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大学论

《现代大学论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后,他出版了《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1909年,弗莱克斯纳在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资助下分别在美国和欧洲进行医学教育调查并完成了美国和欧洲医学考察报告。书中,作者用大量篇幅描述并分析了美、英、德大学,尤其是美国大学中存在的问题。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是进行学术研究,并且所做的研究应该是“纯科学”意义上的。在《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一文中,洪堡指出,

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

本书精要

一、本书内容简介

弗莱克斯纳是美国著名教育批评家和改革者。1928年,他应邀赴牛津罗德斯讲座(Rhodes Trust Lectures)。随后,他又到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汉堡和柏林对大学进行观摩考察。之后,他出版了《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在书中,弗莱克斯纳具体论述了现代大学的作用与职能、现代大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对美、英、德大学,尤其是美国大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做了细致的描述和批判性的分析,此外作者还针对一些大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改革的建议。该书自问世以来,已成为高等教育文献中的经典之作,并在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历史名人对该书的经典评价

“除了接受弗莱克斯纳对高等教育的批评,我想象不出更好的方法来促进本世纪的高等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他(在书中)[1]所指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我想,他的这本书会对阻止他所描绘的这些大学中所出现问题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一些作用。”

——约翰·杜威(John Dewey)(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

“对主要关注当前研究成果的学者而言,弗莱克斯纳在1930年做的研究依然称得上是一个周密分析的样板。对关注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学者来说,他的研究展示了一种对比性的历史分析方法。……弗莱克斯纳兴趣浓厚、精力充沛地进行了他的研究,他所使用的方法在今天看来仍有借鉴价值。”

——斯图尔特·弗雷则河(Stewart Fraser)(比较教育研究专家)

“弗莱克斯纳描绘了一幅未来高等教育的图景。目前,他正在着手建立这样一些机构。或许,我们可以大胆期望有一天,这本书会出人意料地促使完全符合弗莱克斯纳设想的高等教育机构在美国成为现实。”

——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英国历史学家)

作者简介

1866年,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884年,弗莱克斯纳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中学教师。1890年,弗莱克斯纳创办了自己的学校。1905年,他转让了开办的学校,先后进入了哈佛大学和柏林大学深造。1909年,弗莱克斯纳在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资助下分别在美国和欧洲进行医学教育调查并完成了美国和欧洲医学考察报告。1912年,他加入美国普通教育委员会,并一直工作到1929年从教育委员会退休。1930年,弗莱克斯纳在富商班伯格(Bamberger)兄妹的资助下,在普林斯顿大学组织筹建了高级研究院,并担任该高级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1959年,弗莱克斯纳因患肺炎在纽约去世,享年92岁。

弗莱克斯纳在教育领域除本书外的主要著作还有:《美国学院批评》、《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作者在晚年著有自传《我的记忆: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自传》,并于1940年出版。

作品内容

这部著作共分四章。第一章集中展示了作者对大学的性质与大学教育中许多重要问题的认识,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大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大学的职能、大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等;在第二、三、四章,他分别描述了美、英、德大学的特点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书中,作者用大量篇幅描述并分析了美、英、德大学,尤其是美国大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者的诸多观点是通过对许多大学的批评来阐发的。综合来看,弗莱克斯纳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的作用与职能、大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纯科学和应用科学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时提出了更多的问题,由于世界的复杂化,人类社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境。“人类在长达数世纪的缓慢进化过程中,只能依靠经验探索道路并做细微的调整。如今长期以来束缚人类调整自我的障碍已被除去。社会必须采取行动——要么是明智的行动,要么是愚蠢的、盲目的、自私的和轻妄的行动。”[2]“要采取明智的行动,就必须先研究这些问题,谁去研究这些问题?由谁并且在什么地方研究?”[3]政治家、商人因为学识有限、存在偏见等原因都无法对民主社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大学能担当此重任。在进行这项工作上,只有大学能为研究者提供合作的机会、需要的设备和研究的环境,大学对社会的重要性也正在于此。

