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品德发展的评定方法

品德发展的评定方法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品德评定方法的选用必须与所要考察的品德因素相匹配,这也是选用品德评定方法的原则之所在。针对品德的不同要素,有着许多具体的评定方法。对偶故事测验是研究儿童和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DIT是德育心理学的方法学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突破了道德判断研究只限于“谈话法”的界限,从而使得人们对个体道德发展的评定更加客观和便利。

第四节 品德发展的评定方法

一、品德评定方法的设计和选用

品德是个复杂的系统,设计和选用品德评定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评定的内容受特定的道德含义所制约,不同的理论派别有着不同的看法。柯尔伯格等认为道德以公正为核心,公正是大众道德判断与推理的惟一取向;吉列根等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两种不同的道德取向——关怀取向和公正取向。道德评定的内容必然要反映不同的道德解释和含义。例如,用谈话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时,采用不同的道德假设,提问的内容自然也就不同了。

其次,设计品德评定方法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阐明包含于某一道德解释中的道德思维、情感和行为;二是针对这些道德思维、情感和行为拟定评价项目或问题以进行调查。

道德评定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道德概念、道德观念、道德因果关系、道德情感、道德价值取向、道德行为等。这些因素在现实中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个体面临道德情境时进行的综合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但在实际评定过程中,研究者往往只抽出某一因素进行分析考察。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因为适用于每一品德因素的评定方法是不同的;二是因为这样便于操作,简单方便;三是便于检验各自所用评定方法的效度。所以,品德评定方法的选用必须与所要考察的品德因素相匹配,这也是选用品德评定方法的原则之所在。

二、主要评定方法简介

针对品德的不同要素,有着许多具体的评定方法。为了避免与第二章的内容相重复,在此仅笼统地介绍几种运用广泛的主要评定方法。

(一)对偶故事测验

对偶故事测验是研究儿童和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式一般是由研究者向被试呈现两个道德故事,再要求被试根据研究者所提出的标准对这些故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个人的道德概念与道德推理的过程。

皮亚杰是运用这一方法的代表人物。它认为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不能采用直接的方法,因为这样会导致被试的反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降低反应的真实性。为克服这一弊病,皮亚杰应用了一种非常间接的方法,即通过向被试讲故事的方法让被试判断研究者所设计的行为类型,再从儿童对特定行为的评价中去分析他们的道德认知。这就是皮亚杰的“间接故事法”,即“对偶故事法”。这一方法可以使研究者的真正意图不为被试所觉察,使得被试的反应真实、可信。

研究时每次呈现一对故事,每一对故事都包含着两种道德情境,每一种道德情境代表一种道德发展水平。其中一个故事的行为者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但其本身并无不良动机;而另一个故事中的行为者也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或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其本身具有不良的主观动机。当儿童表示听清楚故事之后,研究者要求儿童复述故事的基本内容;当确认儿童的确掌握了故事情节之后,研究者要求儿童回答哪个故事中的行为者更不好,为什么不好。

皮亚杰对偶故事范例[3]

1.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里,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1个托盘,盘里放着15只杯子,但约翰并不知道。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15只杯子全摔碎了。

B.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出门了,他想从碗橱里拿果酱。碗橱太高,他的手臂不够长。在取果酱时,他碰翻了一只杯子,掉在地上打碎了。

2.A.有个叫朱利安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出去了,朱利安觉得他爸爸的墨水瓶很好玩。开始他拿着钢笔玩,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了一小块墨水。

B.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爸爸的墨水瓶空了。当他爸爸出门后,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爸爸,等他爸爸回家时就会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奥古斯塔斯在桌布上弄了一大块墨水。

3.A.有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让妈妈高兴,就替妈妈裁布。但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刀,结果她把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大窟窿。

B.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女孩在她妈妈出门后去玩妈妈的剪刀。她玩了一会儿剪刀。但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用剪刀,结果在她的衣服上剪了一个小洞。

(二)两难故事测验(MJI)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是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追随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它做了修改、提炼和扩充。柯尔伯格保留了皮亚杰对偶故事情境中的冲突特点,采用假设两难情境编成的9个道德两难故事,同青少年开展“开放式”的个别谈话——道德判断晤谈(moral judgment interview,简称“MJI”),让被试在两难推论中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说明理由,以此来研究儿童和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模式。柯尔伯格对被试的陈述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出了30个不同的道德观念维度,如是非观念、权利义务观念、责任观念、赏罚观念、道德动机与行为后果等。

柯尔伯格两难故事范例

1.“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它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化剂。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还要高过成本10倍的钱。他花了200元制造镭化剂,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人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总共才借到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在夜晚竟撬开药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讲完这个故事,主试就向被试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说应该?为什么说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4]

