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宁县第三中学

会宁县第三中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宁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57年,现在是白银市唯一一所地处农村的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会宁三中犹如聚宝盆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熠熠生辉于“丝绸之路”之上。1958年,随着政治制度中心(大公委)的转移,会宁二中也迁往郭城的新堡子川,这时在校学生已有初一、初二共四班,近200名学生,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劳动,艰苦奋斗,勤俭建校。河畔是北半县的中心,便于会宁北部的学生上学,县上又决定把会宁二中搬往宋家川旧址。

会宁县第三中学

会宁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57年,现在是白银市唯一一所地处农村的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位于三军会师圣地会宁县城向北70多公里处的古镇河畔,东有白草塬灌区居高而上,南有韩家山林带蜿蜒层叠。西面背靠李家塬,塬下祖厉河窾坎镗鞳,潺潺流淌,北接河畔、郭城千顷水田,靖天、河刘公路于此交汇。50年峥嵘岁月,半世纪筚路创业,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育日趋都市化、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三中人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发奋图强,开拓进取,教学成绩稳步提高,高考升学率连年攀升,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会宁教育、白银教育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4000多名学生,238名教职工。近年来,学校长足发展:校园面积130亩,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两幢可容纳3000多人的学生公寓楼让学校基本摆脱了学生住宿的窘迫,全县绝对一流的师生食堂已投入使用,9000平方米的五层框架综合教学大楼即将竣工;校园环境优美,苍松翠柏,绿树成荫;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设施完备,配置先进,资料齐全;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高考资源网嫁接联姻,揽世界于眼底,采信息于一瞬;学校现有领导13人,省市县骨干38人,高级教师19人,中级教师70人,教育品牌越擦越亮,“注册商标”愈显价值。2007年学校以高分、高位通过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成为白银市内档次最高的农村中学,白银市农村中学中的“第一世界”。会宁三中犹如聚宝盆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熠熠生辉于“丝绸之路”之上。

一、艰苦创业阶段(1957年-1964年)

20世纪50年代末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县教育事业也蓬勃兴旺起来,为普及初中教育,便于农家子女就近上学,县上决定在北半县宋家河畔创建会宁县第二中学,开始建制为初级中学。

1956年秋,建校工作正式展开,由河畔小学校长张万祥同志负责筹建事宜,校址择定于宽阔平坦的宋家川。1957年秋,招收初一两班共一百名学生。第一任校长何肇基,他年富力强,踏实肯干,但赶不上当时的“大跃进”形势,第二年就被拔了“白旗”,下放到边远的偏僻山村大沟任教,由胡贤德同志负责校务,教员有范景祥、刘扶汉、郑克敏、庄英、王沛泽、杨维民等同志。这些同志,学历虽不高,但工作认真,在当时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坚持教学、乐于奉献。

1958年,随着政治制度中心(大公委)的转移,会宁二中也迁往郭城的新堡子川,这时在校学生已有初一、初二共四班,近200名学生,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劳动,艰苦奋斗,勤俭建校。

1959年在新堡子建起两栋教室共8间,并在东西两边箍起了40孔土窑洞,作为师生宿舍和伙房用。

1960年,会宁二中的第一届初中生毕业,除少数升入高中和师范外,大部分当了社队干部,成为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年底校舍才全部迁到郭城。同时,由于各地撤并学校,学生数量巨增,学校有12个教学班,400多学生,近30名教职工,当时正是困难时期,师生衣食不果腹,生活艰难,但他们能够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以校为家,艰苦创业。

1962年,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郭城公委撤销,变成了人民公社,是年,甘肃遭受了千年不遇的旱灾,郭城川盐碱土质,连年干旱,颗粒无收。真是“苦甲天下”、“山是和尚头,黄土随水流,滴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河畔是北半县的中心,便于会宁北部的学生上学,县上又决定把会宁二中搬往宋家川旧址。初二、初三先搬上来,他们一边上学,一边建校,学校占地面积84亩,并在四周筑起了围墙,改建了几间林场的旧房子和马棚,还搭起了几间茅草屋,作为宿舍、灶房和水房。1963年才陆续迁完,6年间搬下搬上,几经折腾,校产、图书、仪器损坏丢失很多,学校经费极为紧张。没有粉笔,师生用从十里外的韩家砭捡来的石膏自制。没有水吃,就到河湾里抬水拉冰。师生们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坚持办学。