在弗莱克斯纳看来,大学对社会的重要性正是来源于大学的特殊的职能。他指出,大学的职能有四:“保存知识和观念、解释知识和观念、追求真理、训练学生以‘继承事业’。”[4]其中,保存知识和观念一直都是大学的重要的职能,它对教育和研究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比起发展知识,高层次训练和批判性地确立行为价值的工作,保存知识的工作注定是从属性的”[5],而研究问题和发展知识的职能是这些职能中的重中之重。在明确了大学的职责后,他进一步指出,“毫无疑问,中等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不属于大学,普及教育也不属于大学”[6],社会应当成立其他的机构去承担这些工作,大学的工作与这些工作有着明确的区别。首先,两者的学生在能力上有很大差别。中等教育要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大学生要对自己、对所学学科和自己的学习方式负责。其次,职业与大学中的专业有明显的区别。专业是学术性的,具有高深的学问,它扎根于文化理想主义的土壤,它的本性来自理智。工作者至少在理想上应当以客观的、理智的和利他的目的对待专业,有着崇高的目标,生计的目的虽然重要,却是次要的,职业不具有这些特点。第三,低层次和专门的培训虽然也提供技能,但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思维更严密,知识更丰富,因此在工作上比受过一般培训的人更具有优势。

大学的特殊职能以及它对社会的重要性决定了大学应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它不能盲目地迎合社会,要以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为基础,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由于大学应以研究为自己的首要工作,以作出研究成果的方式来为社会服务,因而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应当是大学与现实世界保持接触,但不必承担责任。大学不能远离社会,但大学不应对社会的问题直接采取行动,学者和科学家是以研究成果来对社会作出贡献,而不去负责具体问题的解决。作者举例说,医学教授的任务是研究医学问题和训练学生,而没有义务去更多地照看病人。照看病人是普通医生和护士的事情,医学教授当以研究医学问题和培养继承人的方式来对社会作出贡献。

二、大学应该做的事

(一)进行“纯科学”的研究

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是进行学术研究,并且所做的研究应该是“纯科学”意义上的。他的这一看法与洪堡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理解是一致的。在《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一文中,洪堡指出,“高等学术机构是学术机构的顶峰……其全体成员(只要可能的话)必须服膺于纯科学的观点。因此,在这一圈子中,孤独和自由便成为支配性原则”[7]。弗莱克斯纳在对充斥当时美国著名大学的他所认为的假研究或伪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剖析之后,明确指出:

“收集信息——即使是精确的信息——不是研究。收集大量的描述性材料——在家政学、社会科学和教育学领域这种做法相当普遍——不是研究。未经分析的和无法分析的资料,不管收集得多么巧妙,都不构成研究;报告不是研究;检查不是研究;女售货员、速记员、女招待、院长、破产者和诉讼当事人富有同情心的叙述,学校制度,教育系学生的喜怒哀乐,招生中怀疑学生是更爱父亲还是更爱母亲,有没有图表、曲线和百分比,这些都不是研究,在美国以外任何其他地方也都不会被称为研究。

那么,什么是研究?虽然学术合作也是一种旨在获得真理的努力,不能被排斥在外,但研究不是通过雇用他人而是个人独自作出的静悄悄的和艰苦的努力,它是目前人的思想在一切可利用的设备与资源的帮助下能够做的最艰难的事情。课题必须是严肃的或具有严肃的含义;目的必须是没有私利的;不管研究结果对财富、收入或物欲的影响多么密切,研究者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8]

弗莱克斯纳特别强调了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他说,社会科学可以实现一种文化的平衡,人文学科可以为科技的应用提供一种导向性、价值观。他所说的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同样是不带功利的色彩的“纯研究”。作者举例说,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有时会是民主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原因之一,但即使这样,科学也只需要思考而不需要对后果负责。在人类历史上,正是这种不承担责任的研究方式激发了种种发明创造。他说:“在适当之时,在事先没有目的或预想的情况下,他们的思考会激发出种种发明创造或具有深远影响的问题解决办法,就像到目前为止所做的那样。”[9]

(二)培养专业人才

弗莱克斯纳在强调大学的研究职能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大学的这一职能主要是通过严格的专业教育来实现的。

