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研空间的拓展需要文化和观念氛围的营造

科研空间的拓展需要文化和观念氛围的营造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形成有利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学术空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营造一种氛围,是教育科研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开展的重要保证。教育科研作为学校的实践活动,它的发展既受其自身特定的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受到一定的学校文化和学术环境的外在影响。教育科研是增加学校内涵,提高一个学校的品位,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研空间的拓展需要文化和观念氛围的营造

教育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母机,是培养教师教学兴趣的有效手段。新的教改浪潮向我们昭示: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改革,科研先行,教育科研生产一体的呼声已成为人们认同的主题。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之际,如何拓展教育科研的发展空间,是一个值得我们时时思考的研究课题。

一、文化氛围,教育科研生存发展的土壤

形成有利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学术空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营造一种氛围,是教育科研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开展的重要保证。

教育科研作为学校的实践活动,它的发展既受其自身特定的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受到一定的学校文化和学术环境的外在影响。适合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可以形成中小学教师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互相结合、协同发展的价值取向

根据马斯洛心理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要应该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教师职业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创造性和艺术性,要达到此境界,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宽松的组织气氛、群体崇尚创新的精神、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价值观,这就是人本主义思想所赖以依存的文化氛围,因此,学校领导应致力于这方面的培养和建设。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新困难新问题不断出现,现实中的问题呼唤着教师通过科研的态度去探索去解决。进行科学性研究,撰写教育论文,出版教学专著,从而提高教师在学术界的地位,这是教师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名师工程”也正是对教科研绩效的推广,促进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这都是对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协同发展的运用。

(二)可以形成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有研讨则有争鸣,有争鸣则会出现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多样化,从而出现“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三)可以形成保护和推进中小学教研发展的激励机制

教育科研是一个艰苦探索求真的过程,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教研能力外,还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因此,学校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调动并保护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采取的措施归纳起来就是:以活动推教研,以教研求发展,用实践检验教研。具体讲:

1.目标激励。

结合学校实际发展规划和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制定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的教科研目标,用目标引导,激励教师的教育科研行为。教师结合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进行“三个一工程”活动,第一个“一”是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在组内或学校内开设一个专题讲座,撰写一篇相关的教学论文。第二个“一”是在校内开一节研究课,并将教材分析、教案、教后感、学科教研组的评教和说课材料总结成一份材料存档,作为学年度个人教科研量化的一个方面。第三个“一”,每周确保一次备课组活动,为强化备课组功能,促进整体协作发展,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由备课组长牵头,轮流主讲。

2.评价奖励激励。

定期评比教育科研成果,把教师的科研绩效与评优晋升挂钩,设立教师科研奖,使之量化可操作,形成制度规范化,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奖惩激励作用。以活动促规范,以教研形成规范,我们店口一小开展了“四个优”工程,即每学期评选优秀教案,以期促进教师从课程论的角度研讨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法设计出符合教情和学情的学案。第二个优是优质课,所说的功夫在课外,收获在课上,这时就明显表现出教育科研实践性的优势。教育科研的落脚点是课堂的质量和效率,而不是美其名国粹的乌托邦理论。第三个优是优秀论文。第四个优是优质课件的制作。

3.成就激励。

(1)向外推荐教师教科研成果,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安排教师参加重大课题的参与和研究,给教师压担子树榜样,充分发挥成就激励的作用;创办校刊,营造浓郁的学术性氛围,为教师提供发表教研成果的园地,使得人人参与教育科研,人人学习教学理论。

(2)以活动促教研,以教研带动全校的发展。通过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观摩课和优质课,影响青年教师的成长,强化教科研风气。一堂好的示范课,应当具有四个鲜明的特征:第一个是“新”,教育思想新;第二个是“熟”,教材处理熟;第三个是“尖”,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教学设备引入课堂,充分发挥其效能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第四个是“佳”,教学绩效佳。同样,一堂优质课应具有创造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学内容处理的创造性;教学方法运用新;教学表达方式的创造性;具有时效性,也就是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

以活动促教研、用教学的质量评价教研的成效,引导教师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努力实现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观念的转变,不求日日新,但求月月异,课下的三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中多了一些匠心,课堂教学多了匠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使自己始终站在学科教育发展的前沿,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观念氛围,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

良好的学术环境首先得有良好的学术研究的观念氛围,就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而言,观念制约着研究者的态度、情感、毅力和成就;观念氛围,影响着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作为研究者的教师也是生活在现实的空间中,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四种不良的观念,为改变这四种不良观念,要弄清四个关系树立四种新观念:

(一)当前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四种不良观念

1.“教育科研的神秘感”,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情,对于中小学教师是高不可攀的。其实教育科研就在你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善于总结,善于提炼,用教育科研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用科研的方法去解决,处理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就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科学规范有序。

2.教育科研恐惧感,害怕影响教学质量,怕担风险,不敢开展教科研。教育科研是增加学校内涵,提高一个学校的品位,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学校必须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有教学水平较高的名师,和在名师带动、影响下的一大批视教育为事业,兢兢业业,团结奉献的教师群体,校园处处、时时能折射出一种具有各自学校风格的厚重人文思想和文化气脉,而远离一切不利于青年成长的不良文化。一个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是一种严谨治学,求真务实,放下架子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

3.教育科研名利观,认为中小学教师搞科研、写文章是不务正业,或者说个人名利思想在左右。在现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缺乏前瞻性的管理者面前教育科研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

4.教育科研无用观,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可有可无,搞不搞教育科研无关大局,照样可以办学教书,作为中小学领导必须改变教师对教育科研的不良心态。没有教育科研,你就无法实现可持续性和滚动式的发展,就会缺乏后续人才的培养,你就无法拥有优秀的教师梯队,你的群体将是无首的雀群,噪舌中无目的地乱撞乱飞,或许你一时有成绩,但无法也不会永远地有持久的盛世,这就是所说的“穷人咋富,挺腰凸肚”的道理所在。教学中多一些教育科研,将少一些盲目;多一些严谨治学的态度,少一些浮躁的作风,将出现更多求实务真的人。

(二)弄清四个关系,树立四种观念

1.明确教育科研与振兴教育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教的观念。

2.明确教育科研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树立“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观念。

3.明确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须先行”的观念。

4.明确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的观念。

综上所述,培养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主体,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勇于创新。与此同时,需要学校营造宽舒和谐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氛围,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提供绿色通道。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由“传授型”、“经验型”逐渐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走教科研之路,才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