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

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发展观在很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始终贯穿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国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我国老年大学教育事业经过近30年的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我国老年大学教育的发展实践已经回答了老年教育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第一节 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在很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始终贯穿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国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吹响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号角,也是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指南。

一、科学发展观是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人类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经济增长—社会综合发展—人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嬗变。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展通常被理解为“以物为中心”的单纯的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发展通常被理解为“以社会为中心”的涵盖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管理方式、技术进步在内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庞大的社会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的发展观逐步形成,普遍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了精辟的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页。)如此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3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中国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是老年大学教育的永恒主题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般来说,发展观解决的是要不要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如何评价发展等问题。

我国老年大学教育事业经过近30年的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老年大学(学校)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壮大;经历了开创起步、探索拓展、科学发展三个阶段,在全国已经形成省、市(地)、县、乡(镇)、社区、村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学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大学教育教学体系。近年来,我国老年广播大学、老年电视大学、老年网络大学等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发展起来的老年远程教育更是方兴未艾。老年大学教育近30年来的历史实践得出的根本性经验就是要发展,要不断发展。对老年大学教育来说,发展同样是硬道理。我国老年大学教育的发展实践已经回答了老年教育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未来25年,我国将处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届时老年人口将达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20%左右。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在养老、医疗、教育、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将形成巨大的需求。其中,对老年教育的需求将随着老年人口的成倍增长,随着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而空前高涨。作为综合治理老龄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的老年大学教育,其意义在于将老年人群中占绝大多数的低龄老人、健康老人和追求高质量精神生活的奋发老人、有为老人吸引到各级各类老年大学中来,不仅满足这部分老年人对文化教育的需求,而且会对家庭、社会和其他老年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老年人参与学习和教育,终身教育将不完善,全民学习将不能实现。而学习型社会是建立在乡镇、社区、农村等基层建设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基层老年学校教育,使之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老年大学教育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老年大学教育促进老年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和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而和谐社会建设又将为老年大学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总而言之,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挑战老年大学教育的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老年大学教育的发展。这就回答了老年大学教育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在发展的前提下,在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老年大学教育当前重点要解决的是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老年大学教育要发展,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科学的发展思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世纪末期,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老年大学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同步发展,老年大学教育也将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这就回答了老年大学教育怎样发展的问题。

提出中国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建立在发展的前提下,明确老年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要不断现代化;确立老年大学教育走内涵式发展,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以人为本是发展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最终目的。由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本质、人的个性、人的需要、人的能力和人的价值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实现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自由发展。要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人的民主权利、公平公正要求、全面素质提高、价值实现和精神文化需要。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要以人为主体来进行,人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着自身的全面发展。另一层含义是指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成果的享用者;既是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发展的落脚点。其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重要内容。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社会的发展解放人、发展人,当然也包括对人的生活的关心和对人格、权益的尊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两层含义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前者强调了发展的依靠力量,后者强调了发展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就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动力而言,社会需求是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老年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发展层面看,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是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发挥老年人口稳定现代化经济、社会建设作用的需要。从老年人自身发展层面看,是老年人对高质量精神生活追求的需要,是完善自我、提高个体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是维护老年人合法受教育权益和民主权利、公平公正要求的需要,是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最终目的的需要。这种需要为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就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发展依靠的力量而言,要依靠老年人

中国的老年大学教育发端于1983年,以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老年大学诞生为标志。此后,在一无指令二无经费的情况下,由一大批热心老年教育事业的离退休人士自发创办,随后取得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一般,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老年大学。在创办初期,无论是办学者还是学习者,清一色的都是老年人。可以说在中国老年大学教育的创办史上,老年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老年人是中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这一点也成为中国老年大学教育的特色之一。随着老年大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近些年来老年大学教育发生了重大转变,办学主体的多样化,使办学者中加入了许多中青年人,为老年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和青春活力;教育对象由初期面向离退休老年人转向全社会老年人,其中也有一部分中年人参与学习。尽管如此,从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和社区乡镇农村老年学校来看,目前办学者中老年人仍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重要作用。有许多老年大学的校长都是由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领导担任的,学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中也有许多是聘用的退休老同志。在今后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发展中,这种有利于老年大学教育的办学模式还将继续保持下去。而学习者永远是老年人占绝对多数,老年大学就是为老年人办的学校,这是老年教育的性质和对象决定的。因此说,发展老年大学教育过去是依靠老年人,进行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建设现在还要依靠老年人,实现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将来仍然离不开老年人。不仅离不开老年人,还要尊重老年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充分地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老年人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老年人投身于中国特色的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事业中来。

