督护州县官吏》。

[5]《唐六典·吏部尚书》。

[6]《明史·选举志二》。

[7]顾炎武:《日知录·拟题》。

[8]《清史稿·选举志三》。

[9]《光绪政要》卷三十一。

[10]《明史·选举一》。

[11](清)盛康编:《经世文续编》卷六十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