从1957年到1966年,共经九年,有七届学生,近千人初中毕业,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成为家乡的第一代新型劳动者,为改变会宁“一穷二白”的面貌,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时期是学校最困难的时期,先后主持学校工作、当过校长和书记的有张万祥、胡贤德、何肇基、王立义、刘克俊、王怀绪同志,他们都是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既是领导管理学校的能手,又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一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谦和待人,清政廉洁,团结奋进,鞠躬尽瘁。认真贯彻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方针,并能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道路。培养了劳动人民的感情和习惯,发扬了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其次是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素质较高、一心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从1957年建校到1 966年的九年时间里,前后有40多名教职工在二中工作,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一半多,他们是陈廷举、谢鸿庆、陈鸿基、靳仁甫、黄嘉猷、张天水、魏新建、董应琪、苏诚、梁惠、张维罴、张雪痕、郭安仁、董世昌、谢重信、王杰一、刘兴源、师三锁、朱永生、刘振骐、鲜为藩、燕成义、陈万福等教学骨干,他们既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又有实际管理学生的能力,清贫乐教,生活淡泊,不为名,不为利、安心工作,热爱教育,为会宁二中的崛起贡献了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赢得了学生的好评和群众的肯定。

这一时期,会宁二中培养了一大批有思想、有道德的初中毕业生。他们中有许多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好学生,经过深造,走上工作岗位,干得很出色。如:李兰图、张旺、姜智、李克靖、李景、郭永恒、金朗天、徐步巍、杨守琪、霍歆甲、张国维、王绍祖、靳宗昌、梁汝山、何国礼、张宗万、李萌、王彩和、禄兴祺、李春胜、张生华、张汉武、陈希祖、张永谦、张巨桢、王惠青、陈俊忠、王守权、何仰峰、万森林等,他们既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又有健康的体魄,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显身手,施展才华。

正是这些好领导、好教师、好学生在非常艰苦的岁月,非常艰难的生活条件下,苦抓、苦教、苦学,办出了会宁教育的特色,为教育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文革”动乱阶段(1967年—1976年)

1966年初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首先在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跟全国所有的学校一样,会宁二中的领导和教师受到冲击和批判,县委派吕夏为首的工作组进校,加大了批判和斗争的力度。暑假期间,把全县教师集中在县东关小学,进行了“八十三天”的白色恐怖,人人过关,交待问题。校长王立义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教师苏诚、梁惠、陈鸿基、靳仁甫、张雪痕、张维罴、周德录、张天水等被打成“黑帮”、“牛鬼蛇神”。他们被剥夺了教书育人的神圣权利,学校教学工作停顿,秩序一片混乱,关进“牛棚”,劳动改造,横遭迫害。

1967年,“红卫兵”组织应运而生,学校“停课闹革命”,出外搞“串联”,长征北京,去见毛主席。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无政府主义泛滥、自由主义甚嚣尘上。1968年5月,“革命委员会”成立,原教导主任当了“革委会”主任,书记何肇基被“结合”到领导班子当了副主任。并派以郭、牟为代表的贫下中农进驻学校,管理学校,派“军宣队”进行军训,开始了所谓的“复课闹革命”。实际上,天天学“最高指示”,批判斗争“黑帮”,刮“十二级台风”,苏诚等骨干教师被划为“右派”,开除公职,下放到农村,交队监督改造,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学校采用军事组织,一个教学班为一排,一级为一连,全校共四营,开始“学工、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活动。

1968年12月,县革委会决定“会宁二中”更名为“河畔中学”,开始设高中班,学制缩短,由“三三”制变为“二二”制,1970年就有了第一届高中毕业生。进入70年代前后,有李兰图、吴自强、栗企周、王世礼、王卓、高晓谋、何克祥、刘泽民、谢兰英、梁运三、李尚勇、吴振中、谢玮、彭金华、王克智、张汝云、吴泰、陈秉正等同志充实到我校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原县委宣传部长贺国华同志调入当了革委会主任,青年教师李兰图提拔当了副主任,并且升格为地区级重点中学。何肇基同志调到“五七”红专学校负责,王立义进了靖远“五七”干校。受了“侯王公开信”的影响,全县教师南北大调动,我校郭安仁等同志纷纷调出,到各公社中学任教。

