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培养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

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培养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子科技大学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努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中,学校重视保持培养电子信息科技人才的特色,努力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使学科进入主流,各学科相互渗透、支撑和促进。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部分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或论文选题来自教师的科研。

结合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培养电子信息创新人才

覃庆国 杨亚培 蒋 宁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成都 610054)

摘要:对于努力建设一流大学的研究型大学而言,必须自觉、主动承担起高水平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电子科技大学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努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构建课内外、校内外整合的教育体系等措施,在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并指出: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这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对高等学校在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努力建设一流大学的研究型大学而言,更应该自觉、主动承担起高水平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我校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努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不懈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建设,必须注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学科是研究型大学凝聚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载体。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的结合点。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不是相互孤立的,更不是相互对立或此消彼长的,而应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融合。

1.1 科学定位学科发展方向,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

学校原有的学科、专业大都是以服务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设置,面向专门领域。为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学校调整了学科建设方向: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拓宽面向、彰显特色。在建设中,学校重视保持培养电子信息科技人才的特色,努力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使学科进入主流,各学科相互渗透、支撑和促进。

学校依托“985工程”和“211工程”,结合国家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海内外杰出人才,保持“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的整体优势。学校设立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着力培育与信息科学发展密切相关,可能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的部分学科,形成国内的学术影响力。学校设立博士点培育项目,强化与电子信息学科相关的基础研究,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增强学科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形成理工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环境。

学校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提升学科学术水平的突破口,根据共享开放、综合集成的原则,集中财力,建成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如集成电路设计加工测试平台、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综合平台、宽带通信系统及网络平台、光电器件及系统平台、高功率微波毫米波及太赫兹技术研究平台等。每个平台支撑若干研究方向。这些平台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学校复杂系统研制和综合集成的能力,增强了承接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同时,科技创新平台对学生开放,通过提供项目、实验条件、指导教师和经费支持等,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积极发挥作用。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逐步形成良好的学科“生态”。现在,在电子信息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材料、器件、整机、系统等具有制式完整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电子信息学科领域的优势更加明显,理科支撑工科,工科促进理科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目前,我校一级学科博士点由“十五”期间的5个增至8个,博士点由16个增至36个,部分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2 依托优势学科,建设特色专业

1.依托重点学科,建设特色专业。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它为专业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的基地、包括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大学生自主研学的机会等。学校依托电子信息领域的6个国家重点学科所提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选择电子信息类基础好、传统好的专业进行重点扶持与建设,建成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和信息安全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2.依托学科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校根据现有实力和发展潜能,选择和确立学科方向,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关键学科,保持其比较优势与特色。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微电子技术、固体电子技术、光电工程与光通信和物理电子技术四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该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3.积极开办新的本科专业,拓展人才培养领域。根据学校的发展规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国防现代化建设及人才市场的需求,积极开办新的本科专业,拓展人才培养领域,满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当前及未来的人才需求。一方面,依托现有优势学科和专业,大力发展与电子信息学科相关的理学类专业,积极支持与先进制造业相关的专业和新兴交叉专业,形成理工渗透、资源共享的优势专业群;另一方面,择优发展管理、经济、政治、公共管理等学科门类专业,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

4.依托学科优势,强化课程、教材与实验条件建设。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成果与体验、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融入本科教学之中,几年来,先后为本科生开出几十门新课程。各学院的科研团队(课题组)积极承担精品课程建设任务,有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由科研团队承担建成。广大教师努力把最新的科研成果编入教材之中,建设高水平优质教材。在53本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中,有51本教材由长期坚持科学研究的教师编写,反映了教师最新的科研成果。学校一大批科研骨干在开展大量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承担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部分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或论文选题来自教师的科研。200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科研项目的比例为73%。

二、融合学科建设,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教学成败的关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是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教学改革都是一次“课程改革运动”。学校努力建设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强调夯实基础理论与强化工程实践并重,强调跨学科交叉培养,让学生具有更加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较为广博的知识面,给学生在学习上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

