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理分科”制

“文理分科”制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学校的“文实分科”出现的时间较晚。另一方面,实行“文实分科”与学生的个性差异相符合。该提案的最大特色就是“文实分科”,而且是我国近代以来最彻底的“文实分科”的学制提案。无论在清末还是袁世凯政府时期,“文实分科”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其反对者的理由是充分的。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文实分科”又经历了一些变动。

第三节 “文理分科”制

在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中,其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文理分科”,对于中学文、理分科的现象,在之前的章节中已有提及。在欧洲,斯图谟(Johnn Sturm)早在1538年就创办了文科中学,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古典人文学科。1707年,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学校,这意味着中等学校向现代学校的方向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在我国,学校的“文实分科”出现的时间较晚。在1909年,学部向朝廷所递交的《奏请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中首次提出了“文实分科”的建议,提倡分科的理由,一方面,学生升入的高等学堂,有文、实之分。“以分科大学言之,则经济、法政、文学科皆文科也,格致科、农科、工科、医科为实科也。”另一方面,实行“文实分科”与学生的个性差异相符合。“沉潜者于实科课程为宜,高明者于文科学问为近,此关于天授之也。”这份奏折虽然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但是响应者寥寥无几,很少有学堂真正实施。

清末“文实分科”还未真正实施,辛亥革命就爆发了。到了1915年,袁世凯颁布的《特定教育纲要》中再次提到了中学“文实分科”。在《特定教育纲要》中提到:“现行中学校学制,各科并重……而于造就社会中坚之人物与高等教育之预备,均有不能独到之处。现宜取法德制,分为文科、实科二种,或分校,或一校兼备二科,视生徒之志愿以入学,不特适于天性,且学科有所偏重,造诣自有专长,将来毕业后出任事业,能力较优,自足为社会之中坚人物,即升入专门大学亦易深造,较现制实为便利。”(8)

为了配合《特定教育纲领》,在1915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届年会上,还特别提出了“湖南学制提案”。该提案的最大特色就是“文实分科”,而且是我国近代以来最彻底的“文实分科”的学制提案。但最终,随着袁世凯政府复辟梦想的破灭而宣告破产,“湖南学制提案”也未能实施。

无论在清末还是袁世凯政府时期,“文实分科”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其反对者的理由是充分的。认为从表面上而言,“文实分科”是为了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特色得以学习,但在当时而言,“文实分科”其实是名存实亡,实则是以“文科中学”的方式复活中国的教育传统。我国有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在当时民众科学观念极为薄弱的年代,理科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实行“文实分科”,则极容易偏向文科课程,而进一步弱化本来就薄弱的理科教育。在1916年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二届年会上,通过了《中学教育改良办法》,重申“中学校本以满足普通教育为原则”,对“文实分科”提出了批判。

1918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学校会议,在这次会上,浙江会员提交了《中学校宜分文实建议案》,关于“文实分科”再次受到了广泛的讨论,大多数中学校长对“文实分科”都表示了赞同,其意见总结为:“①中学课程分为十五科三十多个门类(如数学分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簿记等),平等用力,为学生个人能力所不及;②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中学三四年级生,勤学者辄见神经衰弱之症’;③无论学生升学或就业,学业和事业都各有专精,文、实殊途,互不为用,中学虽奋力学习,不久即被遗忘;④‘文实分科’并不等于对文科或实科一概不学,只是各有侧重。”(9)这种对“文实分科”的探讨,导致了1922年“新学制”的诞生,通过在高中阶段采取不同的课程设计和选课方式来解决“文实分科”的问题。从这以后,关于“文实分科”的讨论就脱离学校制度的层面,不再争论文科中学和理科中学的独立设置问题,开始争论在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下的中学课程设置问题。例如,在1938年国立高等学校的统一招生考试中,加强了理科在文科考试中的分量,规定必须考数学和外国史地、物理、化学、生物四科中的一科。在1945年再次规定,国文、数学和英文三科是统一必考科目。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文实分科”又经历了一些变动。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教育部发布招生规定,要求高校采取联合或互相委托的招生办法。当年5月26日,教育部颁布《关于高等院校1950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指出:“国文、外语(英语或俄语)、政治常识、数学、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物理、化学”为“共同必考科目。”由此可知,在新中国的第一次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采取的统一考试科目的方法中,将文理科的主要科目都包含在内,这直接影响了我国中学部实行文理分科。1951年考试科目类同。

