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变革

论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变革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高校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对于人才培养的性质进行正确界定,对于办出特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说明许多高校不清楚自己的使命,混淆了培养人才的性质,后果极为严重。我国大多数的普通高校特别是部委、行业、地方的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校。

论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变革

崔 杰(1)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上存在偏差有直接关系。为寻求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校必须变革不合时宜的人才培养理念,正确认识各自培养人才的性质,准确进行人才培养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制定和完善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措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待。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理念

与传统大学的概念不同,现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不再只是培养学者型的社会精英人士,更多的是要培养满足社会各方面事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如果一味固守传统大学理念,就会使高等教育脱离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成为教育的空中楼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关于高等教育的论述指明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要求,高校要深刻学习和领会中央精神,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转变观念,对自身的人才培养工作正确定性、准确定位、明确方向,形成符合实际的教育理念,并贯彻到人才培养各环节中,改革现有的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培养“适销对路”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一、正确确定培养人才的性质

培养人才是每一所高校的使命,但各高校的设置背景、发展历史不同,其人才培养的目的、目标和任务也不尽相同。有的以培养高层次、学术性研究人才为主,有的以培养社会各行业需要的专门化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有的以培养各行业需要的操作人才为主。国家重点高校一般以研究性强的学术性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绝大部分的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性和行业性高校主要是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为主的应用性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则一般都是培养操作性的实用性人才。由于数量多、规模大、构成复杂,高校按各种属性进行分类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以及不同性质的高校,这种区分符合我国高校以及社会实际,对于促进各高校发挥优势,明确办学性质、方向和定位是有利的。比如按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划分为高、中、低层次,按隶属关系划分为部属、省属、市属,按地域划分为东中西、各省市高校,按不同学科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单科性高校,按人才培养的属性划分为基础性、应用性、实用性人才培养高校。其中,高校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对于人才培养的性质进行正确界定,对于办出特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正确地确定培养人才的性质是高校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形势和发展规律、清醒认识自身使命、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如果不能对培养人才进行正确定性就不能正确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就不能制定出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案,也不能采用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就谈不上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也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广为诟病的种种问题其根源就在于高校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培养人才的性质。许多高校一味随波逐流、贪大求全、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热衷于上本科、改大学、扩专业、凑学科、争硕点、拼博点,一时忙得不亦乐乎,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人才培养的责任,产生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校内、轻社会等一系列不正常现象,造成高校间专业结构同质化严重、人才质量和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又熟视无睹或无能为力。这说明许多高校不清楚自己的使命,混淆了培养人才的性质,后果极为严重。如果高校对各自人才培养的性质有正确的认识,就会把主要财力和物力用于人才培养工作,就会更多地注重内涵式发展,就会更多地重视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就会更多地进行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正确确定培养人才的性质对于高校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定性,才能做到对培养人才工作准确定位,才能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

不同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地位、背景、实力、使命确定培养人才的性质。高校一定要清醒认识自己的使命,正确地确定培养人才的性质。根据高校设置的目的和任务不同,高校可按学术性人才、应用性人才、实用性人才的类别对培养人才的性质进行合理的界定。从社会需要和高校条件来看,只有极少数的高校是单纯培养学术性人才的高校,少部分高校是以学术性人才培养为主兼顾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校,其中有些学术性为主的高校承担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任,在学术技术领域负有重大责任,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主要承担创新性人才培养任务,因此,其人才培养的学术性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基础性教学、研究人才的培养,而是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因而也可以将其界定为创新性高校。

绝大多数的普通高校特别是地方和行业背景的高校都是应用性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职业院校则全都是培养实用性操作人才的高校。我国大多数的普通高校特别是部委、行业、地方的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校。即使是学术性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也存在大量的应用性本科教育的需求,即使是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也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性质。近年来有的高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目标,表明许多高校对教育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关注培养人才的性质和定位问题,但是,大多将“应用型”与“应用性”混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反映了高校对培养人才性质和定位的认识还不到位。如果对此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高校就应该明白不同高校没有可比性,完全不必介意高校的排名问题,或者说需要在意的是同类高校之间的排名情况。

当然,应用性、实用性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也有一些希望成为学术性人才的学生,高校应该为这些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以使人尽其才。根据生源和就业等实际情况,高校应该对学生实行分层分类培养。比如,许多高校设有实验班性质的学院,它们大多是集中了大学生中的精英分子,学校给予特殊的政策和培养资源,鼓励学生成为学术性、创新性人才。这种做法不仅不是混淆培养人才的性质,反而是因材施教的正确做法,符合教育的规律。关键是高校需要清醒认识多数的学生需求什么、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以及对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

