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耐久跑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
刘 颖
一、前言
耐久跑是小学体育教学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体育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典型运动项目。通过耐久跑练习对改善学生的内脏器官机能,增强学生体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由于它是一项长时间的单循环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枯燥无味的感觉,甚至使有些耐力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所以在耐久跑教学中运用游戏法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对提高耐久跑的教学质量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学生对耐久跑产生兴趣时,在教学中就意气风发,积极主动,不易疲劳,即使遇到困难,也会积极主动克服,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近几年我国小学生体质调查研究中,国家教委、体委、卫生部联合公布的数据表明,唯有代表青少年体质密切相关的耐久力指标,明显有连年下降趋势。这是令人关注的问题,这一现状的产生,固然有家庭教育影响及饮食营养方面的问题,有“应试教育”的影响,但也与学校体育教材以及教学措施不当很有关系。为了改变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现状,教育部门和体育教师想了很多办法:在耐久跑教学中增加了趣味性活动,有的用游戏的方法,有的采用比赛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等等,总之,目的都是想通过各种手段来培养小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培养小学生耐久跑兴趣就成为体育教学中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上海市徐汇区爱菊小学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本课题的目的,研读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以获取近年来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借鉴了其中一些对本文有指导性作用的研究和方法。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对上海市爱菊小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运用游戏法教学前后的对比,了解学生对耐久跑学习的兴趣和教学内容改变后的喜欢程度,学习的积极性,个人感受等各个方面的调查。实验过程:选取五年级的学生,随机抽取其中的五个班,在以上随机抽取的每个班级里,进行五节课传统的耐久跑教学,然后再运用游戏教学法来设计耐久跑教学的教案,也进行五节课的教学,经过实验前后的对比,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全班学生调查,共计200个学生,并发放“学生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收回198份,回收率为99%,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90份,无效调查问卷为8份。专家效度将原始问卷中专家认为“有效”等级以上的问题列入本调查问卷;效度检验是通过专家检验后,确定调查问卷问题。问卷信度采用再测法,在原来发放的200个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位学生进行了重新问卷调查,两次结果的一致性检验达到80%。
3.实验法
运用单组比较设计,对爱菊小学的学生在耐久跑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法进行试验,进行前后自身对照观察。
4.数理统计法
将所得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游戏法教学在耐久跑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
游戏法教学能激发学生对上课的兴趣。耐久跑运动是一项枯燥的体育运动。大多数学生不仅没有兴趣可言,有时还产生惧怕心理。而游戏的最大特点是使人们的情绪高涨,正确地组织和开展游戏,学生始终是快乐的,兴致勃勃的。学生在游戏中能充分表现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课的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诱惑力,使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因此体育教师在上耐久跑教学课中适当地选用一些游戏作为教学手段,对于完成课的任务,提高课的密度和强度都有重要的意义。
游戏法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游戏总是在比赛中进行,游戏结果评出优胜很符合学生积极上进,勇于求胜的心理,所以学生对参加游戏活动怀有浓厚的兴趣。由于这个特点,游戏就成为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精神的有效方式,也是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本次实验中成功运用了“变速跑”游戏,学生分组或不分组,在跑的过程中,听老师的口令(哨声),短促哨声表示要快速跑,长拖音哨声表示要慢跑,交替进行,定时或定距。要求注意力集中,听从老师的调度,成功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对学生进行综合调查结果
(三)运用游戏教学法之前学生对耐久跑学习兴趣的态度
表1 爱菊小学学生对耐久跑学习态度分布(%)
由表1可知,总体上说,男、女生十分喜欢耐久跑的均占24.3%。原因在于:一部分学生是田径队的队员,本身自我信心强,是自己的优势项目。一般喜欢的男、女生占到27.7%,跑不跑无所谓,不喜欢也不反感。不太喜欢的男、女生占到35.5%。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感到耐久跑训练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久而久之感到厌烦和恐惧。心中自我暗示不喜欢、很不喜欢的男、女生占到12.5%,还有一部分是身体素质不好,不擅长体育活动的,对这部分学生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尽快使其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1.对中跑长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兴趣分布
由表2可知,爱菊小学学生对耐久跑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依次为:游戏比赛、障碍跑、变换环境、折返跑、操场跑圈。男、女生由于差异,所喜欢的活动排序有所不同,男生的首选是游戏比赛,其次是障碍跑、变换环境等。女生的首选是变换环境,其次是游戏比赛等。总体上看,游戏比赛、变换环境、障碍跑都是学生们喜欢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运用多样式的辅导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表2 爱菊小学学生对耐久跑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兴趣分布(多选)
2.对爱菊小学学生实验前400米测试成绩情况
表3 爱菊小学学生实验前400米测试成绩等级分布(%)
由表3可知,男、女生优秀占12.5%,男、女生良好占42.1%,男、女生及格占35.2%,男、女生需努力占10.2%。整体来看爱菊小学的400米跑成绩中,良好和及格的学生占的比例为78.3%,但是从学生测试的过程来看,很多学生在有点疲劳的时候就马上放慢了脚步。所以可以看出良好和及格的学生中还有很多学生有突破好成绩的空间。
(四)耐久跑教学中运用游戏法教学的注意事项
1.游戏的选择要结合教学内容
