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改革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必然

课程改革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必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因此,课程改革必须树立关照学生生活世界的基本理念,走向现实生活和回归人生世界。总之,课程改革理念必须以关怀学生生活世界为先导,以恰当的内容、方法和时机给学生以心灵震荡,唤醒其主体意识,使其生命获得整体提升。课程改革回归生活世界,在内容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科学世界束缚。

四、课程改革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必然

(一)课程理念的转变: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提升学生主体意识

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因此,课程改革必须树立关照学生生活世界的基本理念,走向现实生活和回归人生世界。一方面,课程改革要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从理想世界走向现实世界,焕发出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从单质、必然、共性、简化世界走向多质、偶然、个性、复杂世界;另一方面,课程改革要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充分把握人在时空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拓展和解放课程教学时空。课程改革只有扎根于学生生活境遇和追寻人生意义,对学生生活进行有意义指导,使学生理解自身与世界关系及其精神价值所在,才能使学生的生活摆脱物质利益束缚,从而在精神层次进行创造生活,使精神实现价值和情感得到升华。总之,课程改革理念必须以关怀学生生活世界为先导,以恰当的内容、方法和时机给学生以心灵震荡,唤醒其主体意识,使其生命获得整体提升。

(二)课程目标的确立: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求,建构学生可能生活

建构学生可能生活是课程根本目标。在具体生存和生活过程中体验存在和生活意义,难免使学生拘泥于现实生活和存在的生活事件之中,使学生在繁杂琐碎的生活事件中忘却对“可能生活”的关照。课程改革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存在和生活,而且还必须关注学生可能存在的生活,使人直接地探寻可能生活意义,建构和实现可能生活,这是基础教育根本目的性所在。从教育目的确立角度讲,可能生活对学生具有内在价值,能给予学生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主义关怀,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激起他们自我关怀热忱。因而,课程目标设计必须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和生存状态,重建他们生活方式,敢于为学生建构一种新的可能生活。为此,课程目标设计必须考虑到两点:一是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需要的整合,使学生通过课程熏陶逐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的人;二是人类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与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及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整合。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超越科学世界束缚,关注学生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课程改革回归生活世界,在内容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科学世界束缚。首先,课程内容不应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课程是一种“文化资本”形式的教育中介,因而基础教育课程应以文化为价值取向,把知识作为达到文化目的的工具;其次,课程内容不仅要有现实感,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理想性,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可能生活,来赋予课程内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另外,课程教材改革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寻求教材内容基础性与发展性、学术性与生活性、知识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总之,课程内容不能仅仅来自“科学世界”内容,而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课程才真正能成为沟通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

(四)课程实施的重点:要突出交互主体性,实现对话、交流和互动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要求课程实施中实现真正自由的对话、交流和互动。现代课程的回归,必须弱化教材权威性和教师中心地位,追求一种主体间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使师生真正达到“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允许他们都以带有“个性”的“整体人”介入交流与对话中,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感触、领会和获得。教师不再是单向言说者,学生不再是沉默者。交流与对话从传统单纯地依靠符号进行而深触到师生精神与精神的相通相融、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共鸣,双方形成任何一方都不再拥有特权的主体间交往关系。师生均以有效主体、平等主体、精神主体形式进行活动。互动平等性使信息发送不仅来源于教师本人,同时也扩展到学生;角色可转换性使学生不再被排挤到边缘,而成为一个主动参与者。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理论主体到有效主体赋予,使学生不再被同一标准所约束、限制,而是在自己已有经验中自由地解读课程,建构课程意义,从而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环节。学习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体验或感悟是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课程改革不能无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课程学习活动方式在设计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强调学生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方式的整合,克服那种单一的、痛苦的、死板的接受性活动方式。这就使得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必然的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载体,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探究、设计、反思和创造,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所以,课程学习活动方式设计转变应以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突破口,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在浓浓生活氛围中得到陶冶,体验和理解知识价值,使学生生命活动不断得到提升,主体性得到全面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