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

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是指教育对人口、文化、经济、政治、自然生态等其他社会子系统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教育提高人口质量的功能,是其他社会功能的基础。存储形态的文化依附于实物、符号、科学技术等载体,虽然可以避免因个体的死亡而带来的流失,达到保存的目的,但它把文化当做“死”的物看待,只具有保存的意义。文化体现在人身上,就不再是文物,而是思想,它把死的文物变成了活的文化。

二、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也在不断发展,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加大,这使得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日益丰富多样。人们通常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往往是从正向的角度来说的。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是指教育对人口、文化经济政治、自然生态等其他社会子系统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以人的培养为轴心,以文化为纽带,教育的这些社会功能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这里主要从直接相关的角度分析教育的这些社会功能,而不考虑教育通过借道而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比如,分析教育的经济功能,只考察教育与经济的直接相关性,而不包括教育通过影响文化、政治、自然生态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一)教育的人口功能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个体的总和。社会的存在是以人口为生态基础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当社会生产力处于较落后的状态下,生产劳动主要以体力劳动为基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劳动力的增加,因此强调的是人口数量。而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高度科学技术化后,经济的发展就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知识、智力的积累与发展,可以说,人口质量成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因此,国民受教育程度和水平也就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人口众多,在自然经济时代可能是一大资源,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众多的人口,若没有与这个时代所要求的文化素质,就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教育对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都有着重要作用。但与这些功能相比,教育对改善人口质量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表现得更为直接,在当代也更为突出。教育提高人口质量的功能,是其他社会功能的基础。

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概念,它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它们都与教育息息相关。首先,教育对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体育活动会直接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受过较高教育的人更容易掌握和理解优生优育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先天残疾婴儿的出生率;此外,受过教育的父母更能把握人类自身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更能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起居、体育锻炼等。其次,教育对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影响更为明显,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育的好坏。世界上通常用下列具体指标来衡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文盲率与识字率;义务教育普及和提高程度;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员数;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数。显然,这些指标直接受制于教育。最后,人口思想品德的形成也依赖于教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会培养出什么品质的人。因此,一个文化素质较高、文化氛围较浓的家庭以及良好健全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对提高人口思想品德素质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根据文化人类学的有关研究,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行为。它主要是在教育者的引导之下,受教育者与一定文化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与交往行为。这种互动与交往行为一方面促进人在文化活动中的自我创造和自主生成,即文化创造着人;另一方面,它又促使人主动地去影响、改造、建构文化,即人也创造着文化。

1.文化的活化

德国现代哲学家、文化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斯普朗格认为,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将人性引入文化体系之中,通过传递文化、体验文化价值,培养具有文化素养并能创造文化价值的人格,促进文化生命个体的生成。简言之,教育培养人就是使人文化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过去积累的文化就获得了现实的生命载体,从而使得教育发生着文化的活化功能。教育的这一活化文化的功能是教育的其他文化功能的最主要的基础和凭借。

文化按照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实物存储形态的文化,一种是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存储形态的文化依附于实物、符号(包括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载体,虽然可以避免因个体的死亡而带来的流失,达到保存的目的,但它把文化当做“死”的物看待,只具有保存的意义。活跃形态的文化,不仅依附于物体、文字等载体,而且依附于人这一载体。文化体现在人身上,就不再是文物,而是思想,它把死的文物变成了活的文化。从存储形态的文化转变为活跃形态的文化,这一过程就是文化活化的过程。而只有教育才能够把文化从物质载体转移到人身上,与人的思想、智慧、情感建立联系,从而使文化成为影响人的行为的现实力量,也使得文化的更新、创造和发展有了可能。

2.文化的传承与保存

文化是一种社会性信息,独立于个体之外,不能依靠生物遗传方式去为他人获得,而只能通过社会传承,特别是教育的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以及空间上的流动,从而实现文化的代际相传和横向传播。由此,教育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首先,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总是借助一定的经过选择和加工了的人类文化,来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经过受教育者的接受、理解、掌握,上一代的文化被传递到下一代并得到传播和普及。其次,教育通过使人类掌握文化传递的手段和工具实现文化的传承。通过教育,受教育者掌握各种传播、获取、创造的基本工具,如语言和文字、现代信息技术等,从而能够在教育过程之外去获得文化、继承文化甚至发展文化。

通过教育实现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文化也得以保存。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前两种文化可以借助物质实体,如各种名胜古迹、语言符号等,将人类的精神以外在化的方式保存。但只有这种方式是不够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文化的承载物还需要人的理解;另一方面,作为人类文化核心的精神文化,尤其是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是不能通过物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所以,无论哪一种文化的保存,都离不开教育对人的培养。教育成为文化保存的主要手段。

