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素质概念探析

教师素质概念探析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大均认为,“素质主要是指有机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形成并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和内隐的,并具有独特功能的品质。”素质的结构探讨是随着对素质概念的认识而逐渐深化的。这类观点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素质教育提出初期。有人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教学素质”[10]。但该观点存在否定素质具有共同本质的倾向。

教师素质概念探析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揭水平

一、素质的基本含义与结构

关于素质的基本含义,目前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事物本质论

辞海》对素质一词有两种解释:“白色的质地”和“本质”[1]。《现代汉语词典》界定素质有三种含义:“1.指事物本来的性质。2.素养:提高军事素养。3.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2]其中第一种含义与《辞海》的界定是一致的,指事物的本质。这可视为传统的广义的“素质”含义,泛指一切事物的“本质”。

2.生理特征论

这是传统生物学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的界定为:“素质是能力的自然前提,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特别是脑的微观的特点,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3]《心理学大词典》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4]这是传统的狭义的“素质”含义,特指有机体(主要是人)的解剖生理特性。

3.“两义”素质论

周冠生将人的素质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并认为:“广义的素质,就是一个人在活动前所具有的稳定的身体的、精神的以及社会的基本特征。”[5]而狭义的素质定义为:“素质是发生于人体中由生理运动向心理运动转化中的一种新的系统。它是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发展方向的准备状态,即心理活动产生的潜势。”[5]

4.素养论

有研究者从教育学角度界定素质概念,认为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6]素质也可指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基本品质。

5.基本品质(特性)论

张大均认为,“素质主要是指有机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形成并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和内隐的,并具有独特功能的品质。”[7]

尽管对素质含义表述不尽一致,但目前人们对人的素质的基本含义有三点较趋向一致:①素质是有机体人特有的;②素质是人基本的、稳定的、内隐的特性(品质);③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解剖生理基础又离不开后天环境(含教育)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素质被定义为: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以及自我调节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隐的基本品质。

素质的结构探讨是随着对素质概念的认识而逐渐深化的。关于素质的基本结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具体对象素质结构论。这类观点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素质教育提出初期。由于人们对“素质”本身的认识还较模糊,一些教育学者、教育工作者对素质结构提出了一些感性认识,大多针对某一具体对象而提出的。著名教育学家刘佛年提出了关于新人的三大素质:“一、要有新的知识;二、要有一些新的能力;三、新的态度(也可称为精神)。”[8]有人从劳动者的素质结构角度提出:“身体素质”是基础,主要反映在健康、智能、体力、精力和生命水平上;“智力技能素质”是中心,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熟练程度和经验;“道德素质”是动力,包含着广泛的内容[9]。有人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教学素质”[10]。这些观点虽然较早涉及素质的构成问题,但大多是经验性的、随意的,缺乏对素质结构的系统分析和理性思考等。

(2)基本要素结构论。燕国材认为:“素质可以分为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两类。自然素质亦称生理素质,……可以说它属于纯先天因素;社会因素……可以说属于纯后天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介乎生理素质与社会素质之间的素质,可称为心理素质,它乃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11]。该观点把人的基本素质概括为生理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三类,兼顾了先天和后天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产物(心理素质)。该观点对后天素质结构的探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此观点也存在可商讨的地方:一是将生理素质视为“纯先天素质”,社会素质看做“纯后天素质”,显得绝对化了。二是“社会素质”指代较模糊。他所讲的社会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和劳技素质”。该划分中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劳技素质”之间彼此的交叉性、包容性较大,很难将它们清楚分开。

(3)系统层次结构论。周冠生认为:“人的素质……是一种系统层次结构……根据它形成的决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划分为群体素质与个体素质两个亚系统。”[5]他把群体素质亚系统又分为关系素质(含政党素质、阶级素质、团体素质和家庭素质)、人文素质(含宗教素质和民族素质)、地域素质(乡民素质、山民素质、岛民素质)等层次;把个体素质亚系统分为现实素质(含性格素质和智能素质)和天然素质(含遗传的心能素质和遗传的体能素质)。力图将群体素质与个体素质区分开来并详细揭示其系统层次是该观点的突出特点,这对探讨素质结构是富有启发意义的。但该观点存在否定素质具有共同本质的倾向。

(4)基本构成类型论。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张大均将素质结构划分为三种基本构成类型,即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7]。生理素质主要由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表现为有机体的某些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特点,主要是人脑的特点,在人的素质结构中起基础作用。科学文化素质主要由人的后天环境(尤其是学习与教育)所决定,主要表现为人的文明程度、科学素养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是素质结构的表现(外显)层次,是与有机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等直接联系的适应性行为、发展性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相关的。心理素质是由先天生理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决定的,表现为有机体的心理特性(亦称心理品质),处于素质结构的核心层次,起中介和核心作用。

