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丁家沟乡马岔小学

丁家沟乡马岔小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丁家沟乡马岔小学位于会宁县丁家沟乡最南面,东南和通渭县华岭乡接壤,西南同安定区宁远乡毗邻。多年来,马岔小学不论在升学考试还是在质检抽考评比中,一直占全乡同类学校中的前茅,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声誉。现在,马岔小学是一所全新的、初具规模的正规化学校。在这些人中有市县级干部,有部队营团连级指战员,他们都是马岔小学教育培训的人才中的佼佼者。

丁家沟乡马岔小学

丁家沟乡马岔小学位于会宁县丁家沟乡最南面,东南和通渭县华岭乡接壤,西南同安定区宁远乡毗邻。在原西兰公路的旁边。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当地是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村庄,全村10个自然小组,400多户人家,就没有一个上过初高中的人,仅有几个上过私塾,就连小学程度的读书人都寥寥无几。

1952年冬,由村民委员会的马鹏程、茹有福、徐占奎,以及校董李茂盛、董永祥、白玉堂等人组织和动员群众,聘请和推选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李映宫同志为教师,在马岔社的旧庙址上开办了一所名为“扫盲夜校和识字班”的小学校。当时上学的学生年龄差异很大,并有一部分成人也参加学习。之后几年内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也渐渐转入正规,班级逐年增加。

因为原校址不适中,后来于1957年春季该校从马岔社的庙址迁到小湾社,新建了简陋的一所学校。

1957年秋季该校第一届初小毕业生考入丁家沟完小(当时学制是初小四年,完小两年)。

1958年在大扫文盲、普及教育的新形势下,马岔小学也曾一度办成了民办完小,历时两年。1959年毕业的第一届学生分别考入丁沟中学和中川中学。教师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7人。当时在该校任教的周恭、杨廷璧、杜作亭、康礼全都是民办教师,也是本乡和本村人,后又增加石俊(公派)、唐郁宾(外乡人)、贾作等人在该校任教和工作。当时由于师资力量加强,生源增多,办学效率明显提高,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1960年由于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群众生活极度困难,学校曾停办两年。

1962年秋季县上为恢复各处停办的学校派来公派教师蔺杰(已去世)、康振国两同志来该校任教,但因生活困难,学校未得恢复,两人只好调走。

1964年春,在原麻岔公社主任路守忠和大队支部书记董成祥的倡导下,应群众的要求,聘张克亮同志为教师,再次恢复和开办了这所学校,延时至今。

当时还是四年初小学制,在校学生80余人。两年后,因为学生剧增,班级增加,又请董余为教师,先后毕业两届四年级学生后,学制就变为五年制小学,之后教师由2人增加到5人。曾先后在该校任过教的公派教师有董重德(两年)、李如白(两年)、尚永义(一年半)、张俭(一年半)、郭沭(一年半)和民办辞退的教师有康德、张义、李楠、张克清、廉自仁、贾正荣、马俊武、马俊良等。另有民教考取师范的康永前、杜俊升。

学校复建后在小湾这个校址上历时30多年。在此阶段,学校大多年由张克亮任校长,后设立教导主任,由王元担任。两人热衷于教育事业,忠心耿耿,踏实肯干,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广大群众和学生的信赖。多年来,马岔小学不论在升学考试还是在质检抽考评比中,一直占全乡同类学校中的前茅,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声誉。张克亮同志以考试成绩良好于1992年转正。张克亮曾被评为全乡优秀校长,参加过县复式教学研讨会,并吸收为县复式协会会员,他的论文曾获得三等奖。1998年由王元接任校长,王元也多次被评为乡优秀教师,获县“园丁奖”两次董效仁、张健等人在全乡质检考试中成绩优先,多次受过乡党委、乡政府、乡教委的表彰奖励。

欣逢盛世,喜得良机,马岔小学在小湾社这块旧址时达40多年,尽管在各届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曾几度翻修扩建,付出艰辛的劳动,毕竟因当地经济困难,条件制约,始终未能彻底改变校容校貌。在跨世纪的1999年初马岔学校被列为“国家二期义教工程项目学校”,国家拨专款8万元,县级配套0.5万元,乡财政配套13.5万元,总计投资21.55万元,于当年6月开工,同年11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学校第三次鸿迁于现在新址——马岔村马湾社。幸有在搬进新校的第二年5月由中组部、中央金融工委、上海复旦大学青年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光临我校,捐款11800元,捐物折款3000元左右,又一次改善了办学条件。

孟母教子宅三迁,马岔三迁办学堂。

2001年8月,因工作需要,原任校长王元调合川小学任校长,董效仁接任校长至今。在近几年时间内,马岔小学飞速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管理井然有序,“三风”建设卓有成效,教研教改大力加强,涌现出了一大批市、县、乡级骨干教师,优质课教学能手。学校多次荣获向党委、政府、教管中心的表彰奖励,为全乡同级同类学校作出了表率。

现在,马岔小学是一所全新的、初具规模的正规化学校。学校占地面积5333平方米,砖木结构教室两栋8间480平方米,办公室一栋11间152平方米,保管室1间35平方米,砖混木结构厕所154平方米,操场2600平方米,体育设施较为齐全。配有“两箱三仪”,双人课桌凳200余套,标准办公桌13套,改装电教室、仪器室各一间,面积120平方米。图书1776册,生均5.5册。

马岔小学现有教师13人,公派教师11人,县代课教师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专7人,中师4人,高中2人。在校学生302人,有6个教学班。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100%,巩固率始终在98%以上,合格率95%以上。适龄儿童辍学率始终保持在2%以内。学校学风浓、教风正、校风纯,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健康发展。

正是因为马岔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华岭山麓,自然条件差,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经济文化落后,人们才都有求知的欲望。因此不论在集体年代,还是在土地承包之年,干部和教师都能随着时代的变化,顺应形势的发展,贯彻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改进教学方法,历年来成绩显著。特别是自迁入新学校之后的六七年中,学校的发展较快,成效卓著。

学校尽管办学条件艰苦,地理位置差,但在这50多年的办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恢复高考以来,有多人考入各大专院校,现有研究生3人,本科(含正读)27人,大专(含正读)36人,师范毕业生15人。在这些人中有市县级干部,有部队营团连级指战员,他们都是马岔小学教育培训的人才中的佼佼者。

今后,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南,以新课改为楔机,发扬会宁教育的“三苦两乐”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规范教育教学活动,争创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马岔教育的崛起而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