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5年,省教育厅105号文件,正式批准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同时也批准学校正式招收中师学历达标班,从此,开始了对我县小学教师进行学历达标,知识补偿教育。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随即成为全县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

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始建于1981年3月,位于祖厉河畔会师镇南关西路7号。

一、发展历程

建校之初,针对我县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队伍不稳,学科专业教师,特别是英语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的现状。我校招收的第一批学员,是从全县民办教师中选拔的优秀民办教师,对他们进行“知识补偿教育”。同时,在本县文科高考落榜的学生中,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了一批高中毕业生,并从兰州师专、西北师大等高等院校聘请了几位英语教师,利用三年时间,连续培训了两期共计90名英语教师,充实到我县教师队伍当中,缓解了我县英语教师奇缺的局面。

另外,针对当时小学教师近50%不具备合格学历,初中教师约90%不具备合格学历,多数教师没有受过教育专业训练,教育教学能力低下的状况,从1981年至1985年,学校开展了以教材教法过关为重点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教师过好教材教法关,根据“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培训,使385名小学教师取得了教材教法“合格证”。

1985年,省教育厅105号文件,正式批准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同时也批准学校正式招收中师学历达标班,从此,开始了对我县小学教师进行学历达标,知识补偿教育。同时这种学历达标教育成为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到2001年底,学校已经连续招收了15届中师学历达标班,共计627人取得了合格中师学历。目前,在校中师学历达标班仍有学员298人。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势在必行。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1990年,学校开设了卫电英语专业和卫电高师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的大专学历班,招收学员110人。从此,开始了小学教师学历提高教育的历程。1994年,在县教委的重视和扶持下,学校正式成为白银市电大分校教学点。先后开设了普通汉语言、高师汉语言和小学教育三个大专学历班,共计120名学员取得了合格大专学历。1999年,学校又同西北师大教科院联合开办了小学教育专业大专学历自考辅导班,先后招收学员共计764人。目前,绝大多数学员已经取得了大专学历,仍有少数学员在校学习。2002年,学校又同定西教育学院联合开办小学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的大专班,目前,已招收学员281人。2004年,县教育局决定,将会宁县电大工作站挂靠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我站开放教育本科层次开设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法学等5个专业,在校学员累计550多人;专科层次开设英语、汉语言文学和护理学等3个专业,在校学员累计90多人。到2008年,在校学员累计700多人。

在办好小学教师学历达标教育和学历提高教育的同时,根据县教育局的按排,学校还举办了一系列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短期培训工作。自建校至1987年,学校短期培训的重点是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过关培训。从1988年开始,学校用了三年时间,对全县小学校长及教导主任进行全员培训,先后举办了25期培训班,共计684名小学校长及教导主任接受了正规培训。1994年,针对小学学制“五转六”的需要,对第一批六年制学校校长进行了“强化培训”,两年培训三期共计108人。1998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随即成为全县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根据县教育局的安排安从1998年开始,对全县小学校长和小学教师进行第一轮全员继续教育工程。到2002年底,学校先后举办14期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班,培训学员1149人次,同时还举办了8期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培训校长497人次。2002年,为了配合“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全面实施,学校开办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短期培训班,培训教师共计535人。还开办了WIO基础知识短训班,培训教师107人。从2003年开始到2008年底,学校举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欧盟项目培训、信息技术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和新教师上岗培训等各种类型培训总计110期,培训人员累计达10339人次。

二、办学条件改善的历程

建校之初,学校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8平方米,而且都是土木结构的平房,最多可容纳三班(120名)学员就读。有图书4070册,教学仪器设备几乎一片空白。多年来,因办学经费紧缺,年久失修,到1998年,学校所有的房子陆续沦为一级危房。

199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下,我校被县上列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学校。新建一幢面积为1815平方米、四层砖混结构的教学楼。

