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国民素质的基本现状

我国国民素质的基本现状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民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种种缺陷。中国同时实现了“文盲人口减半”的全民教育目标和“贫困人口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不到40岁,是世界上平均预期寿命最低的国家之一。这种情况说明,我国居民的生育质量还有待提高。

三、我国国民素质的基本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民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种种缺陷。《人民日报》1997年10月2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着力提高国民素质》的社论,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国的国民素质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里指出:“我国企业经济效益低,产品缺乏竞争能力的状况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改变;农业科学技术之所以得不到普遍推广,宝贵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之所以不能充分利用和保护,人口增长之所以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者素质低。”解思忠在《国民素质忧思录》一书中,从人格、精神、道德、文化、科学、职业、健康和审美8个方面对国民素质进行了考察,归纳出24种缺陷。概括起来,他认为我国国民素质总体表现为思想观念陈旧,科学文化程度不高,主体意识不强,缺乏民主法治观念,创新能力不足,公德意识薄弱,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忽视身心健康,等等。[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教育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劣势,国民素质水平仍然偏低,仍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1949年,全国小学入学率只有20%,文盲率高达80%。经过历届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到2005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地区的人口覆盖率已提高到95%,小学入学率达到99%,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以下。中国同时实现了“文盲人口减半”的全民教育目标和“贫困人口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5年,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1998年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英国为11.9年、德国为13.5年。即使到2020年,我国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只能达到10至11年,也只是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其中25—64岁的从业人员中,75%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的从业人员中86%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即使与我们的近邻韩国来比,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66%的从业人员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总体水平不高,是导致国民科学文化素养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科学精神缺乏、创新能力不高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不到40岁,是世界上平均预期寿命最低的国家之一。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0岁,到205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达到85岁。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远远高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我国的婴儿死亡率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据卫生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目前0—28天的新生儿死亡率为13.2‰,而发达国家仅为5‰—6‰。我国有残疾人家庭为18.11%,现残疾率为4.90%。这种情况说明,我国居民的生育质量还有待提高。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效,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增的人口数量仍然十分庞大。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在1000万以上,远远高于一般国家的水平,成为国家发展不得不背负的一个沉重包袱。同时,我国已跨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由于我国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庞大的老龄人口的增多对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另外,中国就业人口数量庞大,与此相对应的物质、资金相对匮乏,加上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结构的调整大大加重了就业压力,直接导致了失业人口数量的上升。这些因素又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劳动力态度的改善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可以说,国民素质基础部分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如果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就无法上升到更高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