3.文化的选择与批判

教育通过文化育人,它必须对一般的社会文化按照社会标准和个体发展要求进行认可、接纳、清理、整合,淘汰不良的文化成分,并对文化内容进行课程化的改造,对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从而选择出适宜于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标准化、逻辑化的文化体系。因此,教育的文化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二是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教育的文化选择形式总体上有吸收和排斥两种。吸收是对与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的肯定性选择;排斥是对与教育异向文化因子的否定性选择。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有明确指向的文化活动,必须对浩瀚的文化做出选择,文化选择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具有创造性的体现。教育选择文化不只是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能力,促进人的发展。

文化选择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分析与评判。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按照其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教育的文化批判的过程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但批判还具有改造的功能,是选择功能的深化。教育何以具有文化批判的功能?因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定的价值期待和向善情怀。这说明并非所有的“教”都是教育,如教唆就不是教育。教育是一种使人为善的“教”。“善”作为人类的价值追求,它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而是一种应然状态。教育中的善,其最高理想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育就是按照这一“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在不断地对现实文化进行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价,对文化的发展予以引导,使之向着善的方向发展的。

4.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具有地域性,文化交流是将文化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扩散或流动。当代社会是一种开放性的信息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已经打破了封闭的地域性,文化的交流成为一种必然和事实。不同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增进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而且在文化的碰撞中会诞生新的观点、智慧和理论。文化的融合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它表现为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借鉴。由此可见,教育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既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

教育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方面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教师互访、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创造,对旧的文化进行变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的过程,作为文化学习的过程,不是对文化的简单认可和复制,而是对文化的选择、重构和创造,这一过程实现了文化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不是不同特质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要以某种文化为主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引起原质文化的变化。当然,促进文化交流、融合,教育不是唯一的途径,还有迁徙、战争、贸易等,但它却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方式。

5.文化的更新与创造

文化的生命不仅仅在于它的保存和积累,更在于它的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创造是文化发展的真正来源,也是教育的文化功能的最终指向。教育创造文化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直接途径是教育直接生产新的文化,包括新的作品、新的思想和新的科学技术。教育活动中,不只是传播知识,而且还要创造知识,文化的创新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高等学校由于特有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学术氛围等条件,从而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另外,由于学术探究和学术自由的环境,大学在各种文化冲突、批判、交融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价值观和各种文化思潮。教育创造文化的间接途径,也是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教育通过传授人类文化,培养人的个性和创造力。这些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各行各业中直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从而使教育系统成为文化创造源。

(三)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培养“经济人”和参与“经济事”来实现的。所以,教育的经济功能就主要体现为提高人力资本、生产科学技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

1.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

当代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证明,人力资本是当代经济增长的关键。所谓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人力资本上。美国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运用教育资本储量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美国1957年比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推算出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有关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文化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不同受教育水平、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根据舒尔茨的测算,一个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3%,中学毕业生提高108%,大学毕业生提高300%;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时间每增加一年,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9%;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用于体能、技能、智能发展的投入的比值为1∶3∶9,而相对应的收益的比值却为1∶10∶100。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通过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仅为生产发展提供了合格的劳动者,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良好背景,这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主要得益于它们对基础教育、普及教育的重视,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二是通过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持。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要靠专门人才把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来实现,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生产工具要通过技能水平高的劳动者来发挥作用,生产效率的提高要靠高水平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来实现。因此,教育承担着生产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使命。而这一使命主要通过职业或专业教育来完成。通过相应的职业或专业教育,劳动者可以熟练掌握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技巧,提高对生产过程原理的理解,提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力、生产改造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然后将这些劳动能力直接运用到生产过程之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精辟地说明了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教育是科学技术的母机,是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是教育通过积累、继承和传播科学知识而发挥科学技术再生产功能。科学技术具有继承性,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结晶,是人类不断积累、继承和创造的结果。显而易见,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并且,科学技术要得以传播,尽管有许多途径,但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教育通过对已有科学技术的整理加工,可以使受教育者更迅速、更易理解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从而使得科学技术由以知识形态储存的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二是教育,尤其高等教育通过发明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扩大其科学技术再生产功能。高等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他们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具有科学研究力量集中、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术思想活跃、信息来源丰富等特点,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对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作出特别的贡献。就我国来说,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不断提高,成为重大专项核心、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主力军之一。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共有150余所高校不同程度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在9个民口重大科技专项中,高校承担的课题数占到34.1%,高于科研院所的课题数(32.1%)和企业的课题数(33.8%)。2010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中,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达到54.5%,比2009年提高6个百分点;在国家三大奖通用项目中,71.5%的项目由高校获得,比2009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王振义院士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获奖人之一;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1项,占授奖总数的70.0%;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二等奖25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152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1.0%。

