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找最适合学校发展的理念

寻找最适合学校发展的理念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此类推,作为校长,树立办学理念是自身职业成长的需要。人类进入了21世纪的崭新时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素质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行动指南。裴斯泰洛齐也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但这种权威性不是来自对儿童的惩罚、告诫、命令和指示,不是来自凌驾于儿童之上的特权,而是来自教师对儿童强烈的爱和责任感。

三、寻找最适合学校发展的理念

戴尔·卡耐先生是美国著名成功学先驱。他在晚年接受电台采访时,有这样的答问:“你一生中所得的最大经验是什么?”他答道:“是人的思想的重要性。”以此类推,作为校长,树立办学理念是自身职业成长的需要。

作为校长,应该经常思考:一定时期内的办学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去实现办学目标?校长有了这种思考,就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动力和方向。

1.基于民族时代发展的思考

教育是不断追求、不断创新的事业。人类进入了21世纪的崭新时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素质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行动指南。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进入21世纪,各国教育都开始对教育的本质和培养人才的水平进行反思和改革。教育的根本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一是教育目标的人本化;二是教育技术手段的信息化;三是教育质量的规模化;四是教育方法方式的创新化。这些世界教育走向,反映了当今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水平的竞争。作为发展中的中国要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必须从未来时代的发展要求去审视,我们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如何与世界教育潮流发展接轨?如何实现《2010—2020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实现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目标呢?只有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突出以人为本,才能做到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2.基于学生生命发展的思考

教育是一种以生命温暖生命、以智慧传递智慧的综合工程,是一种以教师的“爱”去播种儿童的“爱”的接力过程。教育的思想来源于对学生深深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18世纪初,瑞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被誉为“慈爱的儿童之父”,他的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情感教育、爱的教育。他强调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一颗慈爱之心,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因此,教师要精心照顾好儿童,注意儿童的需要,对儿童的进步和成长报以慈爱的微笑。教师要用亲切的话语、情感、面部表情及眼神打动儿童。当爱和信赖在儿童心中扎下根以后,教师要尽力激励它、增强它,使之不断升华。裴斯泰洛齐也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但这种权威性不是来自对儿童的惩罚、告诫、命令和指示,不是来自凌驾于儿童之上的特权,而是来自教师对儿童强烈的爱和责任感。所以,我从生命教育出发,想以此构筑让生命高高飞扬、让生命焕发光彩的教育环境,于是提出“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来涵盖现代教育所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从而实现我自己对办学历程的回顾,办学经验的总结,办学前景的展望的夙愿。

3.基于校本特色发展的思考

树立自己的办学理念,是在办学趋同化的大潮中,一所学校如何形成和保持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色的需要。

一所学校之所以被世人认可和赞誉,令人羡慕,令人向往,不仅在于它造就培育出色的天之骄子,为人类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更在于它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使其学子勤奋好学,相传秉承,永不止步而有过人之处。世界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只有三句话:“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然而这简单的三句话却成了一代代哈佛人追求的精神支柱和学校办学的成功秘诀。

只有秉承正确的办学理念,走有特色的办学之路,才能使学校的办学整体行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学校才能经久不衰、源远流长,成为有持久发展力、影响力、辐射力的优质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