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柴家门乡童湾小学

柴家门乡童湾小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9年,童湾小学被列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在全校广泛开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活动”,使学生把“学雷锋、创三好”的口号变成实际行动。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两基”达标的目的已经实现。今后,学校还要继续努力,在确保“两基”成果的同时,还要朝着“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柴家门乡童湾小学

柴门乡童湾小学初创于1946年。当时由张燕翼、孟取义、曹玉琨等相继担任教员。

1950年,定西县撤消童湾小学。

1963年,童湾社的村民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又重新创办了童家湾小学,校址选在一座旧寺庙里,聘任童进祥为教师,并担任负责人。当时有学生40余人,课桌是用土块撑起的门板,凳子是土台,教学设备极其简陋。

1977年迁于现址,生产队组织社员修建了4间教师办公室,3间教室,但均为窑洞。生产队自购木材制作了一些简易课桌,虽然改善了办学条件,但由于门、窗不规范,室内光线特别昏暗。

1992年在村、社两级干部的带领下,组织社员投工献料,盖起了土木结构教室5间,教师办公室4间,教师由原来的3人增加到5人,有学生130余人,5个教学班。

1999年,童湾小学被列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上级拨款新建了学校,学校新建砖木结构教室6间,占地面积413平方米;教师办公室9间,占地面积142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555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达到6048平方米,校舍建筑标准达到国家6配套,教师增加到10人,有学生190余人,7个教学班,按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开齐开足了各门课程

2000年学校自筹资金购置电视机1台、收录机2台、音响设备1套、电子琴1架、图书柜4个。利用筹一奖一购置图书880余册。2006年,学校又借政府采购机遇,自筹资金购置课桌凳22单人套,图书80余册。

2002年学校被列为“二期义教工程”,配齐了远程教育设备。

2005年,学校接受会宁三建童天佑先生捐赠篮球架1副,课桌凳30套;接受童政仁先生捐赠少先队鼓号1套;接受童永强先生捐赠少先队鼓号队服装10套,并为学校修建了花园等。

近年来,学校在乡党委政府、乡教育管理中心的正确领导下,狠抓“两基”达标各项任务的落实,实行“普九”、“成教”及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制度,分管人员进村入户,动员适龄儿童入学,青壮年人员参加业余文化补习,使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8.6%,如期完成“两基”达标的各项任务。

在教育教学上,学校以“严谨求实、团结奋进”为校训,以“爱岗敬业、博学自律”为教风,以“爱校尊师、活泼文明”为校风,全校学生以“勤学守纪、诚实进取”为学风,教学质量连年名列全乡前茅。

在教育方法上,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让他们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做到寓教育于教学,寓教育于行动,特别重视并提倡“从我做起”的自觉精神。在全校广泛开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活动”,使学生把“学雷锋、创三好”的口号变成实际行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首先培养学生“进取、开拓、自主、自强”的精神,除了上好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外,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并接受良好的行为规范教育。

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两基”达标的目的已经实现。今后,学校还要继续努力,在确保“两基”成果的同时,还要朝着“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