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对策
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在化学的学习上一蹶不振,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转变观念、钻研教材、更新教育法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把反应、性质、定义、计算方法当作唯一的绝对的东西背下来,甚至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从文字上吃透化学反应的精神,遵循课本的文字叙述回答问题,按照例题计算问题。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而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提出个人创造性的意见,不处处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注重教师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探索技能、反思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需认真钻研新教材、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和方法。
二、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对教科书进行能动的实践创造的主体。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者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化学的生动有趣与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化学现象的复杂多变,而又如此的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烈的实在感。针对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类比、归纳、分析、综合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本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反过来,还要利用现代最新技术去组织教学,促进教学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导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当今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硬件,要充分地利用它们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可根据化学课堂教特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功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的概念比较抽象,单凭讲授,学生往往较难理解,用计算机模拟,就会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如模拟氢电子云:①放大放慢了的电子在氢核外运动;②放慢了的电子在氢核外运动;③电子在氢核外高速运动;④电子在氢核外出现的机会——电子云。
氢核外的电子在以氢核为球心的球状空间内出现,像一团云雾一样包围着氢核,因而称为电子云;越接近球心即越接近氢核,电子云密度越大,说明越接近氢核,电子出现的机会越大。
五、紧密联系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及时向学生介绍化学学科发展的新动态
二十一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主要是学科的渗透与交叉,而且这种渗透与交叉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如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生命科学,化学与材料学相结合的材料科学,化学与环境学相结合的环境科学,这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而且也是当前该学科领域里研究的热点。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在遵循教学大纲的总原则下可结合相关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是:教师要不断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更要在教学方法上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更加广泛的学习资源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她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一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