3.就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的而言,是“一切为了老年人,为了老年人的一切”,以老年人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需要为最终目的

处在新世纪的老年人,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通过以往和近期全国部分地市所做的老年学员情况调查,我们明显地看到,当代和未来老年人不同于过去的是,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物质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有较大提高,寿命不断延长,受教育年限和文化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因而,他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更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必然朝着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学习和适应、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方面发展。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接受具备现代社会元素和信息的老年大学教育,来达到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借以达到融入、适应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体现人生价值的目的。因此,要做到“一切为了老年人,为了老年人的一切”和实现“满足老年人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需要”这一最终目的,老年大学教育就必须在教育观念、技术、手段、内容、方式等各个方面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朝着更高层次的现代化目标迈进。老年大学教育只有在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加关注老年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老年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尊重老年人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首创精神,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一切为了老年人,为了老年人的一切”;才能满足老年人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民主权利、公平公正要求;满足老年人全面素质的提高、人生价值的实现,使新型老年人在尊严、权益、个性、需要、能力和价值等多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求得老年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使老年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张文范的讲话,《集思广益、开拓创新、高质量、高水平完成〈中国老年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课题》。)

此外,社会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现代化。只有现代化的老年大学,才能够确立并实现其培养目标——培养现代化的老年人。只有现代化的老年人才能融入、适应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才能分享现代社会的成果。使老年人能够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坐上社会进步的列车,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目的之一。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发展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另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是指空间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既包括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也包含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协调是指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可持续是指时间的延续,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可持续发展保持发展的动力,保持发展的活力,保持发展的与时俱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全面、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结果。

1.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首先要与社会同步发展

在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首先要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因为社会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为例,就包括了“六个基本”:①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②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③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⑤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要圆满实现这些艰巨任务,都有赖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显然,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与上述几方面的发展相一致,相协调,甚至于以之为前提和基础。因此,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必须放在社会和经济建设现代化发展的大格局中,并推动它与社会同步发展。

2.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要实现协调发展

我国老年大学教育只有二十几年的历史,在发展上,城市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沿海地区与边远地区等,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老年大学的多元办学体制,也造成办学条件上和办学水平上的差异与不平衡。因此,老年大学教育的现代化要实现协调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的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区域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但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均衡。根据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老年大学教育现阶段应该选择非均衡协调发展来推进教育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非均衡发展正是实现均衡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要条件。实现有差别的、动态的、发展性均衡,不回避相对不均衡,以相对不均衡促进更高水平的均衡的实现。即发展程度较高、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单位,从本地区和本单位出发,率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模式,并且有效地发挥示范与带动作用;欠发达和发展条件差的地区和单位,实现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因此,进一步支持有条件的、上规模的、较规范的老年大学教育率先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应通过多种渠道与形式,加强人员和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放大、扩散、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区域内外教育之间优劣、长短的互补,相互依赖、相互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使不同地区、不同体制、不同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以最终总体实现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同时,根据现实条件,逐步推进公正的公平,保证各级各类学校获得合法利益的同时,更加关注那些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补偿他们的利益缺位。尤其要关注那些处于绝对不均衡状态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地区的老年人,保证他们获得基本的学习权利和学习条件。

如果说非均衡发展是教育现代化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那么,最终实现均衡协调发展乃是教育现代化所追求和必然要实现的目标。