1973年,“四人帮”用“白卷英雄”张铁生,“小英雄”黄帅日记和“马振扶事件”,大批“师道尊严”,因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1974年的“批林批孔”、“学朝阳”等等,风云多变,政治运动频繁,几年间,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人民深受其害,吃尽了苦头,教师受害更深,学校成为重灾区。

从1996年到1997年,历时十年,动乱十年,极左路线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各项事业。学校领导和教师顶着妖风,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在普通中学办起了职业班,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如“理论班”、“农机班”、“农电班”、“农业技术班”、“红医班”,除了本校教师外,还聘请了校外兼职教师。实行“开门办学”,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参加生产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并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学校农场除了校园内的30多亩地外,还在白草塬的山畔上开荒十多亩,在土木岘河湾里,筑坝造田30多亩,远学“朝阳",近学“中川",还帮社队收割庄稼,平田整地,搞轰轰烈烈的大兵团作战。

这个阶段的主要负责人贺国华同志老练持重,宽厚待人,李兰图同志年轻有为、热情大胆,颇有魄力,极力排除困难和干扰,开拓奋进,力挽狂澜,在坚持开门办学的同时,没有忘记课堂教学,在大办专业班的同时,没有放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办出了农村中学的特色。

在教师队伍中,增加了何克祥、朱勇生等几位外省籍的教师,他们热爱教育,学有专长,与本地教师同甘共苦,团结协作,使教学工作更有生气。一时精英荟萃,人才济济。

在勤工俭学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改造了思想,也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师生生活,也改善了办学条件,普及了科学种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娱体育活动也开展得很活跃,以梁运三老师为首的“宣传队”排练的《智取威虎山》等节目,很受群众欢迎。体育代表队经常参加县地级的比赛,几次获得奖状锦旗。学校还平整了足球场、四百米跑道,购置了篮球架、单双杠,打成了水泥乒乓球台。图书、仪器也得到了充实。这一时期,尽管整个教育领域极“左’’路线占统治地位,但全体教职工仍然怀着为会宁建设培养人才的满腔热情,兢兢业业工作,特别注重学科教学,为以后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高考制度恢复阶段(1977年—198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拔乱反正,给教育战线带来了希望。在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落实了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政治上信赖,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大胆使用,及时平反了“文革”中的冤假错案,广大教师扬眉吐气,丢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为教育事业贡献聪明才智。

1977年,王立义同志又调回到他多年工作过的河畔中学当了校长,何肇基同志任书记,李兰图同志任副校长,他们密切配合,工作卓有成效。郑光达、苏诚等一批优秀教师也走上了教学第一线。由于十年动乱,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为了尽快扭转这种情况,从实际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力抓“双基”教学,为了便于教学采取了把高中班分为快班和慢班的应急措施,当年就有五人考上了大学,其中梁生虎被北大录取。以后的几年,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1977年到1986年,河畔中学蓬勃上向,成绩辉煌。这一阶段共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380多名,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263名,每年升学率在三分之一上下,学校声名大震,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来校视察,予以勉励。1985年,吴振中去北京教育行政学院进修,副校长顾定、孙克仁主持学校工作。1986年,顾定提升为校长,这几年学校狠抓质量,成绩显著,高考成绩保持平稳。

从1987年到1988年,共向高校输送新生87名,中专43名,这一时期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赢得了民心,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领导班子相对稳定,配合密切,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整体效能高。

(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建立学校规章制度,学习和引进了一些外地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

学校先后制定了《河畔中学学生常规要求》、《河畔中学教学工作要求》、《河畔中学违纪学生处罚规定》等,并与天津新华中学建立了校际关系,传经送宝,加强信息交流。

(四)加强了教师的业务进修和任职资格考试,派出骨干教师张杰、郭卫东、崔政、马可鹏、赵宏图、赵有芹、常有为等离职进修,同时,张黎民、杨友峰、杨志学等同志接受函授教育,使教师整体业务素质得以提高。

