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对话管理的逻辑起点

大学生对话管理的逻辑起点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体间性正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起点,由此出发将产生一种新的大学生管理范式。工具主义、功利取向占据了大学生管理的主导地位,以致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丧失了本真关系。从主体性进到主体间性,大学生管理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具体而言,大学生管理中的主体间性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意涵:第一,主体间性意味着管理双方的

主体间性:大学生对话管理的逻辑起点

西方哲学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的发展历程以及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内在超越本质,为我们预示了教育及其管理领域相应的演进路径。当代哲学的最新成果——对话哲学是我们探讨和构建大学生对话管理的直接的理论依据。对话哲学的核心精神是主体间性,作为一种彻底的、成熟形态的主体间性哲学,它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主体间性旨趣,在主体间性的视野下大学生管理将发生理念与实践层面的深刻变革。主体间性正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起点,由此出发将产生一种新的大学生管理范式。

主体性理论观照下的大学生管理及其困境

主体性哲学主客二分的文化精神和模式,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占有性个人主体性。在这种主体性的支配下,个人把自己之外的一切都客体化、对象化,通过对客体和对象的认识、征服、掠夺达到占有的目的,进而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的“自由”。个人主体性的发展与工业社会日益彰显的科学技术相结合,铸造了现代社会的技术理性。技术理性成为工业文明中现代性的核心构成,也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深层动因。个人主体性一方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推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又带来了主体与客体分离、人与自然的分离、人与社会的分离、人与自身的疏离和异化的严重后果。这种占有性个人主体性最终使教育陷入了“非人性化”的境地,使占有更多的知识以获得外在自身的身份成为教育的目的。教育成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控制和训练,使教育者忘记了学生的“生存”,从而导致了学生完整人格的支离、个性的扭曲,使其迷失于外在的观念、权威、功利、名义和物质利益之中(冯建军,2001)。

在主体性思想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支配下,大学生管理也曾取得过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它使大学生管理从凭借管理者个人素质和经验进行管理的阶段进入到科学管理、制度管理阶段,促进了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在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它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精神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知识、实用技能的掌握以及自我的发展与张扬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句话,它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主体性哲学中主客二元思维的内在缺陷,使在这种哲学思维观照下的大学生管理陷入内在的困境,存在严重的局限性。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在对自然的征服、占有、改造、利用中确立自身的主体性,而人在对自然的征服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迁移到人与人之间,使一些人成为利用他人的主体,另一些人成为被占有和利用的客体。原本生命的共在性演变为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控制,这意味着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主体,即便是成为主体的一部分人也不是共在的主体,而是自我的主体。直截了当地说,主体论的逻辑就是自我论的逻辑(冯建军,2005)。简言之,自我为主体,他人是客体。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管理者以自我为管理主体,视学生为管理客体,二者处于主客对立的“我—它”关系之中,管理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是其对象性的客观存在,是实现管理者的需要的手段和工具。学生失去了独立的主体性,从而为管理者所认识、支配、控制和利用。工具主义、功利取向占据了大学生管理的主导地位,以致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丧失了本真关系。这种管理关系“造就”的学生对管理者表面应承,却内在地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主体,去经验、利用他者(包括管理者和其他学生)的关系,视他人为客体,作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他们同样也把知识、技能作为实体性的财产和自己谋生的手段,他们拼命地占有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是为了增强自己支配他人他物的能力和本领,谋求更好的社会地位。他们的知识在增加,征服自然的能力在发展,自我欲望在膨胀,但精神、道德、品格等方面却没有相应地增进,甚至出现萎缩、退化,从而产生人格的扭曲和异化。这不仅背离了教育和管理的本真价值,也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悖逆,因此,寻求新的思维基点,推进大学生管理范式变革就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大学生管理变革

主体性困境的核心就在于它的主客二元思维模式,而“主体—客体”框架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是单一主体,忽视、忘却了多极主体的共在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关系。这种主体被“永远监禁在他的自我之中”,被判定像“城堡中的骑士”那样看世界,它生成的是单子式的主体性。在这种主体性中,“人对人是豺狼”,个人无法突破自我的框架而走向共通,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公众”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已(克尔凯郭尔语)”(冯建军,2005)。这是对人的天然关系的异化。生命具有共在性,这是生命的本然。马克思曾说,人类社会以个体生命的存在为前提,但反过来,社会也规定着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单独的个体“我”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我们”,“个体”只有在“共在”中才能获得存在的资格。黑格尔(黑格尔,1961:347)也说:“不同他人发生关系的人不是一个现实的人。”只有在关系中的存在,人的存在才是本真的存在,主体间性正是对这种本真关系的科学描述。只有确立个体的主体间性,才能遏制自我主体的膨胀,消除主体对客体的支配和统治,才能使每个人都成为平等的主体,达到人与人之间结成“自由联合体”的境界。

从主体性进到主体间性,大学生管理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在大学生管理中引入主体间性思维,“强调与主客体关系不同的主体间或主体际关系,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思路,可以导致完全不同的过程和结果”(郭湛,2001)。在主体间性视野下,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不再是一种占有性的“我—它”关系,而是一种共享共生的“我—你”关系;不再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不仅如此,管理中其他一切关系如管理者与管理者、学生与学生、管理者与其他相关者(如社区成员)、学生与其他相关者之间也不再是主客关系,而应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甚而至于在管理中的人与其所面对的任何管理实存(包括管理环境、管理媒介、整个管理体系等)之间也应移入这种主体与主体的精神意识关系,从而使整个管理关系成为交互主体或多重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具有一种内在的活生生的生态机制。具体而言,大学生管理中的主体间性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意涵:第一,主体间性意味着管理双方的共同了解,不仅了解自我,而且了解“他我”;第二,它意味着交往双方的彼此承认,承认“他我”与自我有相同的地位、权利;第三,它意味着交往双方人格平等、机会平等,反对强制和压迫;第四,它意味着默守共同的规则,双方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规范;第五,它意味着主体与自然界的和谐(王锐生,等,1994:155)。大学生管理中的主体性生成于对象化活动,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之中。对象化活动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占有”关系,它是单一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因此,在单一的对象化活动中生成的主体性是单子式的个人主体性。交往是社会性的交往,是社会中主体与主体间的社会——实践系统的实现,它反映的不是主体—客体关系,交往双方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他们塑造的不是对方,而是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塑造而达成共识、理解和融合(冯建军,2005)。主体间性是对现实社会中人的重新解读,它作为一种新的关于人的生存方式和人学理念的世界观,具有普遍的意义,它引入大学生管理,实现了大学生管理的范式变革,使一种新的大学生管理范式——对话管理范式应运而生。对话既内含着主体间性的本质属性,又是主体间性实现的路径。这种对话管理新范式正是在对话哲学的导引下,以主体间性为逻辑起点,从管理理念、组织、目标、方法以及实践机制等方面来实现大学生管理的变革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