二、合理确定培养人才的类型

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才,这是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类型的问题,也是高校与社会对接的接口所在。特别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培养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准确确定人才培养类型是对人才的合理定位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合理定位,有利于准确制定和掌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标准,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人才培养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志进行划分,也可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特征进行划分。例如,根据霍兰德的职业理论,将人的职业兴趣(个性)分为六种类型:技能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经营型(enterprising);社会型(social);事务型(conventional)。高校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合理划分类型,比如,将人才划分为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类型。也可以从专业或能力角度进行划分。人才的类型划分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反映了职业对高等教育的导向作用。高校必须依托一定的职业和行业的需求,重点满足与本校条件相应的部分社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毕业生走向社会、顺利就业的问题。总之,找准人才培养的类型加以针对性培养,使毕业生具备一定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无疑会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学生的要求。没有培养目标和定位,或者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的高校注定培养不出高质量的大学生。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近年来许多高校为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作出的选择。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两种以上类型特征的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是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和多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作为一种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策略,这当然是合理的选择,特别是对适用性、可迁移性强的专业和能力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对于应用性人才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复合型的含义和如何培养的问题。所谓复合型人才,有多种的复合方式,最常见的是专业的复合,即学生修读两个专业,具备两个专业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主要通过学生选修或辅修第二专业实现,例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时修读法律专业,使自己具备管理和法律两个专业的相关知识,毕业后可以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法律工作,可以成为有法律专长的管理者,也可以成为有管理知识的法律工作者。其次是专业与行业的复合,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选读金融、汽车、食品、电子等行业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选修或辅修第二专业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选读相关课程,再到相关行业实习、实践的方式实现。这样,学生可以有效地将专业知识和能力与具体的行业结合起来,为进入该行业就业打下基础。再次,专业与职业的复合。以所学专业为基础,强化对应职业的训练,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较快地融入工作,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实用要求。例如,财会专业学生强化财会工作技能,毕业后达到上岗要求。这主要通过职业培训和实训、顶岗实习实现,通常通过培训的途径并需要获得相应资格证书。此外,还有能力的复合,即重点培养两种以上的专业能力或职业技能,比如理论性专业的学生选修实用性强的专业或课程,培养理论研究、学习能力的同时,掌握实际操作应用的能力,增强就业的适应性,例如,数学专业的学生选读金融、计算机或财务专业课程,在培养数学相关能力的同时,培养其他专业能力,即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又发挥数学优势。此外还可以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各种针对性的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学校要有比较准确的就业形势判断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三、明确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

目前,我国2000多所普通高校每年招收600多万大学生。2013年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多19万,创历史新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013年两会期间坦言:“中国在就业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最主要的矛盾是总量的压力和结构性的矛盾并存。”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高校本身,在于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这个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一些高校设置的专业跟市场需求不相符,一些专业没有市场需求或需求数量少,还有一些社会急需的人才高校却很少培养,所以在专业上产生供求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工作能力方面与市场的要求不相适应。现在高校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有学历没能力、有文凭没水平的情况或多或少存在,这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存在落差,在就业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反衬到高校就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改变这种现状是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普通高校绝大多数的本专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通过选择工作岗位实现就业。由于大学生直接地面对就业市场,他们在就学期间就必须为就业做好各种准备。因此,大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同时应该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满足就业的需求。不同的高校性质、层次不同,其职业教育的比重自然有所区别,但对于应用性本科院校来说,职业化是它们的必然选择。就业的“市场化”和“平民化”要求高等教育职业化,职业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也是必然结果,是当前多数高校的被动选择。

与学历教育下沉相对应的是职业教育上移,职业教育从职校、中专、大专扩展至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衔接、相融合。职业化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高校开展职业化教育不仅是大众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社会的现实选择。高校完全没有必要继续固守精英教育的理念而忽视职业化的需求。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该呼应大众对就业的内在要求,满足“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和愿望。

大学生就业难体现在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两方面。在总量矛盾下隐含着深刻的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体现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要求的问题。例如,许多软件企业需要大量人才,但是他们很难找到适合要求的大学毕业生。一名应届大学生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到企业进行过较长时间的实习或未参加过任何培训,那么等到毕业时要进入IT企业工作就比较困难。这种情况说明并不是社会不需要大学生,而是社会偏爱具有初步实践经验、掌握职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不少企业在挑选大学毕业生时,不仅要求有毕业证、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这些成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精英化教育,在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社会实践衔接不紧密,忽视对大学生职业知识的传授、职业技能的训练,基本上没有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工作,导致学用严重脱节,毕业生动手能力、工作技能无法达到企业工作的要求,造成了企业想招招不到,大学生想进进不了的窘境。大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体素质上与社会各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为社会广为诟病。这些现象突出反映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出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缺陷。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放下身段,回归现代高等教育职业化的本性。高等教育职业化,就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满足社会生产、管理、服务工作对高中低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各种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强化实践锻炼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掌握一定相应职业领域工作技能、素质优良的各行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职业化不等于不要素质教育,而是强调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或者融入职业教育。大学生培养上可以实行“1、2、1”培养模式,即第一年以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为主,第二、第三年以专业教育为主,第四年根据学生个人以及社会的需求进行职业培训、专业实习、实训以及职业见习,顺利过渡到就业。高校的培养方案无疑需要进行大幅度的修改修订,学习课程、培养过程、培养环节、培养方式等等都需要改革和调整,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那种培养方案长期不变的状况显然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归根结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高校需要反思的问题太多,真正要解决这些问题,当前最需要的可能并不是理念变革和措施改革,而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学生前途着想的一份担当,以及尊重教育规律、不随波逐流的勇气。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曾湘泉,等.“双转型”背景下的就业能力提升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杨祥,等.“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学术版,2013.

[5]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朱震杰.大学生就业视域下高等教育现存问题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3(01).

[7]李光远,罗代忠.大众化教育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J].文教资料,2011(15).

【注释】

(1)崔杰,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