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后进生转变的心理环境因素

谈后进生转变的心理环境因素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进生转变的心理环境因素,是指客观环境对后进生心理影响的诸因素的总和,包括对后进生转化的目标、师生态度和共同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学校班级的气氛等。后进生的转变程度取决于和他直接交往的师生集体水平。因此,应特别关注青睐“后进生”这个永远存在的社会群体,为其转变及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论文《谈后进生转变的心理环境因素》和《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谈后进生转变的心理环境因素

张李仁

后进生转变的心理环境因素,是指客观环境对后进生心理影响的诸因素的总和,包括对后进生转化的目标、师生态度和共同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学校班级的气氛等。其主要指标: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洋溢着集体主义思想;师生、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充满着尊重和谐友爱的气氛;教职工表现出认真负责、乐于奉献的精神。要建设如此理想的心理环境,增强后进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必须重视以下几个因素。

一、力量在于目标

转变后进生要明确目标,即促使后进生从“唯我独尊、唯我独卑”向“相互协作、相互尊重”方面转变;促使后进生提高道德认识,形成用“规范”去思考问题和判别是非的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班级乃至学校成为每个后进生良好品质形成和发展的乐园。

二、核心在于尊重

后进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教育他们并不是任意强加,恰恰相反,是对后进生合作精神的发扬。一般地讲,后进生缺点比较突出,常常掩盖了他们的优点,自卑感遮盖了自尊心。由于信心不足,他们大多是心理封闭的,对老师、同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常敏感。一旦他们切实感知到师生在真心诚意地尊重他、爱护他、帮助他,他就会很自觉地产生肯定的倾向,愉快的心情,继而萌发战胜自我的力量,积极主动地接近老师和同学,自觉接受帮助。在这样的氛围里就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应。他们进步的“电火花”就能点燃变后进为先进的动力“马达”。

三、重点在于氛围

后进生的转变程度取决于和他直接交往的师生集体水平。倘若能把学校班级建设成为他们的精神乐园,就能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潜移默化渗透心灵的力量,就具有感染力。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就要求学校、班级根据实际,组织多渠道、多层次、多色彩的健康有益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树立“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榜样,指导后进生向他们看齐,使班级成为亲密友爱的集体,让后进生感到自己是这个集体的分子。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让后进生定期组织自我考核,学会用纪律自我约束,以至自觉遵守校纪班规。给后进生提供显露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参与有关班级重要事情的决策并分担责任。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四、关键在于疏导

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比较敏感、忧郁、狭隘、自卑、缺乏信心、恐惧、逆反。这些心理障碍会使失去心理平衡的后进生产生异常行为。如果从思想、学习、纪律着手,综合、客观、公正、友善、激励的评价后进生的行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训练,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就有利于建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从而避免或减少后进生可能产生的各种不良行为后果。因此,必须从提高后进生的心理素质入手,给他们传授心理调节、心理治疗的知识,讲述名人对待挫折的态度,介绍一些大器晚成的人物的事迹。同时让他们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开阔眼界。还要不断开发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兴趣、磨炼意志、激发情感、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毅力。在疏导中还必须注意发挥后进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创设有利于从“他律”到“自律”的环境,让他们自觉地克服外力强、内力弱的行为难以自控的习惯。

五、成果在于巩固

转变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全体师生要共同创造和谐良好的育人环境,常抓不懈。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给予肯定,逐步培养其自主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达到稳步提高,确实使“浪子回头金不换”。但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受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可能有反复,走老路,重蹈覆辙。而这距完成目标转变已为期不远。允许犯错误,更应重视改正错误,使每一次的认识转变向总目标靠近一步,不能一蹴而就,要作长期、耐心、细致、艰苦的思想工作。思想上永远不放松这根弦。积极主动、孜孜不倦,长期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及每个教育群体应有的精神状态。

后进生是教育群体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把他们培养成国家的人才不是没有可能,关键在于我们的爱心、耐心和主导思想放在教育对象的那一个层面上,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明确地显示着每所学校、每个教育工作者、每个教育群体不同的教育观和价值观。我们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就是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不为国家培养“次品”!因此,应特别关注青睐“后进生”这个永远存在的社会群体,为其转变及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作者简介】

张李仁,生于1956年,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固原二中党支部书记。论文《谈后进生转变的心理环境因素》和《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