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探讨

对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探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目前的高校实验室建设来看,很多高校往往重视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而轻视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而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忽视了对电子政务软件的投入。二是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要加快、加大对电子政务专业实验室的硬件投入和建设速度,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对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探讨

王元珑 王 华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务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使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更精简、更有效和更合理,更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潜力,以此实现我国政务改革的目标。即:实现政府工作效能和透明度的提高,强化经济和社会有序有效管理,加强与公众沟通的参与性,提供公平公正的优质服务。同时,党的十六大把“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强产业的现代化”等任务列入了21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并把“推行电子政务”作为规划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我们看到,建设电子政府不仅是政府的事情,还是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共同的追求,也是整个社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实施电子政务,必然要求与之打交道的企业、公众、公务人员具备相应的电子政务的知识准备。目前,电子政务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方向,已在很多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或方向。同时,高校毕业生历来是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是高层次人才的后备力量。近几年来,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在2003年7月人事部召开的“党政机关考试录用与公务员培训”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大从高校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的力度。同时要创新培训方式,积极开展电子政务的培训教育。而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高校教育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电子政务对工作人员操作技能的要求。因此,在高校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二、当前电子政务教学的现状

一是重理论,轻实践。近几年来,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把这个现象归结为社会所提供的岗位少,即“人多岗少”的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另一方面,整个社会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特别的,一方面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热点;另一方面,我国现实的电子政务人才状况令人担忧。2004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展开了“全国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各省市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奇缺,基本满足需求的只有2.3%,存在97.7%的巨大缺口。

面对这样一个人才供需矛盾和不合理的现象,我们意识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彻底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特别对电子政务这样的新兴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相应的人才应该是既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和政务软件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本科层次的电子政务及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政务活动的模拟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我们需要建设一个适应电子政务人才培养需求的电子政务实验室,并开展相关实验课程的设计开发和研究。

二是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配套软件。从目前的高校实验室建设来看,很多高校往往重视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而轻视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因为电子商务实验室建成以后,与社会、企业开展合作和培训的机会比较多,可以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则相对较少。这使得高校在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实验室建设的时候,往往对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有效投入不足。一方面是对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足。要么只是对原有的计算机机房进行改造,要么直接利用计算机网络机房开设电子政务实验课程,很难满足电子政务对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环境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是忽视了对电子政务软件的投入。软件属于经常性投资,需要不断更新;没有软件的支持,电子政务实验室变成了“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三是师资队伍的缺乏。由于电子政务是一门新兴学科,系统学习过相关理论和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也非常缺乏。这使得一方面任课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有限,影响了学生对电子政务理论的系统掌握;另一方面,虽然购买了电子政务实验软件,但由于实验软件庞大而复杂,缺乏电子政务实验指导老师,也使得软件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利用,结果将电子政务实验室当作一般的计算机网络机房使用,无法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对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是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电子政务出现的必然性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让我们认识到:建设和改善高等学校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条件,促进实验室体制改革,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将对实现电子政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证教学质量,为高校培养适应新世纪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

特别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是实际操作:所有授课内容都是可见的,并且是可操作的;其次是互动体验: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可扮演不同角色来进行公文处理、召开视频会议,或进行在线学习、论坛交流等;第三是学以致用:不仅可以体验操作电子政务各系统,还可了解电子政务如何建设;第四是真实平台:产品是一个真实的电子政务平台,只是数据与真实系统有区别。通过对电子政务业务的模拟教学实验,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电子政务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作为专业性的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设的目标是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实验室,涉及诸如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的专业实验,还涉及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培训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辅助培训。通过搭建电子政务的操作平台,模拟电子政务实务,可以让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运行原理,熟悉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工作规程,学习电子政务套装软件的基本操作,使学生具备现代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对电子政务管理的基本技能。

二是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要加快、加大对电子政务专业实验室的硬件投入和建设速度,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由于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更新周期短、技术变化快、软件发展迅速,学校应划拨实验室建设的专项经费,加大计算机硬件的投入,使计算机每隔3~5年就尽量全部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在实验室硬件配置上,应遵循“重在质量,贵精不贵多”的原则。特别是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应该集中资源,提高实验室硬件配置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追求实验室的规模。因为硬件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过高,必然导致对软件的投入不足,因此应该适当控制实验室规模(设备台数),通过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来降低实验成本,为软件的升级和发展留有足够的硬件和资金支持空间。

其次,要加强电子政务实验软件的建设。建设良好的实验室硬件平台只是迈出了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第一步,实验效果的真正差异在于实验软件的选择和开发。在电子政务教学模拟软件的选择上,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功能较全,集成度较高,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系统先进,易扩充、易维护、易操作;价格适中,软件后继技术支持服务优良等。

在软件的建设和开发上,还应该结合学科的发展,注重建设、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作用。坚持建设与科研同步,建立与合作伙伴的长期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的使用增加科研成果、增强科研能力和提升科研水平。坚持边建设边投入教学,划阶段分期建设,保证实验室早日投入使用,解决实验能力薄弱的当务之急。并且可结合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发展动态,组织人员开发电子政务教学软件,逐步建立起设备先进并覆盖电子政务各个层面和流程的教学模拟系统,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

第三,合理安排和设计实验项目。电子政务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在讲授电子政务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让学生在电子政务模拟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验项目的安排和设计上,应该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电子政务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基本要求,在对电子政务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实验项目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个实验到综合实验的原则,安排实验项目,使设置的实验项目既能满足电子政务学科发展的需要,又能使学生掌握各种电子政务的实践技能。

第四,合理引进实验指导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证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实验室应该配备专业的实验指导教师,并根据软件的使用和实验项目的设置定期开展培训。不断加强实验室与校外政府机构、公共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派遣相关的教师到电子政务开展比较好的单位参观学习和挂职实践,以此来改善师资队伍的建设。另外,针对理论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相互脱节的现象,要确实加强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努力做到集中精力、各司其职,做好各自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是加强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守以下两条原则:第一是要有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合理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整个电子政务学科体系建立全面、深入的理解;第二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电子政务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针对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我们认为,首先实验教学应该体现层次化。在实验课程设置上,应该实现基本实验项目仅占所有实验项目的50%左右,并从电子政务的基础应用、综合操作、设计技能三个层面设计实验课程。在基础实验课程中主要安排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达到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理解的目的;在综合操作实验课程中,主要是以综合性实验为主,通过学生自行组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电子政务模拟软件系统中开展各种政务活动,体验政府部门与各相关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和工作流程,达到融会贯通各门课程的目的;第三层次的实验课程则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实验课程的设置以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为主。其次,建立相关内容和学科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以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为基础,充实综合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第三,注重实验教材和实验项目的开发。随着电子政务在实践中的应用,电子政务平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的实验项目也应该做到紧跟时代发展,跟踪最新应用,做到与社会需求保持同步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和全球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的兴起和应用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它在为相关行业带来无限商机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设,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电子政务教学大纲及课程计划的基本需要,所以完善电子政务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电子政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编.中国电子政务信息化主管知识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10

[2] 俞桂海.电子政府与新公共管理[J],行政论坛,2005.1

[3] 于振江.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3.20(3)

[4] 方守湖.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8

[5] 姜爱民,吴学霞,李学东,宋波.高校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模式探讨[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6

[6] 赵锦域,韩杏花,王宇涛.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3.5

[7] 周曙东,叶辉.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