本文认为,构建素质结构的基本思路是:①以“基本性、稳定性、内隐性”等素质基本特征为衡量素质及其结构的主要标准;②以素质形成的根本条件为划分素质类型的依据;③素质结构的构建应简单明了。根据这一思路,本文主张将素质结构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生理素质、文化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教师素质的概念

崇德等人认为,科学的教师素质定义应具备如下要求:第一,要切实体现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反映教师的独特的本质;第二,对于教师素质的理解,要有深刻的理论背景,不能由研究者凭空设计;第三,教学活动是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教师素质的定义必须着眼于教学活动本身;第四,反对那种元素主义的教师素质观,应将教师素质看成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其内部包含着复杂的成分;第五,教师的素质是结构和过程的统一,动态性是其精髓;第六,教师素质的定义既能为教育实践和教育培训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又具有可操作性。他们将教师素质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12]该定义抓住了教师素质的主要特点,但把教师素质限定在心理品质的范围,显然窄化了教师素质的外延。

目前较为认可的教师素质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l)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培养;(2)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质的质的要求及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13]

以上有关教师素质的定义具有一些共同点。经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教师素质具有以下特征:①教师素质从属于人的素质;②教师素质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素质;③教师素质是内隐的,但在教育活动中会表现出来;④教师素质影响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因此,本研究将教师素质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影响教育过程和效果的素质总和,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道德素质。

三、相关概念

1.心理素质

关于心理素质的含义,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尚未取得共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4]。(2)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5]。(3)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16]。(4)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17]

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心理素质具有以下特征:①心理素质是内隐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质。②心理素质影响人们的生活并在人的生活实际中表现出来。③心理素质包含认知和个性两项基本内容。认知要素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中,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个性要素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对认知操作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是心理素质要素的动力成分。

2.心理品质

在心理学概念体系中,动态过程和静态品质构成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心理品质其内涵是心理活动水平高低的度量;而外延则是人群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活动水平[18]。心理品质可分为两大系列:一是认识过程的品质;二是意向过程的品质。作为认知品质的度量应该是单向量。认知品质是关于效率的度量,例如,思维的速度,在正确前提下,自然是越快越好。而意向品质应该是双向量,两个极端都不好。如意志的自制性品质,即行为的自制程度,有一个适宜的度,自制程度太低,常常表现为容易分心,甚至出现放纵行为;而自制程度过高,会没有主见而扼杀创造性。基本的、稳定的心理品质构成了人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心理发展水平。

3.胜任力

描述胜任力的词汇有competency和competence,一般翻译为胜任力和胜任特征,也有 “能力”、“胜任特质”、“职能”、“素质”、“胜任素质”、“资质”、“才能”、“受雇用能力”、“资格”等中文译名。胜任力一般被定义为明确地区分高绩效和普通绩效者,或者区分有效绩效者和无效绩效者的个体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容易看得见的知识和技巧,也包括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等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胜任力具有以下特点:与工作绩效有密切关系,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与工作任务相联系,具有动态性;能够区分业绩优秀者与一般者。

胜任力与素质相通之处在于:都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或品质;都包含了知识、认知能力、动力等成分。但胜任力一般不包括(或不强调)生理素质。个体具有诸多素质,只有那些与特定工作任务相联系、能够区分业绩优秀者与一般者的素质才能成为胜任特征。素质具有“存在”的性质,即无论高低优劣都成其为素质,倾向于从整体上描绘人类的品质与特征。胜任力更强调工具价值,旨在发现影响工作绩效的那些“优秀的”个人特征。因此,优秀员工所具有的素质中,只有那些能够区分业绩优秀者与一般者的素质,才能成为胜任特征。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语词增补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第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潘菽,荆其诚.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4]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周冠生.素质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赵洪海.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7]张大均.论人的素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8]刘佛年.谈新人的素质[J].河北教育,1985(2)

[9]李澍清.面向提高劳动者的质量[J].教育研究,1981(12)

[10]劳耀荣.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J].教育研究,1983(12)

[11]燕国材.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6(4)

[12]林崇德,申继亮.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

[13]张雯.中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6

[14]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

[15]肖仕汉.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16]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

[17]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

[18]沈国方.“心理品质”之我见[J].心理科学,2003,2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