3.教育所必需的投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教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必然需要一个庞大的后勤保障系统,从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后勤服务由学校包办,教育的这一经济增长作用不是很明显。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后勤服务实现了社会化,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日益明显。如在学校周围,总会形成餐饮和商业服务群,学校的基本建设会拉动建筑业的发展,教育对仪器设备、设施的需要也拉动了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另外,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人们投资教育的意愿日益增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教育服务市场就不断形成和扩大,导致营利性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也正在兴起。这些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不过,这种影响是教育的经济发展功能的次要方面,绝对不能仅仅为了发挥这种影响作用而刻意作出某种教育决策或改革举措;否则,就会把教育引向歧途,进而产生更大的社会问题

(四)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的形成和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通过培养人影响社会政治和通过直接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影响社会政治。

1.教育为社会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阶级,都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它所需要的政治人才,通过人才这一支柱来组织管理国家各项事务,从而实现其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巩固。例如,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教育思想,就提倡向学生传授修己治人之道,最终目的是要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使统治者江山永固、天下太平。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社会也日益科学技术化,政治经济部门的管理渗透了科学技术的成分。科学、技术、管理已成为不可分离的整体,专家政治的新潮流已经形成;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进入统治集团,教授厅长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国家更加重视通过学校来培养它们的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由此可见,教育在为社会政治培养人才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社会民主属于政治范畴,政治的民主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首先是通过增长国民的知识和判断能力来实现的。从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历史看,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基础就是一个民族要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当一个国家教育的普及程度高时,人们的知识增多,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才能有较强的公民意识,认识自身的权利和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参与民主事务,积极抵制独裁与专制,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独裁政治、宗教迷信、官僚主义往往容易盛行。

教育还通过专门的民主法治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民主意识。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传播民主政治,启发和激励人们参与政治,提高政治素质。民主与法治息息相关,民主政治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才能更好地实现,而教育通过专门的法治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包括人权观念、权利义务观念、遵纪守法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等,从而加快民主政治的进程。

3.教育为社会政治制造舆论、营造思想环境

学校是重要的文化基地,它具有极强的文化创新、扩散和宣传功能,因而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和扩散一定的政治纲领、方针、路线、主张和经济政策等方式作用于社会的政治活动。教育为社会政治制造舆论、营造思想环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学、师生思想交流和各种学校文化活动对社会上的政治思潮作出反应,批判落后的政治观点和主张,抵制消极的社会政治理论,形成一种舆论和思想环境,推动符合时代发展的政治变革,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二是通过研究和咨询直接参与社会政治决策。现代学校特别是高校与国家社会政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由于学校具有特有的人才、设备等文化资源优势,国家和社会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都是先在高校研究、讨论、酝酿,修改完善后再运用于社会的,因而学校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必将影响社会的政治走向。

(五)教育的生态功能

生态是指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条件和状况,也称生态环境。生态问题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从原始时代的属于自然,到农业文明的走出自然,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征服自然,人类对自然的威力显得越来越大。19世纪后半叶,随着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使得工业文明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急速膨胀起来,开始出现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大规模破坏。同时,随着征服自然的节节胜利,人类也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力量,甚至误以为人可以主宰一切,从而对自然为所欲为、肆意施虐。但正如历史已经证明了的,人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征服,必然带来大自然的报复。如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等地居民,为了得到耕地而把森林砍光,结果使这些地区变成了不毛之地;楼兰古国的消失,据现代考古研究表明,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20世纪以后,人类不加控制地掠夺资源,导致了森林被破坏、土壤被侵蚀、沙漠扩大、空气污染和水质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调。如今,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基本问题,成为影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就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技术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有害结果。它已经危害着,并且仍然在破坏着人与环境之间、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人的生理组织与他的个性之间的平衡状态,无可挽回的分裂状况正在威胁着人类。

正因如此,人们开始反思并努力矫正工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于20世纪后半叶提出了重回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于是,生态或环境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和任务。1949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的教育委员会宣告成立,意味着人类已注意到教育对环境保护的巨大作用,并开始谋求以促进环境保护教育为途径来培养和增进人类的环境意识,使全人类共同关心和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1972年,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13个国家以及联合国机构和非官方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正式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口号,并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的名称肯定了下来,并在其96号建议中着重强调了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环境教育的性质、对象和意义。197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共同组织举行了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来自65个国家的教育领导人、专家出席了会议,大会制定了《贝尔格莱德宪章》。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性环境教育专题研讨会,为全球范围内环境教育事业发展高潮的到来拉开了序幕。之后,在非洲、阿拉伯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及拉丁美洲召开了一系列地区性环境教育会议,均以《贝尔格莱德宪章》的精神作为讨论的出发点,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和重点,探讨与本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相适应的环境教育。

概括地说,教育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生态或环境教育,让人们掌握生态和环境的知识和技能,激发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提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正如《贝尔格莱德宪章》所提出的:教育要培养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注意到环境及其有关的问题,能够关心环境,也能对环境问题有解决能力,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也能加以防范。为此,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个人或团体,需要授予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愿与实践能力,以期对环境问题的处理与防范,获得适当的对应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