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方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在学校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学校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关系到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是整个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部、卫生部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坚持把学校卫生作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
随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学校卫生工作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学校卫生不能再停留于初级的卫生宣传和简单救护的层面,而应以健康促进为趋向,全方位关注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参与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时期学校卫生工作将逐渐承担起健康监测、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四大功能,既要促进生理健康,也要促进心理健康;既要采取人群健康干预策略,又要注重个性化的预防保健和康复。学校、家庭、社会都对学校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卫生人员是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的主力军,其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与提高。但是,相对于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学校预防保健内涵发展而言,当前我国学校卫生人员队伍发展处于严重滞后状态。长期以来,由于对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强调得较少,缺乏准入门槛,各学校对卫生岗位人员配备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他们之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无法胜任教学或医护工作的校内教师、医疗机构二线职员转岗而来,缺乏系统的学校卫生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同时,较低的工资待遇和较小的个人职称发展空间,也导致了很多卫生保健教师纷纷转岗或兼职。这些因素造成了目前学校卫生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员队伍长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因此,儿童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预防保健需求、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人员队伍的发展现状、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建构的要求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卫生工作提出的新期待新需求,都表明了非常有必要在学校健康促进过程中探索、建立学校与地方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合作机制,让专业医师进入校园,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优质的预防和保健服务,从而推动和加强学校卫生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