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困惑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困惑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的趋势是回归生活世界。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等方面的断裂与脱节,课堂教学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活动等问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理念。秉承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主题,很多教师将教学活动诠释为个别性、经验性、非系统化的日常生活活动。

(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困惑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的趋势是回归生活世界。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等系列报告中,都论及教育、教学与儿童生活世界相剥离的事实,强调教育、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其中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里谈到:“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4)在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把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改革的始终。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

教学背离生活世界是近代以来的事。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理性”、“工具主义”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主要思维方式,受其影响,教育教学也成为科技发展的附庸。科学的发展直接导致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而衡量人才的标准就是考量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寡,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内容的选择,还是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均围绕知识展开,教学脱离生活世界,成为知识授受的工具和手段。具体表现为:在教学目标上过分注重学生知识目标的发展,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与运用的考察,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以枯燥的理论知识为主,忽视学生鲜活的具体经验;在教学方法上以死记硬背、机械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实践;在教学评价上,过分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学生在生活世界学习的过程。进入现代,科学知识在学校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几乎都被排除在课程之外,教学世界成为一个成人的世界、书本的世界、抽象经验的世界,而不是儿童的世界、实践的世界、具体经验的世界,教学世界变成了典型的“见物不见人”。

“过分追求知识的科学性、客观性,容易远离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过分强调学问的纯粹性、逻辑性、抽象性,容易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学习兴趣相脱节。学习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成了额外的负担,学生学习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获得智慧,而仅仅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写到考卷上。”(5)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习者的生活经验没有得到教育者的充分重视,教材与学生之间始终存在着距离。杜威、库伯等之所以非常注重具体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过分偏重于学习者通过理性所得的抽象经验。这样的抽象经验如果不能与学习者的具体经验发生联系,是没多大意义的。这样的抽象经验可以用柏拉图洞穴寓言的“影子”来比喻,也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杯装方便面”。这样的学习可以满足一时的需求,但久而久之,就会因为营养缺乏而危害生命。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等方面的断裂与脱节,课堂教学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活动等问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理念。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意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打通学生的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界限,改革传统教学不重视学生主体性,不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掌握与学习等问题,倡导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增长智慧。在改革中我们看到了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直接经验的关注、对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尊重,新课改体现出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取向。

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把生活世界理论庸俗化、简单套用生活世界理论的现象,在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混乱。很多教育者从日常化的意义上来理解生活世界,按照这种理解,回归生活世界就是主张回到经验的日常生活中去。秉承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主题,很多教师将教学活动诠释为个别性、经验性、非系统化的日常生活活动。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偏差:(1)部分课堂教学未能处理好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很多教师将关注力完全放在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上。事实上,教学不仅要在个人生活维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还要促进儿童个人生活经验的飞跃,实现学生在社会生活维度上的发展。(2)部分课堂教学过于重视学生具体经验的获得或是只重视具体经验,忽视了儿童的思考、探究、实践等环节,淡忘了教学的超越性和对儿童可能世界的建构。如果学生的具体体验不能上升为一种更高水平的认识,它始终还是一种感性经验。显然,其应用的价值必然低效。每个人的具体经验又是如此地极具个人化色彩,如果不被抽象概括,交流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同样,如果通过理性所得的经验不能回到真实的情境之中,学习者是不能理解其意义的。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传统教学中还是在现行课堂教学中,很多教育者对经验学习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理论上的零乱导致实践中的错乱,无论对经验概念的理解倾向于哪个方面,都有可能顾此失彼。因此,把经验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仅要重视具体经验的获得,还需要研究如何提升经验,这就是本书想要作的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