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示范技能简介

示范技能简介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秦俑的发现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军事艺术及秦代历史的最真实的资料,弥足珍贵,秦俑的发觉是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它震撼了世界。以上的教学现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涉及培养能力、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时,是比较常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属于智力技能范畴,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和内隐性的特点。也就是说,采用示范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其效果会较为理想。

一、示范技能简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稿)》把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能力、过程与方法这类教学目标,属于智力技能的教学目标,对这类教学目标,不少教师难以把握,指导方法简单,往往采用尝试错误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学习屡屡受挫,教学效果不佳。

我们先来看看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例3-1】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的内容呢基本了解了,我要检查一下大家了解的程度怎么样,用几句话口头复述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听清楚了吗?用几句话复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看书,你看哪些关键性的词句我们还要把它抓住,哪些段落的内容我们把它的中心句找出来,开头、结尾的内容不要放过。

(学生学习,教师巡视。)

师:有的同学觉得有些困难了,老师提示一下啊,地点在什么地方,注意一下,什么时间发现的,发现的这些秦俑有什么样的特点,发现的这些秦俑有什么价值,人们是怎样评论的。五个方面,重点是特点,不一定要用文中的话来说,自己归纳一下就可以了。

(学生学习,教师巡视。)

师:前后同学可以互相讨论,把自己最好的想法提出来。(停一会儿)时间,地点,秦俑的特点,有什么价值,人们怎么评价的。(停一会儿)我看到有的同学用笔在画了,很好的。有什么问题没有,找到了吗?(停一会儿)我们来讨论一下看看,交流一下,五个方面如果有的同学感到为难了,那么你就说一两点也可以,大家互相补充,全班同学形成一个合力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说一两方面也可以。哪位同学先说?

生:作者参观位于临潼县东约十里并于1974年发现的规模巨大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个个栩栩如生,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之明珠,世界艺术史上壮丽的一页。因此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第八奇观。

师:不错,请坐。(指另一个学生)你说说看还有什么补充。

生:秦俑的发现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军事艺术及秦代历史的最真实的资料,弥足珍贵,秦俑的发觉是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它震撼了世界。

师:把这几句加上去你觉得恰不恰当?

生:我觉得它应该再加上时间。

师:加上时间?什么时间?

生:是今春三月。

师:今春三月?嗯……

生:还有是作者陪同北京的几位作家驱车来到这个秦始皇博物馆。

师:好的,请坐,对不对,你说。

生:前面说到特点,但只说到每一个武士勇士的特点,但他没有说到庞大的军阵。

师:补充这一点是吧,嗯……刚才同学说了还应该补充一个时间,对不对?

生(众答):不对。

师:不对?为什么?

生:因为今春三月是今年春天的三月份而作者写这个文章的时候不是今年写的,所以这个今春三月不应该……

师:不应该把它看成发觉秦俑的时间,是这样理解的吗?你说呢?

师:同意他的看法,没关系的,老师刚才说要找出时间,那么这个时间词有几个地方,这个时间呢有两个,一个是发觉秦俑的时间,哪一年啊?

生(齐答):1974年。

师:一个呢是作者去参观这个地方的时间,发觉时间和参观时间必须要清楚,对不对,有可能刚才老师的问题没有提清楚,不怪大家,后面几个同学补充得也很好,时间抓住了,地点抓住了,特点抓住了,特别是讨论这个特点的时候我们同学补充得非常恰当,特别是哪个军阵的气势,队列补充进去,好的,价值,评价抓住了。

同学们想想看,老师为什么要大家做这样一个作业?对我们学习课文有什么启发?(稍停)练习做得很好,做这个练习有什么目的?你说说看——

生:这样子练习可以使我们对文章有更清楚的了解,更深一层的。

师:更清楚的更深一层的,对不对?好,请坐。最主要的是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从例3-1的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用几句话口头复述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指导学生运用复述的智力活动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教师也对教学活动作了简要说明:“同学们看书,你看哪些关键性的词句我们还要把它抓住,哪些段落的内容我们把它的中心句找出来,开头、结尾的内容不要放过。”但从教学的实效来看,学生开展的学习活动并不顺利,出现了多次挫折。在开始阶段,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开始学习活动,教师巡堂监控学生学习时发现学生学习出现困难,于是教师返回讲台进行提示:“有的同学觉得有些困难了,老师提示一下啊,地点在什么地方,注意一下,什么时间发现的,发现的这些秦俑有什么样的特点,发现的这些秦俑有什么价值,人们是怎样评论的。五个方面,重点是特点,不一定要用文中的话来说,自己归纳一下就可以了。”在教师提示下,学生再次开展学习活动,教师第二次巡堂观察学生学习,还是发现提示仍然没能解决学生学习的困难。于是,教师第二次返回讲台要求学生利用另一个学习活动来帮助原来的学习活动:“前后同学可以互相讨论,把自己最好的想法提出来。”在学生讨论一会儿后,教师第三次提示学生注意“时间、地点、秦俑的特点、有什么价值、人们怎么评价的”等因素。经过多次提示,少数学生才勉强进行复述这一智力活动。

以上的教学现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涉及培养能力、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时,是比较常见的。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尝试完成学习任务,遇到重重困难,教师反复指导,经过种种挫折后,学生才勉强完成学习任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是在语文教学中,有关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本来就是相对较难的,学生学习出现困难也是正常的。二是采用尝试错误学习的方式学习有关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效果不佳。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属于智力技能范畴,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和内隐性的特点。所谓实践性就是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某种活动,所谓操作性就是在其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所谓内隐性就是所进行的活动及其程序是无法观看到的、发生在大脑里面的内在认知过程。尝试错误学习是学习者在遇到新的情况或问题时,尝试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反应方式,在进行许多错误尝试中偶然获得成功,通过强化把成功的反应固定下来,从而学习到正确的行为。这对于学习可以观察得到的外在行为或比较简单的内隐认知活动是有一定效果的。而对于学习较为复杂的内隐智力技能,由于学习者无法观察到其活动过程,也难以对其所尝试的种种活动分辨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也就无法从各种尝试活动中选择出正确的反应加以固定和强化。学习这些较为复杂的内隐的智力技能,需要让学习者感知到这些智力技能是怎样操作的,也就需要富有经验的教师通过示范把它们外化成为学生可以观察或感觉到的操作规程,以便在头脑中建立起智力技能的操作过程和方法,这样学生才可能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也就是说,采用示范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其效果会较为理想

什么是示范教学?示范,是指教师,或者指定学生,或者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一步一步地演示并讲解正在开展的规范的学习活动过程,以便学生观察、讨论、理解进而模仿该学习活动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标准行为来指导学习者学习,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尝试与错误,提高学习的效率。

示范教学方法在学习具有较强的外显行为的操作性学科教学中,如体育运动技巧、自然实验、科技制作、信息技术等,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标准行为的示范,在头脑中形成所要学习的动作的清晰表象,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并使之内化,经过思维的加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这样有利于促进新行为的学习,或消除已形成的不适当的行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操作中学到操作方法,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造成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气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培养正确的动作定型。

有的教师认为,示范教学只适用于外显行为的教学。其实,在包含复杂的内在认知技能的学科中,示范性教学同样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就很重视示范内在的运算技能。语文的阅读和写作也有大量的内在的智慧技能需要学习,这些智慧技能是怎样操作的,同样需要富有经验的教师把它们通过示范外化成为学生可以观察或感觉到的操作规程,以便在头脑中建立起智慧技能的操作过程和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可惜,语文教师在进行内在的语文智力技能教学时往往忽略了示范教学,较多的采用尝试错误学习方法,从而影响到语文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