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八股”变成了“洋八股”,为什么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

“老八股”变成了“洋八股”,为什么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认为“老八股”不适用,但是新学办了三十年,仍然不见效,依然换汤不换药,不过是把“老八股”变成了“洋八股”,不论“老八股”还是“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那么,“老八股”不适用,“洋八股”为什么也不适用呢?何能与人民生活发生关系?这是陶师提出的两条纠正办法。

一、“老八股”变成了“洋八股”,为什么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

“事实是我唯一的指针,我只愿听它的启示。”(Ⅱ,605)这是陶师治学做事做人一贯的态度,而且有“学非问不明”的精神。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认为“老八股”不适用,但是新学办了三十年,仍然不见效,依然换汤不换药,不过是把“老八股”变成了“洋八股”,不论“老八股”还是“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这是为什么?办了新学校,为什么“老八股”又变成了“洋八股”?其中必有深刻的原因。

根据对社会的观察、分析与思考,陶师找到了症结之所在。原来,人的生活必须依靠工具,这是人兽之根本区别。有相当工具,人的生活才能表现出来;工具充分,生活才有充分表现;工具优美,才有优美的表现;工具伟大,才有伟大的表现。文字也是人创造的一种工具,但它和物质的工具是不同的,它只是人们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同锄头、斧子一样,是“用”的工具。那么,“老八股”不适用,“洋八股”为什么也不适用呢?陶师找出了症结之所在:“‘老八股’与‘洋八股’虽有新旧之不同,但都是靠着片面的工具来表现的,这片面的工具就是文字与书本。”(Ⅰ,114)陶师进一步分析,把问题说得更明白了。

文字与书本既是交流的工具即是人生的工具之一,而“老八股”与“洋八股”教育拿文字与书本当作人生唯一的工具看待,把整个生活都从这个小孔里表现出去,无论如何使生活不会有充分的表现,只能把生活剥削得黄皮骨瘦。如果只靠文字与书本,能解决老百姓的“贫”、“病”、“饿”吗?中国遍地是“贫”、“病”、“饿”,而学子们还在“子曰、子曰!”何能与人民生活发生关系?这就把文字、书本这个工具用错了。

语言与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自从有了语言和文字,人类的进步便一日千里,这是人类与兽的根本区别。陶师指出:“文字、书本,倘能用的得当,还不失为人生工具之一;但是‘老八股’与‘洋八股’的学生们却不用他们来学‘生’,偏偏要用他们来学‘死’。中国教育所以弄到山穷水尽、没得路走,是因为大家专靠文字、书本做唯一无二的工具,并且把文字、书本这个工具用错了。”(Ⅰ,115)这就是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为什么说把文字、书本这个工具用错了?中国的学子在科举制度下,拼命的操练八股文,为个人谋个六七品芝麻官,但是大多数学子寒窗10年、20年还是落第,榜上无名。如果看破这是徒耗生命,那就有可能做出贡献。例如明代李时珍,出生于医药世家,其父李言闻医术高超,著有《四论发明》、《医学八脉法》等。由于当时医生的社会低下,李言闻希望儿子能走科举入仕之途,以免归入三教九流,受人歧视。李时珍从小聪明好学,14岁考取生员(初小),但他无心做八股文,却爱看有关鸟虫之类的书及医书,故而多次参加乡试落第。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24岁的李时珍决意摒弃科举考试,随父行医,60岁时(1578)终于写成百万字的《本草纲目》,流传世界,被科学家达尔文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还有明末的徐霞客,年幼时也曾应试科考,但在落第后,决心摆脱科举,埋头于他喜欢的史地书籍,向往名山大川,22岁开始出游,年年外出考察名山大川、风土人情。《徐霞客游记》就是他一生考察的专著,这部书开创了实地考察自然、系统地描述了自然的新走向,记录了一系列科学的、历史的资料,涉及地理、经济文化、民族诸方面。书中所述中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为世界最早关于岩容地貌的科学文献,极具科学参考价值。其他还有如明末科学家宋应星、清代的文学家吴敬梓、蒲松龄等,都是在科场失意后勇于摆脱功名束缚,走上了创造之路的。

要想纠正中国的教育,使它适应中国人民生活的需要,第一就必须承认文字、书本是人生工具之一,不是唯一的,除了文字、书本以外还有许多工具,都是用来透达人生之欲望。第二必须承认我们从前运用文字、书本的方法是错误的,以后要把它用得更加得当些。这是陶师提出的两条纠正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