(四)统筹兼顾是发展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它不仅反映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其实践内涵——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重大关系,蕴含了现代化建设的多重规律,从特定角度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要在发展中做到统筹兼顾,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兼顾各方,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依据统筹兼顾的方法,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从实现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视角提出若干重大关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这些重大关系,对老年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需要统筹的重大关系有:构建和谐社会与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关系;经济社会现代化与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教育现代化与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关系;老年教育现代化与老年教育规范化的关系;老年教育现代化理念与物质支持的关系;老年教育现代化与老年人才的关系;老年教育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老年教育现代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中国特色老年教育现代化与借鉴外国和其他类别教育现代化的关系等。统筹兼顾还要从各方面条件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使中国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概括地讲,科学发展观对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指导作用有以下要求:一是要求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性。强调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老年人,为了老年人的一切,不断满足老年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具有健康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文化素养的现代化的老年生命个体。二是要求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强调调动教育发展主体的积极性,有效整合教育内、外部各种发展要素,推进各级各类老年大学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老年大学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要求更加注重发展的持续性。老年大学教育的发展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坚持可持续的老年教育思想,办出有特色的老年大学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现代化的老年大学教育。四是要求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强调老年大学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完整、准确地加以理解、把握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来源于实践的理论探索,需要我们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实践中,不断深化、不断发展、不断升华,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进程。

二、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是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983年9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创造性地概括了当代中国的教育思想,正确地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最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内容。“三个面向”中的“教育”,指的是现代教育以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未来教育。只有现代教育才能做到“三个面向”。“三个面向”中的“面向”意义深广,主要有三条:第一,教育要以现代化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就是主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第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走开放之路,把中国教育发展与世界教育联系在一起,走国际化之路。第三,教育要着眼于未来,使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先行性。

“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整体,面向现代化是基础和核心。以“面向现代化”为主轴,以“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为双轨,把教育引向现代化“大道”。邓小平“三个面向”和教育现代化思想,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吹响了号角,是指导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加快实现中国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总的指导方针。

(一)“三个面向”为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定向、定位

“定向”就是确立发展的方向、角度。“定位”就是确立发展的立足点、着眼点。“三个面向”给我国现代教育确立的方向、角度就是“现代化”,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现代化进程,要从现代化需求的角度来规划和发展自己,确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三个面向”给教育确立的立足点就是世界,就是国际化。要以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为现代教育的立足水平,从而给我国现代教育一个高的起点。而着眼点就是未来,要以未来的水平和标准为参照来确立教育发展的标准,使教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同理,老年大学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样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老年大学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同时立足于世界,着眼于未来,使中国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高起点、高标准、超前性的特点。因此,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基础,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就有了正确的方向、目标,就有了高起点和高标准。

(二)“三个面向”给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个面向”所提供的科学思想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1.坚持中国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中国的现代教育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具有中国特色。因此,要求进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而不是完全西方化的现代化。“面向现代化”中包含着中国化的思想内容,同时又要坚持开放,引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走国际化的道路。国际化意味着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整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意味着世界走进中国,就是引进、交流和交往。中国化与国际化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只有坚持好中国化,才能走好国际化之路;只有走好国际化之路,才能真正坚持好中国化。

2.坚持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

现代教育是扎根于现实教育土壤的,必然以现实为基础。中国教育的现实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先进的因素与落后的因素同时并存,具有很大的发展不平衡性。坚持现实性就要正视这种不平衡性,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发展模式。坚持现实性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适应、迁就现实性,而是要锐意改变它,发展它,因而又必须坚持未来性,就是要以未来发展的目标与要求来规划和设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现实是基础,未来是方向。有了基础,发展就有了根基、有了方向和目标。

3.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坚持中国化,坚持现实性,必然坚持继承性,就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从而坚持教育发展的持续性和连续性。继承性也包括继承世界传统教育中的优秀遗产,为现实服务。中国五千年的教育历史,产生了从孔子、孟子到陶行知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有丰富的先进因素,对于指导当今乃至今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都是非常有用的。世界上也有成百上千的著名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到杜威,其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仍有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成分。对于这些,我们都应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三个面向”不仅要求坚持继承性,而且还要求坚持创新性。坚持国际化、未来性,就必须坚持创新性。没有创新的意识、精神和方法,既不能面向世界也不能适应未来,更不能创造未来。因此,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在创新指导下继承。

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要依据“三个面向”提供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中国化与国际化的统一,搞中国特色的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同时也要引进、借鉴国外和其他各类教育的先进经验;坚持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为基础,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发展模式。同时,面向未来,以未来发展的目标与要求来设计和规划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经验,继承世界传统教育中的优秀遗产,同时,还要有创新的意识、精神和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