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
张 敏
【引读视点】我们“拜师学艺”,就是要学习师傅们遵守法规、热爱学生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教风。
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在是学校一年级三班的班主任,我的指导教师是我校非常优秀的、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的吴念老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安排的这次“师徒结对”活动。在开学初,学校就启动了师徒结对,这表明了学校领导对我们青年教师的重视和殷切期望。
2012年8月9日,我第一次踏进成都高新实验小学的大门,门卫师傅热情的接待,桂主任、兰老师细心周到的安排,都让我觉得这所学校一定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生命乐园,在这里,我一定能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个星期前,我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面对46个活泼可爱又淘气顽皮的孩子,心里不禁有一种隐隐的担忧——我能成为他们的好老师吗?我能使他们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吗?我能发掘他们的特长吗?种种的困惑,使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了。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无论是在备课、讲课还是班级管理方面,都十分欠缺经验。“师徒结对”活动的适时举行,犹如雪中送炭,给了我极大的希望和信心。学校通过名优骨干教师的帮、带、导、提,为我们新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切实加快了我们的成长,为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学校为我们安排的每一位师傅都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此,我们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向师傅学习、请教,真诚虚心地接受他们的指导和督促。同时,我们也希望师傅们严格要求我们,指出我们的不足,不管是教学上的不足,还是为人处世方面的欠缺。我们一定会虚心接受,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
在师傅的指导和带领下,我们也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平日里一定要勤学多问,多听课,多讨论,多反思,多总结。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材教法。
我们拜师学艺,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师傅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教风。我们要像师傅们一样,将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倾注到教学工作中去。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我们的师傅,他们中有些课上得很好,有些教学成绩名列前茅,有些班主任工作非常扎实、非常出色,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在来到成都高新实验小学短短的时间里,除了吴念老师,还有来老师、熊老师、陈老师、聂老师等都给了我许多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桂主任、宋主任、陈主任、胡主任等学校领导也非常关心我们的工作近况,及时提出了帮助和心理辅导。请允许我向提供这次宝贵学习机会的学校领导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以后工作中对我们进行悉心指导、耐心帮助的教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刚毕业不久,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欠缺。但年轻就是资本,我们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多听课,多向老教师、优秀教师学习,多看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多反思自己的教学,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争取达到“一年合格,两年胜任,三年成熟,五年骨干”的青年教师发展目标。按照学校“师徒结对”的具体要求,我给自己制订了以下计划:
1.积极主动地听师傅讲课,学习长处,并和师傅进行反思与讨论。
2.每周和师傅进行一次体会交流,主动与师傅探讨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管理,有疑惑的地方及时请教师傅。
3.课后能做到及时反思、总结,积极撰写教学心得。
4.积极主动参加校内教科研活动和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5.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必须用自己最大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6.不但要注意总结师傅好的经验,把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还要较多、较快地了解、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师傅形成优势互补态势,促进自己较快地成才,让自己在实践中成长。
我相信,我们年轻教师一定不会辜负师傅的希望与厚爱,也一定不会辜负学校的要求和培养。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和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在成都高新实验小学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我们的教育之路也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