首先,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教育应当是严格的。这种严格一方面体现在对入学要求高标准上,一方面体现在大学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上。但美国的大学显然不符合作者的要求。弗莱克斯纳指出,中学教育的质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教育的质量,美国中学教育的质量令人担忧。由于中学设置的课程中实用科目泛滥,学术性课程太少,这些中学毕业生“他们大多缺乏训练,未经选拔,知识零碎,所学的科目有许多既无理性价值也无实用价值或职业价值”[10]。然而,即使面对这样的中等教育,美国大学的入学条件却在这种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入学学生的1/4课程可以由速记、打字等科目构成。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大学教育的质量。美国大学中实行的学分制度是美国大学教育质量较低的另一原因。他认为,大学的学分制使得学生学习的课程缺乏连贯性,学生可以逃避较难的学术性科目,而学习简单的职业性课程。还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学生入学后可以通过学习“广告版面设计”、“实用家禽培养”、“初级速记”等课程获得学士学位。在他看来,学校提供的这些课程过于琐碎和简单,缺乏理智上的严肃性。

其次,弗莱克斯纳强调,大学教育是对学生要进行专业训练而非进行职业培训。他指出,职业与大学中的专业有明显的区别。专业是学术性的,具有高深的学问。它扎根于文化和理想主义的土壤,它的本性来自理智。“我已经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即专业是学术性的,它们拥有文化根基,拥有体现一种理想的准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一种解决问题的理智的本性。”工作者至少在理想上应当以客观的、理智的和利他的目的对待专业,有着崇高的目标,而生计的目的虽然重要,却是次要的。此外,低层次和专门的培训虽然也提供技能,但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思维更严密,知识更丰富,因此在工作上比受过一般培训的人更具有优势。

在弗莱克斯纳看来,美国大学的许多专业不符合专业的标准。在美国许多大学中,一些学院或学科是职业性而非学术性的,比如家政科学或家务技术学院、新闻学院、商学院等,“它们中应没有一个属于大学”[11]。他举例说,哥伦比亚大学的家政科系为撰写内衣方面的问题的学生颁发博士学位,芝加哥大学为讲述如何洗盘子的学生颁发学士学位。许多学生毕业论文所关注的都是些鸡毛蒜皮、雕虫小技。他说:“我承认美国需要训练一些人从事烹饪、制衣和理家的工作,需要训练一些人去教授这些科目,虽然我强烈地认为依靠一种基础良好的同识教育——即使是有限的——所培养的厨师和烹饪教员,将优于依靠上述那些不成熟的和狭隘的特定工作所培养的厨师和烹饪教员。”[12]家政类的培训如果由社会上单独设立的培训机构来做,会比大学做得更好,成本也更低。事实上,大学进行这样的培训工作是没有必要的,最终不但达不到对学生培训的目的,反而会耽误学生,因为“各学校、学院和大学抛弃了真正进行教育的机会”[13]。教育的意义正是在于能使学生做他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进行过学术训练的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会轻松合理地将其解决。

三、大学不应该做的事

(一)对大学开展的“服务性”活动的批判

弗莱克斯纳明确反对一些大学开展的“服务性”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大学为公众开展的各种函授课程、推广课程、墙外课程等。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应该和社会保持接触,但大学的职能是增进知识和培养人才,如果大学的交往和责任的扩大超出了某个程度,那么这些交往和责任就会有害于大学,因此也会有害于社会。公众不应该把大学当做服务性的机构,对服务性的工作,大学的态度应当是培养人才去承担大学目前的活动本身不能开展的工作,而不是亲自去做这些工作。在书中,作者对美、英、德大学(尤其是美国大学)中的各种“服务性”活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就对美国的大学来说,一些大学,比如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都通过提供各种函授课程、推广课程提供“服务”。事实上,它们提供的“服务”大部分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商业活动,是一种交易。面对公众的需求,它们不是进行正确引导,而是利用、误导了公众的需求。一些学校大张旗鼓地为招生做宣传,将广告做得铺天盖地,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但事实上根本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在招生上,学校对申请者不进行考核和分类,来者不拒。例如,1928—1929学年,哥伦比亚大学招收12000名推广班学生,在家学习的函授学生注册人数超过7500人。学校通过函授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大学层次的教学”,但却不考虑函授学生的年龄和以往的学习经历。在授课方面,哥伦比亚大学为推广班学生和函授学生提供的课程大多缺乏学术性和严肃性,多是些简单的实用性课程。在师资上,担任函授工作的老师多是学术水平不高、需要其他收入补偿底薪的人。因此,学生交了钱,但并不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整个事情都是做买卖,而不是教育;通过这项商业活动,哥伦比亚大学一年就盈利30万美元。”[14]芝加哥大学函授部依靠泛滥成灾、无孔不入的宣传方式,工作做得同样“有效”。一些州立大学,如威斯康星大学也在提供同样的服务。对此,作者感叹道:“美国的致命伤在于知识界不能和不愿对真正的文化与浅薄的东西做出区分,在于将本来应展示学术优势的机构降格为专卖药贩子的水平。”[15]“诚然,大学也许太遥远,太封闭,太学术化。但美国大学仍需要理解:只有服务于教育职能,只有在一个高度的、无私利的理智的水平上,参与才会是有益的。”[16]