(五)在教学研究上下工夫。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教师积极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杨训撰写的《正午太阳日高度角的简易推算》、《用“折拼法”判断南半球的气候类型》分别在《教与学》报和《中学地理》上发表,崔继明撰写的《题解与概念》在《数学研究》上发表。接着有沈志荣、曹志中、李云飞、李世忠、牟沛清、陶耀文、张克靖、王德明等同志在省、地(市)报刊发表文章。学生中有段彩霞、任银香、孙太平、李贵勇、赵廷安、武晓东等同学的诗、词、散文见诸报端。李勇、宋亚宏、蔺旭全的作文也在征文竞赛中获奖,王世栋的小制作《多用三角尺》获奖,课外学习活动异常活跃。

(六)开展了教学竞赛活动,评出吕靖国、李学彬、王彩学等市县教学新秀。

这些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79年,梁生虎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1983年毕业生,定西地区理科状元张新基被北京大学录取;

1984年毕业生,定西地区理科状元王世勇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

1985年毕业生,定西地区理科状元武晓峰被清华大学录取;

1985、1986年毕业生赵有雄、赵有建亲兄弟先后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一时传为佳话。

四、改革开放阶段(1989年—1995年)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县教育局、人事局在调查摸底、民意测验的基础上,对我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充实、加强。调张汉武同志任校长,李克靖任副校长,孙克仁任副书记,景怀珠任教导主任,沈志荣任教导处副主任,王彩学任办公室主任,武运斌任教研室主任,王绍祖任总务主任。这样班子齐全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符合当时年轻化、知识化、革命化的要求,从组织上保证了三中的新发展。新的领导面临着种种困境、团结奋进、协调一致,依靠上级的正确领导,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从严治校,加强管理,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基本上扭转了下滑局势,稳住了阵脚,逐步迈上稳步发展的新阶段,连续五年,高考人数逐年递增,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

首先依靠上级拨款,多方筹集,加快了校园基本建设,改善条件,留人、留心。九十年代前后兴建了办公室,教导处一排平房约120平方米,新建了医疗室、厕所,维修了学生宿舍,大家关心的家属楼(因资金短缺改建平房)破土动工兴建约l 500多平方米,现代化的教学大楼也有了眉目。这一切都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继续完善分级管理、分级负责、领导值周的制度。每星期一布置安排本周工作,星期六进行总结,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人人挑担,齐心协作,促进了“三风”的好转。

再次,建立健全了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量化记载办法,保证了教育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五、飞速发展阶段(1995年一2003年)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和教育机制的日趋转型,特别是“教育都市化”的倾向日趋严重,农村教育要办出特色,实现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实在是困难重重,特别是农村高中教育濒临进退维谷的窘境。

1994年,张汉武同志调任白银实验中学校长,1995年4月周唤民同志从郭城农中调来当校长,面对重重困难,他从健全领导班子,狠抓基础教育设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章建制,整顿校风,开始了履步艰难的工作。新的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和分析学校实力,找准发展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寻求更广阔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不断强化教学管理职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大教师人格力量的教育,把人格力量看作是教师学术水平和道德情操的完满统一。教育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博爱乐群、严谨治学、与时俱进。其次学校注重强化教师业务素质,鼓励教师进行各种方式的继续教育,如自考、函授、离职进修、在岗培训等,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岗位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的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学校整章建制,制定了系统的规章制度。彻底地改变了校风和学风,教师乐教,学生勤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校务公开,增加透明度,注重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地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学校的整体凝聚力。

2004年,闫新旭任校长,总结经验、改革创新,开创了学校工作新局面

一、革故鼎新,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人才以德为先,要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才,必须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风范。为此,学校工作决策中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首位,在教师中开展了以“十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作风建设活动。

1.讲政治、讲大局。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中大力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活动,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时事政治,加强思想修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展示岗位形象活动,让他们成为全体师生的带头人。业务学习以网校授课为依托,以中国教育网、教育资源网等为园地,以学科组活动为主战场,不断收集信息,不断汲取先进经验,不断加强校内校外的交流合作。教师全员参与教研教改,实行“说课制”,集体备课,全校一盘棋,上下协力,同心同德,为三中的发展做贡献。

