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高校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如下: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水平还不够高,一流人才的数量也比较少。迄今为止我国的研究型大学还尚未产生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从内部培养的角度来看,虽然研究型大学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强化本校教师的国际化素质;但就总体状况而言,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仍然是制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瓶颈。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与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比,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说交流与合作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局部性和低层次上,开放的尺度不够大,步子迈得不够宽,层次不够深,科学的管理经验比较匮乏,资助的经费不足,面不够广,参与人数不够多,出国参加学术会议、进修学习、合作研究的机会比较少,等等。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如下: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有待加强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水平还不够高,一流人才的数量也比较少。在国际化人才建设方面,国外引进和内部培养是比较常见的两种途径。近年来,尽管我国研究型大学聘请了不少外国专家、教师来校任教、讲学以及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但总的来说,外籍教师数量较少,任终身教职的更是相当有限,师资整体水平明显低于世界一流大学,不仅缺乏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和世界公认的学术权威,而且教师职称结构也呈正三角形分布,且年龄老化。迄今为止我国的研究型大学还尚未产生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从内部培养的角度来看,虽然研究型大学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强化本校教师的国际化素质;但就总体状况而言,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仍然是制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瓶颈。学术方面,“缺乏能使用双语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教师授课任务重,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影响了学术方面的研究。参与有影响性的课题较少,出席国际上的学术会议较少,能在学术上与外方合作交流的教师数量不多”(7)。行政方面,我们需要具备较高素质和专业知识的项目负责人来洽谈项目和合作办学的事宜,但根据调研显示,大部分学校的外事负责人都是学校的教师转岗,没有相关经验或接受过相关培训。工作人员对如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是凭着工作热情和英语能力在进行摸索和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