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实习教学改革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实习教学改革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习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是实习教学的前提,直接影响实习教学质量。要根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实习教学实践基地结构,形成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基地建设实行校内外共建,重点突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要适应学科要求,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特别适合按照学科大类建立校内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对全校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实习教学改革

邓洪权 王成端 刘志勤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02)

摘 要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针对高校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与实践实习教学改革的新办法和新途径,为地方高校实习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 实践基地;实习教学;实践能力;改革

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然而,高校实习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随着市场经济转轨和生产自动控制程度的提高,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视学生实习为企业负担,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从学校发展规模上来说,随着扩招等因素的出现,现有的不足资源同大量实习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厂方接收实习越来越难。此外,实习费用逐年上涨,而学校投入有限。因此,许多高校已无力到校外实习,使实习教学流于形式,难以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何利用各种渠道,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我校积极探索与实践新的途径和办法,并将实习教学改革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随着我国加入WTO,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参与竞争的能力。现代高等教育是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传统实习教学是局限于某专业范围内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显然不符合我校“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现代人才培养要求。

高等学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大胆改革实习教学内容体系,充分发挥校内外教学实习资源优势,落实具有创新潜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走出高校实习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习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是实习教学的前提,直接影响实习教学质量。要根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实习教学实践基地结构,形成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由于社会上企业单位接收实习比较困难,实习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我校加大了实践基地建设尤其是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挖掘实验室潜力,整合和利用好现有资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基地建设实行校内外共建,重点突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1.挖掘地域产学研资源优势,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利用各种渠道,建立满足教学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特别是通过挖掘地域产学研优势资源,建立合作办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于我校是依托当地众多企业、科研院所的董事合作办学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外部环境,实现资源共享。这种用新思维、新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企业与学校的各自优势,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办学机制为共同搭建实践基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目前学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九洲集团公司等董事单位联合共建、共享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实验室、超微材料测试中心、烟气脱硫实践基地、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污水处理中心和长虹电子实训基地等大批实践基地或实验室,极大缓解了实习实践基地不足的矛盾,主要合作方式是通过科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等形式,各实践基地或实验室实行相互开放管理,同时董事单位加大实验设备的赠送力度,建立相应共建共享实践基地或实验室,学校成立董事会、合作办学办公室专门负责联系和协调学校及部门与合作单位的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董事单位参与学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

我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强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四川铁骑力士有限责任公司、绵阳丰谷酒业有限公司、成都海浪实业有限公司、绵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等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双方实行互惠互利,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学院给予技术上的支持,进行项目开发和科研合作,推荐优秀毕业生;各基地单位积极配合,在巩固和加强基地建设、规范管理,加强与学院教学实习、科研、就业工作上的沟通与交流以及设立奖学金等方面对学院的工作给予很大支持。为激发企事业单位的热情和共建的参与性,学院组织开展优秀教学实习基地评选活动,根据各实习基地接收学生实习、安排学生就业、为学生设立奖学金等情况综合评定,经基层推荐和学校审核的方式进行评选,2006年共评选出15个优秀教学实习基地,并将所有实习基地有关人员邀请到学校进行表彰。这5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接纳我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7个专业的学生达1000多人,包括各类课程教学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含毕业设计或论文)等教学实践环节,由于实习基地多,每个基地每次接纳实习学生仅10人左右,取得了很好的实习效果。

2.以品牌实践基地为引导,发挥实验室多功能作用,建立校内实践基地群

校内实践基地是指由学校(或学院)根据实践教学要求投资建立的为承担学生实践教学任务或承担学生实践教学任务为主的实践场所,具有距离学校近,方便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专业性强,设备先进,实践教学功能齐全,教学成本低等特点,具有校外实践基地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要适应学科要求,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特别适合按照学科大类建立校内实践平台。为此,我校通过专项建设立项的方式建立了“工程训练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西南科技大学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计算机软件工程品牌实践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建筑材料生产实训基地”“经济与管理综合实践基地”“作物种植生产实践基地”“西南科技大学文学艺术开放式教学实践基地”和“电子技术与创新实践基地”10个品牌实践基地,并以品牌实践基地为引导,集合校内有关实验室组成校内实践基地群,实现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多功能化。

