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入技能简介

导入技能简介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极为重要。设计一堂课的开头,我们称之为导入,这是一种课堂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起始阶段,通过某些教学行为,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或让学生明确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或建立新旧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转入学习新课。比较上面两例的导入可以看出明显差异。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障。

一、导入技能简介

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极为重要。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上课也一样,一堂课怎么开始,也考验着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设计一堂课的开头,我们称之为导入,这是一种课堂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起始阶段,通过某些教学行为,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或让学生明确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或建立新旧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转入学习新课。导入如同音乐定调,调子定低了,会压着嗓子唱不出来,调子定高了,又会唱到一半可能就难以唱下去。而好的开头,犹如精彩亮相,美丽的“凤头”,响亮的“爆竹”,引人入胜,情景皆出,进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思维向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发展。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两位教师教丰子恺的《竹影》一文是怎么设计导入的。

【例1-1】 师:今天我在车上突然看到一个国际动漫节的墙体广告,我一阵激动,你们是不是也很喜欢漫画?

生:是……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漫画(多媒体显示丰子恺的三幅儿童漫画)。

师:有同学曾经看过这些漫画,并能说出这是谁的作品吗?

生:丰子恺。

师:丰子恺是现代画家、散文家,他在1925年出版了《子恺漫画》,这是他的第一本漫画集,也是中国第一本漫画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一篇同样充满童趣的散文《竹影》。(《竹影》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例1-2】 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看哪种画?

生1:卡通画。

生2:日本的漫画。

师:为什么啊?

生:画得好看,颜色漂亮,很生动有趣。

师:是啊,好看又有趣的画确实让人喜欢,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屏幕展示三幅漫画)这三幅漫画有些什么特点?

生1:都是关于小孩子玩游戏的。

生2:我觉得那里面的小孩子很有想象力,你看,第一幅画里那个小孩可能很羡慕大人们可以骑脚踏车,所以他就把两把大蒲扇放在胯下,一前一后的,当做脚踏车。

生3:对啊,第二幅画的小朋友把人和椅子重叠在一起,就当做拉黄包车了。

师:同学们都很有发现问题的眼光,这三幅画确实充满了小孩子那种天真淳朴和那很可爱的想象力,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童趣》。

这几幅有趣的漫画其实都出自一个人之手,那就是画家丰子恺先生。这几幅画都是他在看小朋友玩的时候觉得有意思就信手画下来的,没想到啊,成了名画,有时候啊,玩也会玩出点名堂来哈。那同学们又知不知道丰子恺除了是个画家外,还在哪方面成就比较大啊?

生:写作,他还是散文家。

师:对,今天丰子恺先生给我们带来的这篇散文《竹影》其实也在写小朋友玩,我们来看看,从竹影他们又玩出点什么来了。(《竹影》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比较上面两例的导入可以看出明显差异。例1-1那位教师的导入简单而肤浅。提及动漫,欣赏漫画,似乎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激发兴趣后却置之不理,没有利用这些兴趣于学习,提动漫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漫画,欣赏漫画是为了引出画家,提起画家是为了引出他所写的文章,然后进入课文学习。简单就是整个过程都是匆匆而过,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点到为止,不作任何展开,就是要求学生“欣赏漫画”,其实只是点点多媒体,让学生看看而已,没有展开讨论,根本谈不上欣赏。肤浅就是前后教学内容缺乏内在联系,呈现后一教学内容即把前一教学内容扔掉,就像猴子掰玉米,掰了一个扔一个。因此,导入既没有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建构学生学习的起点。从现实的动漫广告到欣赏漫画,从漫画作者联系到其所写的文章,只是表面上形式联系,没有形成认知上的本质上联系,因而前面的教学没有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任何影响。

例1-2那位老师的导入则较为丰富深入。问学生“喜欢哪种画”,既是了解学生学习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说“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观赏讨论几幅漫画,从抽象到现象,深化学生兴趣,并从几幅漫画的特点聚焦童趣,然后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课文丰富学生的童趣感,为后面学习的课文建构背景知识经验;最后从画家画的童趣漫画引入作家写的童趣文章,可以形成漫画和文字两种不同艺术表达形式的对比,相映成趣。这样的导入,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在这基础上深化兴趣,使兴趣成为学习课文的背景知识经验。导入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形成对比,具有认知上的本质联系。

可见,教师如能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良好气氛中,以便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具体地讲,导入的作用如下:

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兴趣是入门的导向,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则会触发学习动机,从而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善导的教师,在教学之始,总会千方百计设计恰如其分、新鲜有趣、引人入胜的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心向。

其次,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入学习情境。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障。课前,学生可能从事了各种活动,上课伊始,学生情绪稳定性不足,注意力分散,大脑的兴奋程度不尽相同,还可能沉浸在课前的活动中,所以,在课的起始,通过导入给学生较强的、较新颖的刺激,帮助学生收敛课前活动的各种思想,在大脑皮质和有关神经中枢,形成对本课新内容的兴奋中心,把学生的注意迅速集中并指向特定的新的教学任务之中,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再次,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期待。明确学习目标,既是为教学起到定向和导向作用,也是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必要前提。如果学生不知道学习目标是什么,就不知道应该学什么,更谈不起如何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导入时,教师可通过直接展示或间接提出问题等方式,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这节课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的及这节课的学习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以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特点安排好学习的进度,积极主动投身学习,并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最后,创设学习情境,联系旧课新知。学习总是发生在一定情境之中,教师如果能在导入阶段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架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则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