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管理中的情感激励

教师管理中的情感激励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对教师队伍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情感激励无疑是一剂良方。做为管理者心中必须备有一份特殊的“教案”——教师个人档案,包括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品质、家庭环境、生活水平、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等等。

教师管理中的情感激励

郭正光[1]

人是有思想、有个性、有感情的,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是十分复杂的。每个人都希望能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工作,并且希望自己能被重视。作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者要重视激励下属努力工作。激励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我认为情感激励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运用情感激励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对教师队伍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情感激励无疑是一剂良方。所谓情感激励,就是通过情感交流,利用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运用情感激励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呢?笔者根据学校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全面了解 区别对待 融洽情感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劳动的方式既具个体性,又具协作性,教师劳动的强度不是以每天几课时的显性工作量计算,还有大量的隐性工作及课外工作,如备课、批改作业、学生辅导、班级管理、思想教育等。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根据教师的工作性质、特点,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情感环境尤其重要。做为管理者心中必须备有一份特殊的“教案”——教师个人档案,包括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品质(如性格、气质、兴趣等)、家庭环境、生活水平、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等等。只有全面了解教师的个性差异,写好这份特殊的“教案”,才能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合理地安排工作,使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感情融洽,工作舒心,产生“1+1>2”的工作效果。

笔者所在的学校有100多位教师,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个性差异比较大。每学年在安排工作时,既要考虑工作的需要,也要尽量照顾教师的个性特点,还要兼顾教师之间的情感关系,尽量使每个年级组和每个班级的教师能合理搭配,为教师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更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教书育人的作用。如有一位老教师,他工作积极,教育教学能力强,尤其是班级管理有独到的一套办法,不管是什么样的班级在他的管理下很快就能成为一个先进的班集体。但他很有个性,部分中、老年教师不喜欢与他配合,不愿和他配班,甚至不愿意和他同年段。针对他的个性特点,我们安排年轻教师与他配合,让他带领年轻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年轻人尊重他,他也乐意带“徒弟”,大家感情融洽,工作积极性高、效果好。我们还特地安排他给年轻教师做班级管理专题讲座,他热情很高,不但带出了一批管理能力较强的年轻班主任,还培养了几位年轻的教学骨干,他本人也获得省优秀班主任称号。

二、关心教师 主动帮助 激发情感

情感激励是通过各种正规的、非正规的途径进行的。要想达到调动教职工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情感的目的,关心教职工、主动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是最佳途径之一。学校管理者要及时、深入了解教职工的困难,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从细微处入手,于细微处激发情感波澜。

帕金森说过:“注意小节有时能点石成金。”这是很有道理的名言。家在外地的年轻教师在校结婚,学校帮助操办婚礼,使他感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十分幸福;教职工生病,到医院去探望探望,哪怕是一束鲜花、几个水果、几句安慰的话语都能带给病人温暖;发现教职工有思想情绪及时找他(她)谈心;教职工的孩子入托、入学有困难,帮助疏通解决;教职工有了成绩就给予充分肯定,有不足之处也诚恳地给予指出……有时候虽然只是一两句话语,但它却搭起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领导与教师思想相通,情感相融,领导就能得到教职工的信任,也容易使教职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努力工作,做好工作。如多年前有一位教师家住丈夫单位,丈夫不幸病逝,对方单位没想让她参加房改,且女儿工作也没有着落。知道情况后,学校党政领导多次出面找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反映情况,帮助疏通。终于使这位教师保留了丈夫单位的原有住房,并按规定参加了房改,不久女儿的工作也得到妥善解决。这位教师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中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去。由于工作出色,她被评为市优秀教师,退休后还自愿留校任教一年多。

三、严格要求 严中有慈 稳定情感

“严”是教育的保证;“严谨”是教师治学必备的品质;“严格”是一个单位制度化管理的要求。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执行制度必须严格,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要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就会破坏平衡的情感,造成情感的不稳定。当然“严”不等于冷酷无情,它只是一种制度的要求;“慈”才是爱心的体现,是情感的交融。严中有慈才能使“理”通过“情”进入人的内心。

“没有规矩”是“不能成方圆”的。但是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事件中,有时难免出现一些情理相悖的事情。也就是说,有些事情按制度处理似乎不够合“情”,不按制度执行又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情感交流,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情,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一位教师工作不分分内外,加班加点从不计报酬。一次他上完观摩课生病了。按学校考勤制度规定,请病假除了影响出满勤,还必须以自付部分代课金的形式每天扣发岗位工资。加班加点分文未取,因观摩课加班劳累生病请假要扣款,的确有些不合情理。但如果不按制度扣款,既不符合制度的要求,还可能给今后的工作带来麻烦。因为教师看不见的工作量多,类似的事也很多。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党政领导及时看望这位教师,在充分肯定这位教师工作态度的同时也说明了制度的严肃性,学校处理事情的为难。通过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这位教师体验到领导的关心,不但没有产生抵触情绪,而且主动要求按制度扣款,两天后病还没有痊愈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总之,重视情感管理,激发教师的情感,有利于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校干群目标一致,为实现办学目标、提高办学水平而努力工作。尤其是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经济不发达地区,情感激励更能显示管理的有效性。

【注释】

[1]郭正光,福建省宁德师范附属小学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