工程训练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于2002年开始筹建,是我校比较早的开展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单位。工程训练实践基地由原来单一的金工实习内容扩展到车、铣、刨、磨、钳、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数控车、数控铣、线切割、铁艺创作、陶艺创作、组合机器人创新设计和自命题创意等内容,满足各专业学生的选择,每年接纳工程训练实践的实习学生在5000人左右,2003~2005年该基地累计接纳了近15万人天的实践教学任务,目前已全部实行网上预约的开放式教学。从2006年开始还将接纳全校各专业半天的认识实习,特别是建立物流管理教学环境和现代化工厂管理模式,拓展文科类管理类专业教学实习内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对全校大学生进行工程素质教育、技能培训、启迪创新思维、拓宽知识视野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场所,基地实行全开放管理,下设创意设计组装平台、机电虚拟测控平台、电子设计平台、电子制作平台、陶艺制作平台、陶艺釉装饰平台、电子工艺及调试平台、计算机反向工程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平台。学生可以选修课程,完成学分;可以利用创新基地提供的优良软硬件服务设施,独立自主地进行创新实践;可以进行艺术设计与创作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等的创新设计与开发;也可进行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西南科技大学“创新杯”等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学生还可以申请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目前该基地已经接纳学生创新活动近3万人次,近几年我校参加的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西南科技大学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品牌实践基地等其他校内实践基地也已陆续投入使用,随着更多校内基地的建成与投入使用,必将使我校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为确保校内实践基地的持续稳定建设与投入,学校加大了建设与运行经费的投入,并将实习经费划分为实习差旅、耗材、新项目建设和劳务酬金四个部分,鼓励各基地开展持续建设,积极开发实践教学项目,主动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为避免将实习经费挪作他用,实习经费不再划拨到学院,而是由学校教务处实施分配后经计划财务处直接划拨到对应实践基地,实行专款专用,学校制订实践基地负责人、学院分管负责人二级签字和教务处监管的严格财务报销程序,其中,劳务酬金由学校教务处集中管理,新项目建设由各实践基地提出建设方案报学校教务处审批,项目完成通过验收后,学校教务处将根据建设成效和建设难度给予适当的劳务酬金。

三、强调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实习教学内容体系

实习教学内容改革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拓宽相关知识、技术的学习,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能力,提高竞争力。为加强大学生环保意识、网络化、数字化,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等方面的认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出台文件对实习作出了明确规定,从2006年开始要求各专业认识实习都要安排一定时间到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计算机软件创新基地、工程训练基地等面向全校性的校内品牌实践基地进行实习教学,实习所需经费由学校统一划拨到相应实践基地。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校内各实践基地资源优势,发挥了其效能,又达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还要求实习大纲和实践教学管理实现创新。各种类型实习都必须有严格的实习大纲和细致的内容安排,明确训练的目标,其实习内容和方式由各类实践基地统筹,并编制和公布实习指导书。

四、改革实习教学组织形式

实习方式由原来的一段模式改为两段模式,即将原来单纯的外出实习分成外出参观实习和实践基地实际工作与创新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减少校外认识实习时间,校外实习着力拓宽学生的眼界,实践基地实习着重学生技能的训练。

校内实习方式采取相对集中加全天候开放模式,实习场所主要是已经建成的全校性的校内品牌实践基地,也可在学院内部实践基地或实验室里进行实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和能力训练,并通过考核进行评价。将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作为一支重要的管理和指导力量,使之成为实践基地(实验室)的助理导师。

五、结束语

利用地域董事合作单位的资源优势,共建实践基地实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为缓解实习矛盾,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从长远来说,既节省经费,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设计创新的机会,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和合理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国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4):132~133

[2]刘影,刘海峰.高校内部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3(4):103~104

[3]王永建.实习方式改革与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2):121~122

[4]林茂松,李郁峰等.计算机学科校内实践基地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3):105~107

[5]寇化瑜,袁天志.金工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S1):37~38

[6]王吉会,耿香月等.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9):15~23

[7]王守义,王建华等.农学专业实习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4):86~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