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探微

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探微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助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教师备课水平、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经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优化中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探微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当今世界,人们日益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有许多工作已根本离不开计算机。社会的信息化必然包括教育的信息化,作为中学语文教育,我们没有理由回避,而且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迎头赶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生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目标。

一、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旧有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是人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文本,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获取相关的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促进语文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单纯的人与文本的对话,变成人与文本的对话和人机对话并存的现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工具,可以使原本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生动,改变传统的一人、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助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教师备课水平、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展现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不外乎是教科书和一套套习题,教师所能使用的备课资料也只有教学参考书及一些刊物。而计算机网络可以给教师提供大量的备课资料:新的教学理念、教案设计、教学课件、习题资料、说课资料及相关的各类知识。而这些由网络提供的多媒体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拟音、音乐等音频信息经过教师的适当筛选与组合就可以成为学生喜闻乐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学习材料,既可以大大地丰富、优化教学内容,又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思想。

三、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1.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导入

在上课伊始,教师从多媒体课件中选取适合本节课教学需要的动画、文字等资料,配合光、声、形、色,提高语言的感知效果,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唤起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由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产生一种强烈的听、说、读、写的愿望。如在导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把《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和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在屏幕上放映出来,并以此来导入对本诗的鉴赏,学生的心一下子就被笼住了,情感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又如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以各色的秋景导入,使学生一开始就沉浸在浓浓的秋意、秋情之中,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内容,拓宽视野

在以文本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图片资料、影视资料、文学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一些语文的学习资源,对书本内容进行丰富、延展,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如在讲杜甫的《登高》时,为加深学生对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及其“忧国忧民”的诗歌特点的理解,我制作了有背景、有文字、有朗诵的杜甫的《对雪》《月夜》等几首诗的课件资料,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有了更为形象的理解。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放映《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集中的片断,使学生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把握了周瑜的年轻有为的形象特点,并对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练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在讲《胡同文化》时,向学生展示老北京的四合院、胡同、人力车等图片,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学生带到了北京去,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北京的民俗文化,沉浸在浓郁的“京味”中,而对于胡同文化方正、封闭、保守等特点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如此生动的教学方式,他们怎能不“乐学”?而这种种设计,种种优化都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

3.开启学生思维,深化中心

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有重点、难点和疑点,相应的课堂教学就存在中心环节。而对中心环节的处理又教无定法。利用信息技术就是为学生排疑解难,使学生茅塞顿开的一种好方法。如在讲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一课时,可以先给学生看一段《南辕北辙》的影像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个故事的含义。经过讨论,同学们很快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个故事讽刺了那种目的和行为完全相反的人;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则故事赞美了执著追求的精神。教师借此指出,我们要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再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课文中提到的几则寓言的含义,思考钱钟书先生写作本文的主旨,从而深化了中心,解决了重点。那么通过这种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学生收获大。在讲卡夫卡的《变形记》时,为了加深对课文的主题的理解,用字幕介绍古今中外“变形”的例子,如《促织》中人变蟋蟀,《搜神记》中狗变男人,《齐谐记》中人变猛虎等等,使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鼓励他们对信息进行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去创新,从而对“变形”类文章、对本课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作者化物为人,化人为物,是便于把主观情绪自然地注入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中,完成其主题的表达,揭露社会对人民在经济、肉体和精神方面的摧残。而这种时空转换的便捷,学生思维的活跃,视觉、听觉的高效刺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当然,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有助于师生在教学中对所学内容及时快捷地作出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完整化;可以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训练,方便省力,加大课堂容量,达到讲练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还能调动、培养学生多元智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信息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开启学生智慧,增强学习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能力、合作性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及创造性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能力,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目标。

经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所以,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广泛采用信息技术,适时、适当、适量地利用信息技术,使之与中学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成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做到课内辐射课外,课外辐射课内。并遵循以人为本、自然运用的原则,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作用。

做教师不容易,做一个好语文教师更不容易,让我们拥有科学的头脑,不断更新观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我们的教学,让自己在工作中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成为一名有渊博知识、有高雅品位、有先进理念、有人格魅力的优秀的语文教师,让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并获得终身语文学习的能力。学习有魅力的语文,做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应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