2.讲责任、讲效率。责任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一名教师除其承担的政治、社会与家庭责任外,主要要履行好岗位职责,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全体教职工中大力弘扬“只争朝夕”的精神,要求学校领导、中层领导、级主任、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一起抓学生的学习,抓学生的管理。校长每天五点四十分起床,同级主任、班主任一道检查督促学生早读,晚十点学生就寝后才休息,多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学校大胆启用一线骨干教师担当级主任,赋予他们管理全级、挑选任课教师的权力,教学工作大有起色,大见成效。2004-2008年,高考升学率稳步攀升,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和好评。这期间,担任过级主任的教师有姜汉清、武端、李志强、牟沛清、刘凯、安生财、孙志忠、蒋永政、吕生来、尚春明、马可文、潘志学、马维玺、赵山钦、李建雄、王永忠、张世伟等。学校坚持实行“首问负责制”、“办结制”和“结果回复制”,做到办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讲学习、讲创新。几年来,校长带头坚持不懈地学习,以自己孜孜不倦地学习,带动全体教师的学习,营造书香校园。学教育理论,学教育法规,学时事政治,在书中汲取养料,与大师对话,与心灵对话,平时开会、讲话、做报告,总能把最新的思想、最新的思考、最新的信息传递给班子领导,进而传递给教师和学生。

4.讲实干、讲奉献。多年来,学校在教师中倡导实干精神,着力培养“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对他们“高看一眼,厚待一份”,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祥和、有序、团结、奋发、高效”的工作环境,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5.讲团结、讲正气。扶正祛邪才能风清气顺。今天的三中充满正气,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和谐发展。学校坚持以德才用人,以实绩用人,凡事讲求公道,人人心悦诚服,大家以自己是“三中人”而自豪,齐心协力为三中的发展做贡献。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三中

构建和谐三中,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三中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和谐三中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006年,学校提出了“书要教好,人要育好,书要读好,人要做好”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争当一流教师、力争一流业绩、共创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总结了三中人的五种精神:爱国爱校的奉献精神,自立自强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严谨严格的科学精神,勤奋勤俭的创业精神。指出学校工作要“与管理结合,管理育人;与人文科学结合,教书育人;与劳动动手结合,服务育人”,把学校的管理上升到文化层面,通过雕塑、绘画、书橱、标语、挂图的设置,到养花种树的布局,处处渗透美学意识,不断提高学校的底蕴和办学品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熏陶。

三中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农村,他们大多家境贫寒,生活困难,学校对他们首先是关爱,其次才是管理。学校要求教师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平时注意倾听学生的呼声,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学校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60000元新建了饮水锅炉房,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饮水困难。为了解决学生的住宿困难,校长亲自跑项目、筹资金,上下协调,全力以赴,两幢建筑面积各为5000多平方米的男女生公寓楼拔地而起,彻底解决了学校住宿上的困难。学校想方设法与外界联系,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2006年9月12日,上海中信公司的几位领导在市、县教育局领导的陪同下,在三中阶梯教室举行了隆重的捐资仪式,“中信班”挂牌开班,7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人每年可享受500元的资助。2007年9月,由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公司资助的“希望之星”班挂牌组建,每生每年可享受600元资助。2008年9月,“新华珍珠班”组建,每生每年可享受由“浙江省新华教育爱心基金会”提供的2500元资助。几年来,学校先后筹集几十万元资金,资助、奖励了500多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三中大家庭的温暖。经学校多方奔走,学校师生食堂工程已经竣工,极大地改善学生的饮食条件,为学生安心于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投资10万元开办两个卫星网校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也给教师的培训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校在解决教职工工作、生活和现实问题上做到九到家:职工工作有情绪,思想教育引导到家;职工家庭有困难,送温暖到家;职工有贡献,表彰到家;职工之间有矛盾,及时解决到家;职工有缺点错误,帮助到家;职工亲人病故丧葬,吊唁慰问到家;职工新婚喜庆,祝贺到家;职工退休,关怀到家;职工邻里有纠纷,调解到家。为100多户教师解决了住房,解决了20名教师家属的就业问题。切切实实把学校的温暖送到了教职工的心坎上。

在工作中建立激励目标,实行“一三五十”工程,即一年合格转正,三年站稳讲台,五年能挑大梁,十年成为骨干。树立榜样,鼓励竞争。近年来,学校对在教学中做出贡献的教师,让他们披彩带、戴红花,给他们发奖金,每年在开学典礼上表彰奖励;每年教师节,学校根据教职工的业绩、出勤尽最大限度发给奖金,用事业留人,用情感留人,用待遇留人,真正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真实性和诚信的价值效用。