经过1950年和1951年的高等学校联合招生后,1952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始采用统一考试招生的办法。在这期间,将考试科目统一定为:政治常识、本国语文、中外史地、外国语文(俄语或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在这其中,前面四科属于文科,而后面四科则属于理科。再根据不同的系科类别,从而制定不同的录取标准。对文科各个系的招生来说,文科的四个科目的分数占60%,理科占40%,对理科的各个系的招生而言,分数比例则相反。在这种考试制度影响下,读文科的同学更关注于文科的内容,而理科的考生则更关注于理科的内容。

这种考试制度随后又得到了改进。在1954年,文、理两科设置的考试科目为:理科、工科、农科、医类等专业考试科目为本国语文、政治常识、外国语、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文科类除了财经增加数学之外,其余考本国语文、政治常识、历史、地理和外国语。1955年,在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1955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中把考试科目又分为三类:“①工科、理科(包括师范的理科)各类专业、农林科的农业机械加工、森林采伐及运输机械化、木材机械加工、水利土壤改良等专业的考试科目包括本国语文、政治常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国语;②医科、农林科各类专业、生物科学(包括师范的生物系)各专业、心理、体育等专业的考试科目包括本国语文、政治常识、达尔文主义基础、物理、化学;③文科、政治(包括师范的文、史、政治、教育各类专业)、财经各科专业的考试科目包括本国语文、政治常识、历史、地理。”(10)

1956年也分为三大类,其中理工科考试科目为:本国语文、政治常识、数学、物理、化学。农、林、医科和体育类考试科目为:本国语文、政治常识、达尔文基础、化学、物理,林业类还需加试数学。文、史、政治和财经类的考试科目为:本国语言、政治常识、历史和地理,其中哲学类和财经类需加试数学、外国语。1958年7月1日,教育部还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1958年招考新生的规定》,考试科目仍然分为三类,但各科都需要考外语,“没有学过外国语的学生,可以申请免试”。到1959年之后,高中分科教学有所强化。

这种分为三大类的考试形式,在1964年又有所改变,重新将其分为两大类。“按招生专业的不同性质,分理工农医和文史两大类举行考试。理工农医类,考试本国语文、政治常识、数学、物理、化学、外国语。文史类,考试本国语文、政治常识、历史、外国语。报考哲学、财经各专业的考生,要加试数学,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只作参考。”(11)

从以上各年份实行的考试制度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后,在高中绝大多数采用了“文实分科”的方法。但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在文科考试中,往往将数学排除在外,这相对于之前将“数学”作为文理科的公共科之一,是课程设置上的倒退,是将“文实分科”走向了另一极端,忽视了数学学科早已超越自然科学而广泛深入到社会和人文学科的研究和应用之中,这对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极为不利的。

1966—1976年,由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取消了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我国高等学校从1966—1969年实际没有招生。到1970年以后,我国开始恢复招收工农兵学员,但每年只招收3万左右学生,采取推荐的方式,“文理分科”实际也是名存实亡。

【注释】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725.

(2)卓晴君,李仲汉著.中小学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96.

(3)高奇著.新中国教育历程[M].开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89.

(4)李太平主编.普及与提高——中国初等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3.

(5)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81-18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40.

(7)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23.

(8)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61.

(9)王伦信,曹彦杰,陈绵杰著.新中国中学教育改革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2.

(10)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493.

(11)杨明编著.应试与素质——中国中等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