英国的“服务性”活动虽然开展不如美国广泛,但一些地方性大学也面向公众开设推广课程、墙外课程以及辅导性课程。与美国开设的此类课程不同的是,为开设这些课程所设计的学科具有更强的学术性,如经济学、政治学、文学等。公众没有要求大学为他们提供技术性的服务,大学开设的课程也使大学保持住了自己的声誉。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强调,如果国家能建立其他机构来从事这些服务性的工作,对社会、对大学都更有利。

(二)对美国设立的研究所的批判

作者还批评了美国大学中成立的一些研究所。作者谈到,在德国研究所指一个或者一组实验室,在美国,研究所只是附属于院系的一些系科。部分大学成立的研究所根本就没有必要,如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中设立的刑法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设立的“教育研究所”。作者着重批评了耶鲁大学法学院建议组建的“人类福利集团”。该集团包括耶鲁医学院、法学院、企业工程学研究所、人际关系研究所以及部分其他系科,组建者希望以此破除分科制,深入研究智力、体力和社会福利问题。但在作者看来,他们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作者说:“知识的进步首先依靠人为的简化;系科之所以建立,不是因为生活或物质世界是简单的,而是因为不限定研究领域,就根本不能通过观察或实验取得进步。”[17]这样的组合无益于学术研究,思考是个人的事情,“通过特意安排的组织去促进对人的问题研究,就像通过一个委员会去写一首诗或作一曲交响乐一样容易。”[18]弗莱克斯纳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保护研究者的个人自由,同时使他们能够自由便利地交流和影响。

简要评述

综观全书,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大学的职能是发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以及培养高标准的专业人才,英、美、德的诸多大学或因对大学理念的理解有偏差,或因管理不善,或因资金匮乏都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充分发挥研究的职能。他呼吁大学应当精简机构,集中主要的人力、物力来发展学术。

从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史来看,人们对大学的职能的认识在逐渐发生变化。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神学家、教育家纽曼认为大学的本质在于传授知识与培养理性。弗莱克斯纳承认大学的教学职能,但他认为大学最重要的职能不在教学而在科学研究。今天,大学除了进行科学研究、培养科研人才以外,还担负着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和服务社会等多种职能。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克拉克·科尔所言,现代大学的职能是一个由生产性职能、消费性职能和公民职能构成的错综复杂的职能体系[19]

弗莱克斯纳的观点与当时美国高等教育的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生活在美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时代。1862年《莫里尔法》的颁布使众多农工学院和州立大学将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之一,许多州立大学以多种形式实行推广教育,并积极为公众解答关于社会各方面的问题。随着各种大学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各种问题随之出现:学校人数过多,大学学术水平下降,大学组织机构庞杂,内部管理混乱。弗莱克斯纳关于大学职能的观点正是针对当时的美国高等教育所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可以说,作者在《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中所指出的问题在当时都是存在的,作者的批评也是中肯的,此书在当时的出版有助于人们看到并重视美国高等教育在新的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也有助于人们再次考虑新时期大学的职能定位。即使今天看来,他当时的批评和主张对于探索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具有启发意义。

(张履正)

【注释】

[1]本文作者加。

[2]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15、4、6、22.

[3]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15、4、6、22.

[4]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15、4、6、22.

[5]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15、4、6、22.

[6]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15、4、6、22.

[7]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J].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1987,(1):23—26.

[8]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7—108、17、41.

[9]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7—108、17、41.

[10]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7—108、17、41.

[11]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4、138.

[12]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4、138.

[13]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9.

[14]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6、133、133、96、101.

[15]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6、133、133、96、101.

[16]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6、133、133、96、101.

[17]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6、133、133、96、101.

[18]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6、133、133、96、101.

[19]刘宝存.科尔大学理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