学校狠抓安全工作,积极创建“平安校园”,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学校与主管领导、级主任、班主任层层签定责任合同书。由校长带队、领导班子和管理人员参加,对学校卫生、安全、饮食、宿舍经常性检查,现场办公,排查隐患,及时解决问题。由于工作扎实,设谋在先,多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严重违纪事件和安全事故。

几经发展,学校现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两幢,综合楼一幢,办公楼一幢,学生公寓楼两幢,学生餐厅3000平方米,锅炉房480平方米,车棚2000平方米。教职工家属楼7480平方米,家属院25户1500平方米。2008年9月,五层砖混结构、80住户的新家属楼破土动工,届时教师康居便毫无问题。为了更好地美化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条件,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投资22万元硬化道路场地16亩,投资8万余元绿化校园,投资80万元建设供暖供水设施,投资50余万元建设排水设施等。学校制定百年远景规划,勤俭节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会宁三中成为一所新型的市级农村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学生4000余人。在236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197人,高级教师19人,省市县骨干教师38人,一级教师70人。教职工平均年龄36岁。

学校有图书室一个,藏书有3万余册,生均图书10册。有阅览室一个,订报纸58种,杂志98种,以供师生阅览。有物理、化学仪器室各3个,物理仪器共276种,2700多件;化学玻璃仪器78种,1500多件,化学药品150种。物理实验室3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仪器室2个,有动物浸制标本35种,生物模型60多种。有生物实验室3个。理化生物实验室开出率为100%。学校有电教室1个,配有54寸彩电一台,录音机80台,照相机2台,投影仪15台。多媒体微机室2个,配有微机144台。多媒体语音室1个,阶梯教室1个(可容500多人集会)。为了逐步实现教育办公现代化,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打字室都配有微机和打印机。学校校园网和卫星宽带远程教育网都已配套。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求实创新的作风,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以“全、勤、严、实”的校训,“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诚实、刻苦、守纪、尊师”的学风,逐步使规章制度序列化,教研活动经常化,学科管理制度化,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近年来,学校教研风气浓厚,教师们主动撰写论文蔚然成风,先后有300多篇教研论文、论著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1994年获省级“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荣获“国家体育锻炼实施办法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我校团委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团的工作取得辉煌的成绩,分别获甘肃团省委授予的防治“非典性肺炎先进组织”;白银市授予的“白银市五·四红旗团委”、“非常时期先进团委”,会宁县授予的“会宁县红旗团委”;学校荣获“活动月先进集体”、“安全文明校园”、“白银市业余训练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2007年获会宁县高考二等奖;2007年白银市体育局、教育局授予我校“白银市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白银市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近几年的省市级督导评估中,一直处于同级同类学校的前列。

建校至今,共培养初中、高中毕业生30000余名。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为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8000多人,特别是近些年来,高考录取一年一个台阶:2001年大专以上上线人数为161人;2002年大专以上上线276人;2003年二本上线138人,大专以上上线396人;2004年,二本上线184人;2005年,二本上线192人;2006年,二本上线194人;2007年,二本上线202人;2008年,我校高考二本上线282人,取得了全面丰收,创三中历史新高。目前全校上下一致,精诚团结,凝聚力不断增强。“名校、名师、名生”的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全校教职员工达成共识: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实;教育是艺术,其过程在于创新;教育是未来,其生命在于追求。确立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创造了三中历史上又一新的辉煌时期。建校51年来,学校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建设人才。其中考入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数百人,有200多人已取得博士后、博士、硕士学位。如国防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军职博导姜汉斌,留美双博士王铁邦,美国航天做博士后研究的王彦森,西北师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兵,西北师大博士研究生雷耀平,留美博士苏彩丽,西北师大教育科学院副教授张学强,兰州大学理学博士李万同,清华博导曹树良,清华大学博士后赵有建,留日博士武晓峰,国防大学女博士王桂芳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相当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海平两岸阔,风正千帆悬。”会宁三中正以崭新的姿态,用精细的管理、优异的成绩,与时俱进,再塑形象,再创辉煌!