2000年10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远程教育试点单位,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廉,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并先后为学校配备了价值约10万元的远程教育设备(包括卫星接收机2台,录像机3台,电视监控机3台,联想电脑1台,电视机10台)。学校自行购置摄像头1个,功放和VCD各一台,自行装备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各一个,建成了校园闭路电视网络系统,使远程教育在学校初具规模。2004年会宁县电大工作站正式挂靠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了适应新时期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大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成了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建有中央电大Ku波段卫星接收地面站(包括天线、高频头),可以录制中央教育台的电大课程。同时,建有甘肃电大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包括天线、高频头、数字卫星接收机、卫星IP数据接收设备)。二是建成了计算机网络环境。有能通过Internet与中央电大、省电大网站连接的校园网或局域网及其应用软件,能及时将中央电大、省电大网上教学资源下载、储存,使学生用户能及时接收、浏览到网上各类教学辅导、学习指导及VBI信息;建立了满足所开办专业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和投影仪、电子邮件信箱,适应学生通过网络开展学习的要求。三是网络应用系统方面: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教学信息、图书资料、视听阅览的条件;为教师教研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手段和上网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与省、市电大的信息传输与交流;四是教室方面:建成了两个多媒体教室。配备联网计算机、视频投影仪或大屏幕投影电视;建成了3个计算机网络教室。计算机的配置能够满足上网浏览视、音频的需要。另外,所有普通教室配备1~2台电视机,并能通过闭路电视系统接收中央电大的卫星电视课程和学校播出的课程。到2008年底,学校已经建成了县域内最先进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平台。

2001年至2002年,学校又建成一幢三层砖混结构学员宿舍楼,建筑面积1281平方米,同时还新建学员食堂、澡堂等配套附属建筑240平方米。至此,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为学校今后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历程

1981年学校落成,县教育局副局长温思聪兼任校长。董用武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1983年,陈珍任校长。1984年,董用武全面负责学校工作,冯家鼎任总务主任。1985年,武志元任副校长。在此其间,学校有教职工13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1人,具有大专学历3人,中师及其以下学历9人。

1989年,董用武兼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90年王伦任教务副主任。1993年,杨慕振任副校长、王伦任教导主任。在此其间,学校教职工增至17人,其中有本科学历3人,具有大专学历7人,具有中师及其以下学历7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5人,中学二级教师9人。

1994年,吴尚惠任校长,董用武任党支部书记,袁宗义、杨慕振任副校长,王伦任教务主任,冯家鼎任总务主任。1997年,郭安仁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在此其间,学校教职工增至19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11人,中师及以下学历3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中学一级教师10人,中学二级教师3人。

2001年,李钧任校长,贠守勤任学校党支部书记,王伦继续任教务主任。2002年,刘效谦任总务主任、袁淑珍任总务副主任,王世宏任教导副主任。2003年,陈文玺任学校副校长。2008年,陈文玺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康峰任学校副校长,王世宏任教导主任。到2008年底,学校教职工增至22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7人,具有大专学历13人,具有中师及其以下学历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中学一级教师11人,中学二级教师1人。

从1981年至2008年底,学校累计有45人次,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2篇,撰写学术专著10部;有42人次先后获得过省先进德育工作者、市园丁、县园丁及市县骨干教师和学科教学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四、学校办学经验总结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历来注重总结办学经验,创建能够体现教师进修学校性质的办学特色。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探索新时期农村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的新路子,进一步找准发展定位,明确改革方向,理清工作思路,学校于2001年7月开始,组织全校科研骨干力量,做了《农村县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省级规划课题研究。同时,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教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于2004年底,启动并认真实施了“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型农村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创建活动。本着“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学校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积累了许多体现本校特色的创新成果,其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成果主要有:

1.总结提炼出了“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先进的教师教育观念指导教师培训工作。

2.整合各种教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上挂、横联、下辐射”的灵活开放的新型办学体制和机制。

3.立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求,构建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体,以学历教育和远程教育为两翼,主体带动两翼,两翼促进主体的“一体两翼”办学模式。

4.创新培训模式,构建“以教研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教改为动力”的教学运行新机制。

5.实施项目管理,把项目管理与常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培训管理,构建培训工作高效有序运行的保障机制。

2005年4月,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第三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我县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全省唯一出席的代表,在研讨会上介绍了上述这些体现本校特色,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和代表的一致肯定。为此,学校先后被有关单位和部门授予“优秀办学单位”、“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省先进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历年招生情况一览表

img364

续 表

img365

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1981年—2008年教职工获奖情况一览表

img366

续 表

img367

(供稿人:李钧)

学校建设和发展图片说明

img368

原副省长李膺来我校检查工作

img369

李谦副厅长检查工作

img370

外籍教师在上课

img371

培训教师上信息技术课

img372

省电大校长陈炳璋来校检查工作

img373

教育督导员培训班

img374

教育督导员培训班

img375

外籍教师来校讲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