2.1 夯实基础理论与强化工程实践并重

1.学校实施“3+6+X”课程建设工程,强化基础理论培养,夯实基础理论知识。“3”指数学、物理、英语3个公共基础系列课;“6”指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波和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6门电子信息类学科基础课;“X”指各专业2~3门核心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对这些课程,学校在经费和政策倾斜的基础上,依靠相关学院将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由学术带头人任教学团队负责人和课程建设负责人,利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成果促进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在教学内容中及时反映学科前沿,努力建设精品课程。目前,所有“3+6”课程和超过50%的“X”课程均已建成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2.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要强化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必须将理论符号与实践行为相结合,为此,学校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一是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构建了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跨学院学科实验、课程设计、生产(专业)实习、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保证有足够的学时、适度的内容和良好的条件。二是建设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自2001年以来,学校共投入8265万元新建和改造了113个各类实验室,建立了8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学校43个科研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学生开放。三是设置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自2004年以来,学校投入1050万元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218项,覆盖课程126门,占设有实验的课程数的94%。近三年,结合科研、工程的毕业设计比例在80%以上。

2.2 构建多样化的跨学科课程,跨学科交叉培养

我校努力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跨学科课程、提高选修课比例,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社会职业适应能力。目前,我校正在探索和实践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自2006级开始的培养方案中,要求每个专业的学生必须跨学院、学科选课4学分,同时,允许学生修读研究生低端课程,使本科生共享研究生教育资源。二是开设跨学科复合课程,鼓励学科背景不同的教师联合开设一门课程,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视野角度和知识结构。三是开设新生研讨课、新技术专题或学科前沿讲座,通过不同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介绍最新科研动态和技术发展前沿,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四是建立联合导师制度,开展跨学院联合学位培养。

三、构建课内外、校内外整合的教育体系,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合力

3.1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

学校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广泛性、多样性、主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强化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实验室吸收学生参加科学研究。近年来,学校43个科研重点实验室吸收约10%的本科生参加300余个实验项目和科研课题;全校约30%的本科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科学研究。

2.学校、学院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建立各类活动基地,鼓励学生创新。学校每年投入50万元,建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资助学生开展学术研究。2007年支持了348名学生,参加116项科技创新课题。学院支持学生建立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开展各种科学研究和工程训练。丰富的科技活动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近3年,约2/3的本科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科技活动,完成科技作品2974件,撰写科技论文969篇。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近3年,我校约15%的本科生参加了各类科技竞赛,在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2005年获奖数居全国第二,2007年一、二等奖获奖数均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2004年、2006年一等奖获奖数均居全国第一。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2004年获得特等奖(“Outstanding Winner”),是全球获此奖项的4个队之一;2005~2007年参赛的24个队全部获奖。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学校依托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成功打造了以“成电讲坛”、“成电杯”辩论赛、大学生文化艺术、学生社团特色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校园氛围。2005年以来,学校共举办成电讲坛56次,参加的学生达3万余人次;举行50余场大型文艺演出,2005年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3项,2006年获全国大学生歌手大赛一等奖,2007年,校学生艺术团被选派赴俄罗斯参加“第五届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2005年夺得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学生社团52个,涉及科技、文艺、体育、综合四大类,社团成员4500余人,社团活动十分活跃,2004年,创新社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团”。此外,三年来,学校共组织60多个“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服务团队,上万名学生参与。2002~2005年,连续四年被团中央授予“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学校。

3.2 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国际交流合作

学校与社会各界联合,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一是坚持“引进来”,把行业界的著名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聘请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他们把各行业研究的前沿问题、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等带进学校,使在校生能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参与重大科研项目之中,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二是立足走出去,建立产学联盟,我校是广东省、教育部和科技部省部产学研合作的八所签约高校之一,在广东发起和参与了两个“产学研战略联盟”。三是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在联合研发中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利用我校微波领域的优势,与美的集团合作,既为他们开发家用微波产品和工业微波产品作出了重要贡献,又使一大批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进入本领域的科研实践,有的已在其中崭露头角。

学校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同23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近3年来,学校共选派了九百人次出国访问考察、培训学习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公派或配套资助上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留学、进修或进行合作科研;聘请了语言文学、电子信息等学科的外籍教师和短期专家上百人次。学校以重点优势学科为背景,经常性地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大学2006年举行的国际会议次数排名中,学校以举办10次国际会议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四。

参考文献

[1] 宋保维,崔景元. 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06,(1):32-33.

[2] 赫冀成. 教学科研融合,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2006,(20):13-14.

[3] 虞丽娟. 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及启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86-90.

[4] 李延保. 力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12-15.

[5] 李华,蒋华林. 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6-47.

[6] 郭广生. 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2006,(10):38-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