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士后人才的特征

博士后人才的特征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认为,博士后人才具有如下本质特征:博士后人才的成功首先在于创造,高创造性是博士后人才的一大特征。中国博士后制度选拔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者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锁定了他们在科研上的创新高峰,是一种良好的支持青年优秀人才开展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机制。强调对博士后的使用,目的是促使博士后脱颖而出,并做出优秀的学术成果。人才流失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博士后人才的特征

博士后人才是一个较难界定的概念,在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博士后人才的概念是不同的。在美国,一般来说,博士后人才是知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人才群体。通常,博士后人才主要包括: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队伍,重点学科负责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具有较深学术技术造诣的博士、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高级职称和海外优秀留学人员、高级管理人才、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科技人才等。博士后人才是集德、识、才、学、体于一身者。一般认为,博士后人才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1.高创造性

博士后人才的成功首先在于创造,高创造性是博士后人才的一大特征。所谓创造,是指对人类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加工和处理,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和新产品。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科研工作的经历来看,他们创新的高峰多在做博士论文及其后连续几年的科研工作期间。中国博士后制度选拔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者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锁定了他们在科研上的创新高峰,是一种良好的支持青年优秀人才开展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机制。

从一个人才成长的过程来看,经过前后20年(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博士后阶段是人才进入发挥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发挥博士后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重在提供条件和大胆使用。强调对博士后的使用,目的是促使博士后脱颖而出,并做出优秀的学术成果。如果不以出人才、出成果为前提,招收博士后的动力就无法存在。所以,在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实行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就是要他们在保持朝气蓬勃的状态中,博采众长,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成为高水平的学术与科技人才。其中从事基础研究的博士后能够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从事应用研究的可以申请成果专利,从事项目开发的可以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博士后只有不间断地推动科学研究并产生显著性成果,才能充分体现博士后制度在培养和使用人才上的积极意义。

博士后在站的研究工作瞄准国际前沿目标,通过合作,实现了学科间的广泛交流,在良好的学术环境下最有可能创造出具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抓住这样的时机,必将促使人才在科学研究的活动中,总结出具有创新性的规律,推动世纪科学的进步。博士后人才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涌动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具有较强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他们以其掌握所从事专业领域中较前沿的知识为基础,依靠自己的禀赋与灵感,创造性地把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国要发展,取得科技进步,就必须培养优秀的高级科技带头人,并让他们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将博士后制度建设、科研和生活环境的营造、流动与竞争机制的形成等紧紧围绕高层次人才——博士后的培养与使用,以科学的管理为博士后具有创新的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对优秀的年轻人才委以重任。

2.高流动性

中国博士后制度为青年博士的继续成才发展创造了新的模式,更为人尽其才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改革开放之初,博士后制度的实施,促进了人事制度的变革,改变了人为的制约人才发展的陈规和陋习,为人才的自我选择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性。由于允许流动,许多人才可以集聚到一个学术氛围宽松的环境。可以有一定时间到地域偏远但相互都需要的科研单位。有了流动的条件,以学术为使命的人才可以继续追求上进,也使从未有博士驻足的企业引来了凤凰。流动的机制带来了人事制度的变革,而且,流动为用人单位和博士后间的相互选择提供了磨合的机会,也带来了人才自我成长完善的许多观念的变化。

博士后人才属于高层次人才,其供需矛盾突出,因而加大了流动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层次人才对所从事专业的归属感较强,对组织的归属感则相对较弱。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不断创新的能力,企业是无法直接拥有和控制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博士后人才的价值回归,各地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措施,打破常规引进博士后人才,单位所有的人才体制必将成为历史,博士后人才流动自由度越来越大。据联合国开发署统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专业人才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外流到发达国家(主要流向美国)。人才流失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博士后人才的流动性也很大。

3.大协作性

现代科学知识的发展出现了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大科学体系和各学科共同的语言、概念及方法已经或正在形成,每一门学科几乎都是在与大科学体系的紧密联系中向前发展的。高科技领域的研发往往需要不同学科专家的相互协作,是集体智慧与努力的结晶,许多人之所以成功,与其善于合作,善于从群体和他人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是分不开的。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中,约60%来自大学,其中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67%,化学奖、物理学奖的74%,经济学奖的90%均为大学教师。优秀的大学应该通过一流的研究成果推动科学和社会的进步。建立中国博士后制度,选择具有良好科研素质的青年人进站工作,在其大胆而自由的科研实践过程中,培养造就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学术人才,做出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与进步,不仅是呼唤学术大师的时代,而且必将是产生学术大师的时代,博士后制度为追求科学进步的人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智力潜能的契机。因此,在具有优良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营造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的知识团队是博士后人才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4.强时效性

青年博士必须在学术活跃的环境中,再经过2~6年独立工作的训练,才能渐趋成熟。这时他们的年龄在30岁上下,可以委以重任,并成为解决科学难题的学术新人。博士后制度的意义是在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模式中尽快促使青年人才的成长,青年人才首先要求在年龄上划定。终身教育是一个进步,但博士后制度并非学历教育或成人培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知识更新周期迅速缩短,博士后人才的时效性更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人才的创造峰值为37岁左右。如果不能适时发挥其作用,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老化,博士后人才将会逐渐失去其创造力。调整政策,充分发挥博士后人才有效创造年龄段的价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此外,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应该将进站人员选拔工作的重点集中在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人身上,以自然科学为主,兼顾社会科学,培养使用年龄在30岁左右、科学素养良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博士。只要我们定位准确,选拔机制严格、公平、透明,博士后出站评审保证质量,就能实现博士后制度对优秀年轻科研人员培养与使用的目标。

5.地域不均衡性

当前,各地区都在努力吸引博士后人才,博士后人才大量流向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的地方,并形成所谓的“马太效应”,导致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不均衡性。就我国的情况看,首先,博士后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科教文化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其次,分布在沿海、沿江、沿边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的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