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悲情诉求”转向“幸福感动”

从“悲情诉求”转向“幸福感动”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经在电视里看过九十多岁霍懋征老人的教育访谈,最近又在学习七十多岁的于漪老师的《奉献,教师的天职》。在这个日渐多元的社会中,无私奉献已经成为过去式,师德楷模霍懋征老人和于漪老师的《奉献,教师的天职》现在已经在网上引起了许多争论。在女儿的弥留之际,霍懋征仍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当然我也认为师德楷模确实也需要与时俱进,从“悲情诉求”转向“幸福感动”。

从“悲情诉求”转向“幸福感动”

曾经在电视里看过九十多岁霍懋征老人的教育访谈,最近又在学习七十多岁的于漪老师的《奉献,教师的天职》。于漪老师、吴仪副总理和我妈妈(一个年迈还坚持劳作的普通农村妇女)是我生命中不容亵渎的“女菩萨”,对她们的敬畏无法言表。

在这个日渐多元的社会中,无私奉献已经成为过去式师德楷模霍懋征老人和于漪老师的《奉献,教师的天职》现在已经在网上引起了许多争论。在女儿的弥留之际,霍懋征仍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在文革当中,霍懋征老人的儿子被害,面对孩子的遗体,她并没有悲痛,而是首先想到的是教育的失败。于漪老师的孩子身体自小不好,她从来没有为孩子的身体而耽误过一节课,即使是在孩子得了败血症,连续多日高烧四十多度,几次下病危通知的情况下,她也没有因此而请过假去陪伴孩子。于漪老师的母亲和婆母去世了,作为嫡亲的女儿和媳妇,为了教育没有请假回去料理后事。……面对霍懋征老人和于漪老师这些无私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我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你可以选择不去做英雄,但是,你不可以不尊重英雄;你可以选择没有伟大的志向,但是你要懂得尊重有伟大志向的人;你可以选择没有信仰,但你对有信仰的人要懂得心存敬意和恭敬。”

我们现在生活在能够拥有许多表达的自由和坚持己见的自由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从网上对两位老人的苛全求备地批评,我想我们不能苛求当事人超越当时当地的时代烙印(道德限制和社会规范),我们也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条件,而以今天的标准要求当事人,这样做其实也是不人道的。当然我也认为师德楷模确实也需要与时俱进,从“悲情诉求”转向“幸福感动”。现在如果还是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口号将教师奉上无私奉献的祭坛同时也把教师的亲人奉上祭坛,必将是教育发展的悲哀。

居里夫人的故事曾经使多少女学生对科学研究望而却步,太艰苦和艰难的路是没有人愿意尝试。我曾经对学生将居里夫人的故事进行过另类解读,是什么促进居里夫人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仍然要进行艰难探索?是幸福感和成就感的高峰体验,科学研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高峰体验是无法言表的。我们知道学习是很艰苦的,李海林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苦行僧式地学习,让他从湖南省华容县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走上高校的讲台,成为中学语文最具有学术素养的理论研究者之一。当艰苦的学习成为生活的习惯,即使是身居显位(湖南省岳阳市教育局副局长)也不忘“三更灯火”的读书时光,我想他的内在动力应该是源于幸福感和成就感的高峰体验。科学研究是幸福的,艰苦的学习是幸福的,拥有很高师德对老师来说应该也是幸福的。

面对过去一年中发生的一起起“生时平凡,死得伟大”的教育事件,新师德楷模的标准需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我们新师德楷模的标准。我们办公室今年新来的外籍老师MG几天没有到办公室来,我们关心的问她WHY,她说自己感冒了,怕将感冒传染给办公室老师,所以没有到办公室上班;因为怕将感冒传染给学生,所以请假也没有上课。我曾经被“带病坚持上课”的事迹感动过,最近却被外籍老师MG的“人本精神”也感动着。

因此面对多元的社会发展,新时代的师德楷模确实也需要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从“悲情诉求”转向“幸福感动”。

(本文在《中国教师报》2006年1月4日上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