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岔小学学校管理

三岔小学学校管理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被列为全县唯一的乡村少年宫学校。注重师德培训,举行师德论坛,开展教师“五讲五比”活动,激励与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中大力开展“五讲五比”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师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三是重视教学改革。一是加强学校收费监管,减轻学生负担。学校要求家长选好寄宿房东,并与家长、房东、派出所签订责任书,四方协同管理好学生。

三岔小学学校管理

甘肃省漳县三岔小学 成国平

一、学校教育管理

三岔小学近年来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以人为本创新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和谐发展,文体见长”为办学特色,以“爱学、勤学、会学、博学”为学风,以“乐教、善教、身教、研教”为教风,以“唯真、唯实、唯新、唯美”为校风,努力打造一个校风正、学风浓的示范学校。

目前,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被列为全县唯一的乡村少年宫学校。北教学楼被列入2011年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现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二、教师培训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经常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与教师签订目标责任书,推行师德信用承诺制,校长向教师承诺,教师向学生承诺。学校还制定了《漳县三岔小学教师一日常规》和《漳县三岔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教师熟记并付诸行动。注重师德培训,举行师德论坛,开展教师“五讲五比”活动,激励与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强化骨干教师培训。每学期都要举办骨干教师培训与骨干教学经验交流,内容涉及学校管理、新课程理念、现代教育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加强对骨干教师和名师的培养,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有效地带动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提高学校办学品位。目前有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辅导奖获得者2人;省优秀辅导员1人,市2人,县3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优秀教师8人,县级教学能手3人,县优质课竞赛获奖者6人。

三是加强校本教研培训。学期初各教研组要制定周密的校本教研活动计划,经全体教师讨论、修改后方可实施,在实施中注重效果,人人参加,人人发表意见,在教学实践中将问题解决。学校班子成员深入课堂与教师、学生一起交流、学习,科任教师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学校领导、未滿三年的教师听课不少于25节。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交一篇教学心得、体会或案例并在全校交流,对好的作品推荐到县市级刊物上发表。目前教师在省市县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累计26篇。

四是加强学习交流,重视理念更新。学校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网络研修、市县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培训、课标学习、英特尔未来教育,到名校听课观摩,远程教育学习等多种培训,丰富和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理念的更新。倡导和鼓励教师勇于展现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创新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

一是健全常规制度,规范教学管理。学校修改并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对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做法。学校班子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校长经常参加教学活动,认真落实减负精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执行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开齐开全各类课程,无增减。学校有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二是以质量为中心,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突出一个根本(教学)、抓好两支队伍(教师、教研)、深化三项工作(安全、师德、管理)、开展‘三风’整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行教育质量目标责任管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建立科技、绘画、书法、音乐、健美操篮球、羽毛球、棋类等多个兴趣小组。师生中大力开展“五讲五比”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师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三是重视教学改革。今年,在我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先后在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江苏洋思中学进行学习考察,通过考察并结合本校实际,在我校逐步实行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课堂教学,虽然效果不是太明显,但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指导,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更加科学、有效。

四、学生管理

一是加强学校收费监管,减轻学生负担。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切实减轻学校不合理负担的要求,彻底治理不合理收费。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零收费政策,对学前班收费实行公示制度,执行县物价部门核定标准,实行收支两条线。并接受教育、物价、审计、纪委、监察、财政等部门的监督与检查指导,学校从未发生过乱收费现象。

二是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和贫困生助学活动。寄宿生生活补助按照国家补贴标准,实行严格的评选制度,由学生推荐,班主任认真摸底,教导处审核公示,召开发放大会,实行“两签字一盖章”,发放在家长手中,然后把材料整理存档,接受社会监督,程序严格,发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团县委的关心支持下,争取到“网聚爱365”支助学生60名,解决了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后顾之忧。

三是加强留守儿童和校外寄宿生管理。本学期现有留守儿童74名,其中女生39名。学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各项制度,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管理,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和情感上的障碍,使他们愉快学习,快乐生活,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保证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现有校外寄宿生141人,其中女生64人。学校要求家长选好寄宿房东,并与家长、房东、派出所签订责任书,四方协同管理好学生。学校每学期督查寄宿生住宿安全两次,科任教师每学期督查至少一次,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住宿安全。

五、督导评估

我校以“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幸福成长”为办学目标,以“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为育人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人为本、德为基、实为魂、勤为根”的学校精神,形成了“明礼诚信、勤奋求实”的校风和“尊师守纪,善思自信”的学风。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较好发展。

(一)构建学校新理念,凝练办学思想

近两年,学校提出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对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的办学理念,以“严格、激励、唤醒、疏导”为管理理念,制定了“一训三风”,突出校训文化

(二)积极推行新课改,探索高效课堂

作为农村的小学,为了使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在小学的生活打下浓浓的底色,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美好,必须走出旧的课堂模式,在课改的道路上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课堂道路。

为此我们已于近两年,先后五次走出学校看学校。不仅从课堂中借鉴学习,更注重育人的细节,全方位地去学习观察,用自己的思想去学习,去学习与学校相通的地方并学出自己的思想。

(三)打造学校文化,绽放德育光彩

一直以来,我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学校德育处少先队每学期都制订翔实、切合实际、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工作计划,开展了清明祭英烈、植树活动、绿色的护卫队行动、感恩母亲节、“我拔河,我快乐”教师跳绳比赛、国旗下诵读、教师节等重大节日活动,还特别注重平时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六、学校发展规划

近年来,学校厉行节约,对开支精打细算,逐年增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一是学校按照五化三园(规划、硬化、绿化、净化、文化,学园、花园、乐园)的要求逐年进行了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硬化了操场,维修了围墙、校门,不断优化校园环境。二是注重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注重教室、办公室、校园墙壁等场所的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一)工作目标

本学年是我校稳步提升的一年,学校工作的总目标是努力创建县级规范化小学。

1.班子建设目标:形成团结、务实、勤政的班子作风,营造民主、宽松、合作的工作环境,力争让全校师生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学习。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建立一支团结合作、自主创新、好学奋进的教师队伍。

3.德育目标:坚持以礼育德的工作思路,本学期以培养文明礼貌、好学上进的校风学风为目标,以评比来促进校风学风的好转,以学风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学目标:教学成绩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各年级学科学期考试成绩力争超县直小学平均分数线,在县直小学处于中上水平。

(二)工作措施

1.坚持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学校良性运行机制。

管理实行六坚持。即:坚持分层管理,坚持目标管理,坚持质量管理,坚持制度管理,坚持民主管理,坚持人本管理。工作中关注、关心、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师德教育为核心,进一步深化、细化“珍惜岗位、关爱学生、热情工作、团结协作”工程,努力培育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

(2)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为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导处与教研组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从本校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研修制度,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组织教师经常性地参加学习研讨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创设良好的骨干教师成长环境。继续高度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要为骨干教师的成才搭建舞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讲学、学术研讨活动。

3.坚持德育为首,有效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礼育德为根本,加强礼仪养成教育,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微笑待人,养成按规则办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儿童,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坚持把德育工作贯彻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科、每一项活动,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4.坚持质量立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1)关注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强化教学基础管理,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

(3)强调对教师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改进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