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报告中反映出的当前大学毕业生缺乏敬业爱岗精神、缺少甘于奉献精神、缺少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这些精神,正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把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来,对已经发现的问题更要作为重点,放在一个优先的位置加以解决。那么,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当如何实施呢?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张艺虹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那么当代社会对人才有哪些要求呢?当前,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发展速度很快,进入信息时代,竞争日趋激烈。这一社会特点要求当代人才不仅应具备不断学习提高和应变的能力,还应当具备合作精神。因为合作才能使竞争者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因而理解精神和善于合作是当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同时,当代社会的发展还表现为学科不断分化、学科间不断相互渗透、不断综合的过程,因而当代人才的培养就要处理好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统一,人才的整体素质要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上述合作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均属文化素质范畴。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欠缺的表现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指出,教育应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学习加以安排。这里提出的“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也是对文化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然而我们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的责任感脱离社会价值导向,目标结构不协调

大学生的责任感脱离社会价值导向,目标结构不协调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不受社会欢迎。去年,一家权威机构就“我国人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这个问题作了深入广泛的调查,调查研究的结果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些偏差,显示出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欠缺。这份研究报告有如下重要内容:第一,用人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是,对专业知识比较满意,但认为部分大学毕业生的敬业精神比较差,不能很好地给自己“定位”。用人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的建议是“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做人”“做事”二者统一。第二,关于“做人”,用人部门的评价,最令人满意的是“有奋发精神,想马上投入工作”,但许多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敬业精神,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却缺少,他们普遍缺少敬业爱岗精神,缺乏甘于奉献精神,刚毕业就想考托福出国,讲待遇条件,不多想自己为单位干了什么。第三,关于“做事”,用人单位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业务能力,对这方面的“做事”能力,用人单位普遍表示满意;另一方面的内容为“团队精神”,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这方面的评价是,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认为“关于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学校教育做得比较少,因此,他们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不是很好”。报告中反映出的当前大学毕业生缺乏敬业爱岗精神、缺少甘于奉献精神、缺少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这些精神,正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不难看出,无论是从教育必须符合教育规律的角度,从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角度,还是从用人单位对当前大学毕业生评价的角度,当前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在“做人”“做事”的某些方面还不适应社会的需求,这种不适应又集中表现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够之上。

重庆工商大学的谢敏、朱卫嘉等老师对大学生成才心理调查研究的结论,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明确的了解。他们在《成才监控与人格智能》中针对在校大学生目标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在目标结构上,大学生普遍重个人发展目标,轻社会目标;重智力能力目标,轻道德目标;重职业目标,生活目标,轻事业目标”,而在责任感问题上,大学生责任感也存在缺陷,主要问题是“结构不良,即责任感的范围过窄,对自己的责任过强,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过弱。这一角度贯穿大学生责任感发展过程始终,制约着他们责任感的发展。首先,它使大学生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强调回报,不讲奉献,不能将责任感升华为崇高的义务感;其次,它引导大学生的责任感脱离社会价值导向,朝个人主义方向发展,不能把自己的责任升华为内在的信念”。大学生上述两个问题在大学教育阶段不能得到解决,走上工作岗位,工作中缺乏敬业爱岗、甘于奉献就是一种必然现象。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把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来,对已经发现的问题更要作为重点,放在一个优先的位置加以解决。

(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导致专业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欠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贯彻拓宽知识口径的教学方针,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了较大提高。同时,由于近几年高校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们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风险。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是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掌握多种技能,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心理适应能力,自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1)专业素质偏低。不少学生专业知识基本功不扎实,对本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学科发展方向知识知之不多,缺乏主动搜集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巩固加深学过的知识的能力训练。据某学院的调查,78%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提不起劲,89%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局限于教材。(2)知识面较窄。由于高中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使得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不懂人文、地理,文科的学生对理科知识如隔山看雾。加之不少学生轻视公共课的学习,只重视英语、计算机等对分配有利的学习,忙于应付英语过级、计算机考级,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重视不够,使许多大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豆芽形”人才越来越多。(3)人文素质欠缺。不少学生缺少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素质的养成,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对自然的关心。(4)实际能力较差。当代大学生囿于对课本知识的简单记忆,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缺乏对课程的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灵活运用,使知识与能力脱离,形成高分低能,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那么,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当如何实施呢?应当明确,文化素质与文化知识不是一个概念,文化知识可以说是文化素质的基础,传授社会历史哲学艺术科技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是培养文化素质的必要条件。但是,知道不等于掌握,不等于见诸行为,素质更直接地表现或反映在行为上,因而知识不等于素质。素质教育的过程,强调的是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以及外在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使学生掌握的东西得以内化为潜在的能力与内在品质与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文化素质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而应把知识传授与道德精神熏陶、修养相结合。在实施途径上,要注意文化素质教育与一般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不一样,应注重养成教育。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思考

(一)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怎样做人,充分发挥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做人、做事、做学问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我们要广泛运用学术报告、专家论谈、报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尽可能的调动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具有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创造性和良好自我调节能力的高素质大学生。现代科技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但就重要性来说,大学生首先是要学会做人、做事,第二是做学问。只有首先做好了人,才会做好学问;也只有首先做好了人,学问才能有更好的发挥。文化素质是提高道德观念和加强责任感的基础,提高文化素质能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好的人,他的思想道德和身心应该是健康的,他一定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应该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一定能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人。因此,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要立足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培养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本素质,成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

(二)加强人文、科学学科群的建设与协调,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支撑体系

要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两个基本方面——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首先必须全面加强人文与科学学科群的建设。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人文与科学的自然渗透与融合,以体现人类文化的整体性以及现代科学发展的态势。其二,在加强学科群的建设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载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积极主动地把学科群的建设和互联网联系起来,建设内容丰富、健康活泼的网络文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有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宜把专业设置得过于狭窄,要拓宽专业,交叉培养,优化整体结构;在专业设置上注重加强基础,降低重心,强化通识教育。例如北大课程设置就是将主体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三大板块,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体现在这些课程中,另外还设百分之十的任选课,这就较好地体现了上述办学思想。在通识教育中应强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作为坚强后盾,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的指导作用。要将这三支教师力量有机结合,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光荣使命,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不仅体现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也体现在思想道德的引导上,使学生在搞好学业的同时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门课程都要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一方面,教师在教法上,要将讲授、辅导和自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除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两种影响。第一是教师自身形象塑造,教书育人,教师应以身作则。教师的师德、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精神和行为。一个敬业爱岗、有较高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的老师可以影响一批学生爱岗敬业、自觉培养道德文化修养;在一个善与他人合作的教师的熏陶下,一批学生可以养成团队精神。很难想象在一批缺乏敬业爱岗精神、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善与人合作的教师行为影响下能有效培养出学生的良好思想文化素质。第二种影响是,教师应该给学生思维方法的影响,这是使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思考问题、发展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文化素质,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它是在校园环境中,由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校特色的,以培养学生和提高学校全员文化乃至综合素质为目的,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气氛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极其重要的途径。因此,高校必须加大校园文化的投资力度,努力搞好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宣传舆论环境等的建设。一是增加校园环境建设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使学校的一草一木能感染、陶冶学生。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等到锻炼,增长才干。三是净化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形成真、善、美的欣赏力和鉴别力。四是利用校内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作为校园舆论媒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文化学术氛围,养成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科学精神。

(五)要努力搞好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努力搞好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文艺会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通过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为主的“三下乡”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实践学习意识,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使他们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试点高校的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式,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完善,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