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草滩中心小学

草滩中心小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宁县草滩乡中心小学位于会宁县东北部,始建于1950年,校址选在草滩街,由柴门乡的郭霞烈担任校长。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1968年,学校更名为草滩小学。1988年更名为草滩乡中心小学。由于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及西部大开发的影响,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期。学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教师获奖20余人次,学生获奖30余人次。草滩小学历任校长名单:郭辖烈、赵连正、温应录、徐敏、张维国、史国成、师定邦、王怀山、任耀勤、姜振国、任海安

草滩中心小学

会宁县草滩乡中心小学位于会宁县东北部,始建于1950年,校址选在草滩街,由柴门乡的郭霞烈担任校长。创建之初,规模较小,有教师1人,学生40多名。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1968年,学校更名为草滩小学。1978年,孔寨大队自筹资金,在现校址上修建了土木结构用房两排,新建了校园,进一步美化了育人环境,改善了办学条件。1988年更名为草滩乡中心小学。此后,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22名教师,12个教学班,学生400余人的农村中心小学。

纵观学校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1977年)

学校创建时期,办学规模较小,条件差,效益不高。受历史条件限制,学校教学方式单一,偏重于背诵,不善讲解,办学条件也极其落后;当时开设的课程有语文和算术两门,据说当时没有课本,先生教学生死记硬背“三字经”、“百家姓”等,算术主要教学生学会加、减、乘、除的基本计算。而忽视了学生生理和心里的差异,这样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学校发展壮大,学校一直保持一个平行班的规模。

第二阶段:(1978年—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拨乱反正,课程设置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开始朝着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注重提高素质的方向稳步前进;学校实行全日制办学。在此期间,1984年以前工作的民教大部分转正,部分教师上了师范,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亦大幅提高。

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当地政府和村、社对教育十分重视,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办学,并动员群众投工、投料建修校舍,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虽然教育由地方政府主办,没有稳定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只能小规模运转,但较之以前,办学规模及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平行班由1个变为2个。

第三阶段:(2001—2008年)

由于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及西部大开发的影响,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期。1992年,学校被评为“市级标准化小学”。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截至2007年底,学校建筑面积1863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300多人。教职工22人,专职教师19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服务范围内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双科合格率92.5%,升学率达100%。

2001年,被列为国家“二期义教工程”项目实施学校,新建砖木结构标准化教室12间,会议室、仪器室等4间,教师宿舍22间,总投资69万元。至此,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质的飞跃,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教室及教师办公室破旧拥挤的局面,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硬件设施的改善,校园环境的变化,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现在的草滩中心小学,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方向明确,以“讲奉献从严治校,育新人全面发展”为校训;形成了“团结文明、求实进取”的校风;“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和“勤奋执著、多思求精”的学风。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序列化管理,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和校容校貌建设。现在的学校管理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软件建设初见成效。

纵观学校发展,学校规模壮大是近几年来的事,可通过下表看得更清楚:

草小重要年份及学校规模一览表

img614

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来也稳步提高。学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教师获奖20余人次,学生获奖30余人次。

回顾过去,问心无愧;放眼未来,前程似锦。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全校师生正努力为创建标准化学校而不懈奋斗。

草滩小学历任校长名单:郭辖烈、赵连正、温应录、徐敏、张维国、史国成、师定邦、王怀山、任耀勤、姜振国、任海安

(供稿人:任海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