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教育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教育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8年,德皇威廉一世宣布投降,一战结束。1919年《魏玛宪法》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建立资产阶级的联邦共和制度,在民主的旗帜下改革德国教育。但是,一战后魏玛共和国期间出现的国际主义和和平主义的倾向是短暂的,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发展中的德国教育很快又被更加狂热的法西斯主义吞没了。教育与宣传是国家的两个重要部分,国家必须充分监督它的教育工具,确保教育与政治的完善结合。

六、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教育

进入20世纪后,在威廉二世统治时期,德国的教育被用来反对初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努力向学生灌输忠于国家的思想,教育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色彩,出现了一次教育政治化的高潮。威廉二世早在1889年和1890年就下过两道敕令,要求学校要绝对“防止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并提出“一切教育均以德国为基础”,加强学校“为国家服务”的精神,把青年培养成“德意志的民族主义者”和坚定的“向社会主义作战的士兵”。这种沙文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的倾向在一战期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一本发表于1916年的小册子公开宣称:“德语是德意志民族的最完善的表达形式。……它是欧洲唯一保持了纯洁的原貌的语言……德意志民族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德意志人的才智乃是唯一真正具有创造性的才智。”“德意志的机体就是德意志国,个人只是它的细胞,社会组织是它的器官。德意志国家高于任何其他国家,不对任何其他国家尽义务。德意志国家是一种自足的制度,它不受世界上任何力量的约束,它是绝对的,有无上权威的。”帝国政府的教育政策和政治要求,在德国教育实践和理论中很快得到了反映和贯彻。20世纪初到一战期间,学校课程中所含的沙文主义分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还强行统一课程,使个人发展同国家利益相统一。以前的德国文学用于激发情感,唤醒人民沉睡的能力,而一战前后的德国却将之转移到支持国家的野心上。历史课受到了歪曲,极力突出儿童所在国的胜利和失败的一面。地理课也含有侵略气味,德国儿童认为自己的祖国总是被敌人所包围着。

1918年,德皇威廉一世宣布投降,一战结束。1919年《魏玛宪法》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建立资产阶级的联邦共和制度,在民主的旗帜下改革德国教育。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着手清除狂热的沙文主义影响,注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密切教育与工商界的联系,开始考虑教育的实用功能以及现代政府与现代商业的利益,教育的经济功能受到了关注。但由于“德意志中学”的存在,以及一些与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有紧密联系的“德意志文化”、“德意志学科”和“德意志民族学”等的存在,德国教育仍保留了一战期间的民族主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德国法西斯的上台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下了基础。

但是,一战后魏玛共和国期间出现的国际主义和和平主义的倾向是短暂的,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发展中的德国教育很快又被更加狂热的法西斯主义吞没了。

德国纳粹主义教育有两个主要的推动力量,一是以克拉克(Krieck,E.)及希特勒等为首的哲学和思想上的力量,一是遍及全国声势浩大的青年组织运动。克拉克是系统阐述国家社会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国家社会主义就是要创建一个极权主义的民族主义的新社会,国家要制止个人主义,培养人民的集体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发展人民的政治态度。教育与宣传是国家的两个重要部分,国家必须充分监督它的教育工具,确保教育与政治的完善结合。教育的理想产物是政治的士兵,而政治也是以培养训练有素的兵士式的人民为目标的。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被称为“纳粹党的圣经”,当时德国每个家庭的桌子上都摆着这本书,还发给每一个学生阅读。这本书是“集国家主义、军国主义和反民主主义思潮于一体的大杂烩”,希特勒大肆宣扬教育的政治化,强调教育必须是政治的工具。1933年纳粹党刚刚掌握德国政权,希特勒就对党卫军的领袖们强调要求:“不仅是要掌握政权,而且是要教育人。”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又鼓吹“教育是政治的,政治是教育的”,还狂热反对学术教育。这些后来都成了德国法西斯教育的指导思想,成了新成立的纳粹政府国民教育部的工作方针。

希特勒的青年组织则被视为国家社会主义党活力和动力的生动显示,其前身是一战时的“流浪者”和战后“联盟”等组织,本以体育训练和社会劳动服务为主要特点,但迅速被改造为忠于纳粹和希特勒的狂热组织,弥漫着种族的和民族主义的气氛。这种组织的基本教义是“热血与土地”,目的在于使青年认识到日耳曼民族的纯洁和优秀,培养他们勇于为领袖、为民族而战斗的精神。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体育运动、日耳曼文化以及军事训练等。1936年,该组织经法律规定成了唯一合法的组织,并要求全部德国青年,除了家庭与学校教育之外,都必须接受希特勒青年组织的身体的、精神的、道德的教育,接受国家社会主义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服务。这个组织发展极快,到二战前,几乎每个10~18岁的青年都成为该组织的一员。10~14岁的男孩加入“青年人”组织(又译“少年队”),女孩加入“青年女子”组织(又译“女少年队”);14~18岁的男孩加入要求更严格的“希特勒青年”组织;14~21岁的女孩加入“德国女青年联盟”组织;19岁以上的男孩就有资格加入“冲锋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冲锋队员。

为了加强政治对教育的集权统治,1934年4月30日,纳粹政府建立了国民教育部,纳粹党员、冲锋队大队长卢斯特(Rust,B.)被任命为第一任部长。卢斯特是希特勒的狂热信徒和支持者,他的上台标志着德国教育的彻底政治化开始。这一时期,教育政治化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教育部的权威得到了加强,各邦对教育的单独影响力削弱了。