游戏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必须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来选定其内容,才能收到其他教学方法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众所周知,耐久跑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不愿跑,也不容易跑出自己的水平,往往达不到量的要求。在教学中我选用了“追逐跑”的游戏,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追逐跑”,每组出发间隔一定距离,对追上或被追上者,做出具体奖罚规定。这样,前面的学生奋力跑,不让后面的同学追上;而后面的同学则紧追不放。结果在追逐中跑出了水平,既不会感到长跑的枯燥,又能保证一定的运动量。
精心创编和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训练水平,这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我们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游戏方法,对学生实施健身教育,这也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又一发展方向和改革途径。
2.掌握好运用游戏的时机
可根据课的结构和需要把游戏安排在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游戏除了能起到帮助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可以分别起到集中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调节情绪、激发学习热情等作用。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可以通过“做与口令相反的动作”来取代老一套的队列练习,使学生感到新奇而集中注意力。又如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击目标”游戏,使学生在欢乐的笑声中,调节一堂课的紧张情绪,并有助于身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3.游戏规则要明确
游戏一般都有具体要求和规则。做游戏前,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方法和规则要求。有奖、罚要求的也要向学生交待清楚。因为小学生也有自己的主见,但爱耍小聪明,如果规则稍有不明确的地方,就会被学生钻空子而影响游戏的效果。
(五)运用的游戏教学方法
1.法特莱克法
瑞典教练员古斯塔·霍迈尔在研究芬兰等国训练方法的基础之上,独自形成的一种训练体系,法特莱克在瑞典语系中又称“速度游戏”。它是一种既能提高速度又能发展耐力的训练体系,其目的:是运用自然地形的变化及运动强度的变化发展耐久跑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其杰出的代表瑞典运动员贡·黑格在1942年一年内十次打破七项耐久跑世界纪录。法特莱克跑过程中可以选择练习的方式很多。法特莱克训练体系不受场地与器械的约束,它是利用自然地形的变化以及运动强度的变化,发展耐久跑能力。因此,法特莱克训练策略是发展学生耐久跑能力和培养中、小学生耐久跑兴趣的重要方法。
教师根据学校场地设置各种练习区域,由教师的口令来引导学生练习。从一般素质练习到短跑,在素质练习中可以进行踢腿、跳跃、跑的专门练习等多种素质练习。整个过程是变化的和有趣的,包括快跑、加速跑、放松慢跑、弯道跑、直径慢跑和走,对于学生来说要有意识地控制跑速和活动内容,法特莱克跑不能变成无意义的野外游览。整个过程应持续3分钟到5分钟,可以进行三到五组,并有走和素质练习的内容。
2.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就是借助地形图和指南针,按规定的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并到达终点者为胜的一项体育运动。定向运动是一项健康的户外运动,是一项人与自然融合的运动,是一项挑战自我的运动。在运动中人们有回归自然,身心放松的良好感觉。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进行。
教师将三百米的运动场,沿跑道每隔六十米做一个标志点,每个停顿点做一种身体素质的练习(例如立卧撑,高抬腿,双脚交换跳等),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按照各顺序依次跑向5个标志点,到达各个点后做一种身体素质练习十次,各组出发队员回来后,各组第二小队立即出发。
比赛好后,有的小组感觉没有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还想让教师再给他们组织一次比赛,可以看出学生对耐久跑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被调动起来了。
运动方式的改变,会引起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所以可利用校园的地形等自然环境,运用定向运动跑等练习方法,发展学生有氧耐力和耐久跑的专项身体素质。外部环境的变化,新鲜事物的刺激常使学生忘记疲劳,在快乐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中要组织好,确保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运用游戏教学法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水平的变化
1.运用游戏教学法之后学生对耐久跑学习兴趣的态度
表4 爱菊小学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态度分布 (%)
由表4可知,在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后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十分喜欢的男、女生总体增加了14.2%,一般喜欢的男、女生总体增加了10.9%,不太喜欢的男、女生总体减少了19.4%,很不喜欢的男、女生总体减少了5.7%。在教学中,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小学生普遍存在精神不易集中、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耐久跑本身就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体能运动,且训练的手段单一,小学生易产生厌倦感。而运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和教育相结合,不仅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提高小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2.对爱菊小学学生400米测试后成绩情况
由表5可知,在运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后对400米测试情况,在优秀等级中男、女总体增加9%。良好等级中男、女总体增加3.1%,需努力等级中男、女总体减少了5.5%。
表5 爱菊小学学生实验实施后400米测试成绩等级分布(%)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后,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运动水平也得到提高;
2.运用游戏教学法后爱菊小学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有所改善,但是游戏教学法的方法手段仍有待进一步创新和探索。
(二)建议
耐久跑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作为小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这也是国家教育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要想改变我国小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问题,建议增加体育课活动时间,加大监督力度,每学期都要举办长跑活动,让学生知道耐久跑的价值与自己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