会宁三中历届正职一览表

img217

会宁三中历届副职一览表

img218

续 表

img219

续 表

img220

会宁三中国家级、省级教育先进人物名录

img221

会宁三中市级教育先进人物名录

img222

会宁三中县级教育先进人物名录

img223

续 表

img224

会宁三中省市县骨干教师名录

img225

会宁三中省市县青年教学能手

img226

三中骄子

img227

续 表

img228

续 表

img229

学校建设和发展图片说明

img230

学校全景

img231

会宁三中宣传图

img232

会宁三中

img233

旧教学大楼

img234

办公大楼

img235

新建教学大楼效果图

img236

学校食堂

img237

学校中马路

img238

男生公寓

img239

女生公寓

img240

多媒体语音室

img241

教学楼

img242

学校宣传栏

img243

2008年会宁三中“新宣传条幅华珍珠班”

img244

20世纪80年代学生宿舍

img245

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教师家属院

img246

20世纪80年代教室

img247

img248

img249

img250

img251

img252

img253

img254

img255

img256

img257

img258

img259

img260

img261

北大博士生、清华博士后赵永平(左三)来母校讲学

img262

学校领导和培养北大生的教师合影前排左起:范国儒、李世杰、尚春明、马维玺、李志强、安生财、张贵荣、闫新旭、何小军、马可彦、牟玉清、牟沛清、吕巧玉后排左起:刘凯、蒋永政、吴云、刘永国、潘志学、马可鹏、吕生来、杨涌武、李建雄、武端、李文、赵山钦、马可文、孙志忠

img263

会宁三中部分领导(左起:张贵荣闫新旭李世杰李志强)

img264

2006年开学典礼暨表彰

img265

学生阅览室

img266

会宁三中“卫星班”课堂

img267

学生学做化学实验

img268

物理课外室验

img269

信息技术课堂

img270

学生晨读

img271

学生晚读

img272

军训休息

img273

高一军训

img274

军训

img275

军训汇报

img276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合唱

img277

“和谐之声”大合唱

img278

学生美术作品展

img279

学生美术作品展

img280

学生美术作品展

img281

慢牛坡扫墓

img282

2006年9月12日,海南中信化工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彭晓建(中)、白银大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国栋(左)、会宁县副县长台宗仁(右)在“中信班”捐资暨开班仪式上

img283

2006年9月12日,会宁县副县长台宗仁、会宁县教育局书记高生云、会宁三中校长闫新旭在“中信班”捐资暨开班仪式上

img284

海南中信化工有限公司领导彭晓建(右一)、倪国敏(左一)、会宁三中副校长张贵荣(中)在一起

img285

2008年9月,海南中信化工有限公司领导曹怡群(上中)、王海琴(上左)和会宁县教育局党委书记高生云(下右)、会宁三中校长闫新旭(下左)一起座谈

img286

2008年9月,海南中信化工有限公司经理曹怡群在“中信班”助学金发放仪式上讲话

img287

2006年9月12日,海南中信化工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彭晓建、白银大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国栋、会宁县副县长台宗仁、会宁县教育局书记高生云、会宁三中校长闫新旭等和“中信班”全体同学合影

img288

2008年9月12日,海南中信化工有限公司领导和会宁县领导为“中信班”同学发放助学金

img289

2007年12月12日,“希望之星奖学金”设立暨开班仪式

img290

2007年12月12日,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公司工会主席田永强(右一)、团委书记赵璟,团省委书记张旭晨(中),甘肃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雷仰苓(左一),白银市团委书记刘力江,会宁县副县长台宗仁,组织部部长张清,团县委书记周国强等一行来校举行“希望之星班”奖学金发放暨挂牌仪式。

img291

原白银市市长袁占亭(左一)来校视察

img292

白银市督学、市教育局副局长吴明贤(左)来校视察

img293

常宁远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三中贫困学生发放救灾救助资金

img294

常宁远给“状元班”学生发放助学金

img295

会宁县县长贾汝昌、副县长台宗仁来校指导工作

img296

闫校长陪常书记(右二)在校园视察

img297

会宁县委书记常守远、县教育局局长李宗孝来校调研

img298

路遥全家送给学校的锦旗

img299

路遥家长接受会宁三中师生捐助

img300

武晓峰和他的博导

(供稿人:闫新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