第二是对学校师生思想的严格控制。在德国学校里,到处贴着纳粹主义的标语,希特勒像被挂在每一个显眼的角落。希特勒的语录还被石刻、张贴,或者作为作文题目和毕业考试题目。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学生都要求对希特勒鞠躬,信守纳粹主义思想,积极参加希特勒青年运动。一切教师和大学生都要求经过政治审查并宣誓效忠。纳粹公开宣称:“教师应当成为希特勒在国民教育阵地上的走卒。具有国际主义和和平主义思想的教师,在我们的帝国里是没有存在的余地的。”教师通常被逼背如下誓词:“阿道夫·希特勒,我们宣誓:我们将这样训练德国青年,使他们按照您的观点,朝着您的目标,沿着您的意旨所指出的方向成长起来。全德国教育系统各级学校特就此向您宣誓。”在此背景下,以著名哲学家、海德堡大学校长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为首,约有965个在大学里任教的人公开宣誓效忠纳粹政权。到二战爆发时,90%的教师已参加纳粹党教师协会,大约30%的教师成为纳粹党党员。如此严酷、如此广泛的政治控制,致使二战后学校里几乎找不出多少合格的教师,很多学校只好闭门关张!

教育政治化的第三个表现是按照纳粹思想对学科内容和教材进行大肆篡改和歪曲,教学大纲也被重新编订,以适应纳粹政治的要求。在小学里,阅读课本充斥的是元首英雄事迹和高贵品质。德语的讲授要求与社会生活联系,使孩子从小认识到德语是民族遗产的中心部分和民族的骄傲。在中学里,历史和生物被赋予了极特殊的地位。历史课讲述各个时代民族英雄故事和德国前进史,要求能够使青年认识保持血统和民族遗产纯洁的必要性,点燃“种族的意识和感情”。生物学则被用来说明德国种族的优越,证实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其他劣等民族注定要被“征服、奴役和毒杀”。在大学里,好战的学术空气十分浓厚,每个学科都成了实用政治学,蒙上了纳粹色彩。学术被扼抑限制,大量学术著作被公开焚烧。法律、政治科学、历史、哲学和经济学诸学科都被肆意篡改,以为纳粹思想意识服务。这样,学术扫地,政治至上,教育被推上了畸形黑暗的发展之路。

教育极端政治化的第四个表现是大量训练纳粹军政头目的特殊学校的建立。德国曾出现了三类这种特殊学校:一是阿道夫·希特勒学校,建立于1937年,主要学习纳粹政治和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牢固的纳粹精神和健壮体魄。到纳粹倒台为止,已约有12所这种学校。二是国家社会主义者政治教育学院,建立于1933年,学校除设德意志中学的普通课程外,更注重培养军人精神和勇敢品质,并进行纳粹主义思想灌输。教师多由党卫军提供,由党卫军控制。到1944年为止,已有37所这类学校,其中2所为女校。三是骑士团城堡,是前两类学校的高级学校,教学内容仍是纳粹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和体育。1941年以后,为了应付未来战争的需要,纳粹曾想建立一所纳粹党大学,即基姆泽纳粹高级党校,从骑士团城堡学生中招收优秀毕业生,完成特殊学校“金字塔”的顶端。这个计划最后没有实现。

二战结束后,同盟国在波茨坦召开会议,要求德国消灭纳粹及其军事理论,恢复民主的思想和方法。1947年,控制议会(The Control Council)提出了一个令占领国各方力量都满意的新教育原则。年底,一个研究大学改革的混合委员会提出了大学改革建议,要求大学加强独立性,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在课程中引进新的材料。德国极权主义教育的时代结束了。

纵观德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我们会看到德国的教育制度在欧美教育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影响,近代西方的公立教育、强迫义务教育、实科教育、师范教育和双轨学制等大多起源于德国。具体是:

其一,德国最早实现了国家管理教育。宗教改革以后,新教教派曾在德国占据优势并控制着德国的各类学校。但从16世纪末开始,各封建公国先后将教育改由国家管理,首先是初等学校,然后才是中学和大学。到19世纪初,已较欧洲其他国家率先实现了国家全面管理教育。

其二,德国最早颁布了强迫义务教育法。从16世纪起,各封建公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竞相颁布了强迫义务教育法,并于1872年的德意志帝国的教育规章中,明确将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在很长时间里,接受这种教育只是劳动者子弟的义务,但在客观上对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三,德国较早地产生了实科学校,重视大学的改革。而实科学校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较英法等国早了一个世纪,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自然科学也较早地进入德国大学的课堂。19世纪初,洪堡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后来成为世界各大学改革的楷模,德国大学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其四,德国有着重视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早在18世纪时,普鲁士就创建了师资训练中心,到了20世纪初叶,其小学教师就已由高等院校的师范学院培养;中学教员由大学直接培养,还需经过国家考试予以认可,因此师资水平较高。

其五,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德国教育中保留了较多的封建主义的东西。例如等级性很强的双轨学制一直到1920年以后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古典主义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这一状况虽然在洪堡改革时略有变化,但后来又随着封建专制的强化而加强,一直到20世纪初仍带有一定程度的古典主义。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宗教神学始终贯穿于教育之中,也是德国近现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