2.乔是一位14岁的男孩,他很想去野营。他父亲许诺,如果他攒到一笔钱就允许他去野营。乔通过送报纸攒下了100美元。这笔钱除了支付野营费用,还有剩余。但就在野营出发前,乔的父亲改变了主意。因为他和一些朋友决定进行一次钓鱼旅行,正好缺少一笔旅行费用。父亲让乔把这笔钱让给他去钓鱼。乔不想放弃野营,所以他想拒绝给父亲这笔钱。讲完故事后,主试向被试提出一系列问题:乔应该拒绝给他父亲钱吗?为什么?父亲有权利向父亲提出要钱吗?为什么?给钱与做好儿子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等等。

[5]

(三)限定问题测验(DIT)

莱士特针对MJI的缺点,发展了一种测量儿童道德发展的客观评分测验——“限定问题测验”(DIT)。DIT是德育心理学的方法学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突破了道德判断研究只限于“谈话法”的界限,从而使得人们对个体道德发展的评定更加客观和便利。

标准的DIT由六个道德两难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后配有12个问题,分别代表2~6个发展阶段类型的观念,共72个问题。在施测DIT时,被试的任务是在阅读故事的基础上,先就一个主人公“应不应该”做某种行为的问题进行三择一选择,即“应该”、“不能决定”、“不应该”。例如:“那个男孩子违背了对朋友的诺言,你认为他会怎么想?”“小明受到了批评,他会生气吗?如果你是他,你会生气吗?”然后再针对这个选择,就12个问题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从中揭示他们的道德情感和价值取向。

后来,林德(G.Lind)和威根赫特(R.Wokenhut)(1985)在莱士特的基础上发展了“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用来测查一个人与道德有关的行为决策在认知上的表现。

(四)社会道德反映测量(SRM)

吉布斯(J.C.Gibbs)等人提出道德测量应反映个体对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他们编制了社会道德反映测量(socio-moral reflection measure,简称“SRM”)及简化本SRM-SF。该测量共分为11个论断,包括契约与真理、情感联系、生命、财产与法规、法律与公正五方面,涉及信守诺言、不说谎、反对偷窃、助人、挽救生命、遵守法规、履行职责等社会道德价值,主要是用于区分青少年正常群体和犯罪群体。SRM是吉布斯创立的在大多数情境中可作为MJI一种很有用的替代测量,虽然它缺乏MJI具有的精确性和广泛适用性,而DIT是此测验中最实用的。

SRM-SF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向被试提供道德反映需要的简明的背景条件,要求被试对各个社会道德价值进行重要性选择评定,并要求被试尽可能详细地解释他这样选择的理由。其次,主试根据计分手册,分析被试的反应,确定其道德发展水平。

吉布斯将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不成熟的(包括第一阶段即片面的或自然特征的;第二阶段即交换的或工具的)和成熟的(包括第三阶段即相互的和亲社会的;第四阶段即系统的和标准的)两种水平,用阶段分数和B分数衡量个体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吉布斯认为很少有人能达到柯尔伯格的后习俗水平,但在第三阶级和第四阶段中,已经表现出了两种不同倾向:A型——强调社会习俗的要求;B型——既考虑到社会习俗的要求,又考虑到社会情境中的个体与社会习俗的关系。B分数就代表了B型倾向,包含三个维度:(1)平衡性——灵活地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法律与公正的关系;(2)强调基本的价值观——拥有更普遍的泛价值观,不因时间、地点、情境的改变而改变;(3)良心——具有对道德现象的自我整合能力。B分数与社会行为相关明显,可根据个体在SRM-SF上的得分情况来预测其道德行为。

(五)图片故事测验

图片故事测验主要可用于评定道德情感的发展。最著名的图片故事测验法是由默里(H.A.Murray)和摩尔根(C.D.Morgan)设计的主题统计测验(topic association test,简称“TAT”)。它由一系列图画构成,其中大多数图画展示人们正在进行某种活动,但活动本身并不清楚。要求被试对图片中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研究者根据被试的描述进行分析,从而判定被试的道德情感和动机等。

(六)模糊数学方法在品德测评中的应用

幼儿品德测评是幼儿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儿测评指标体系,是指运用包括现代数学及计算机在内的一切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信息,对幼儿的品德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6]。迄今,我国对包括幼儿品德测评在内的幼儿发展测评尚属空白,不足之处在于:重定性评价,轻定量研究;重主观印象,轻客观资料;重既往表现,轻发展预测;目标过高且抽象,缺乏可操作性,从而使得幼儿品德测评举步维艰,难以适应品德评价工作现代化的需要。这就使得加强幼儿品德测评的理论研究,拓展研究思路和方法非常必要。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eh)发表的《模糊集合论》标志着模糊数学的诞生,模糊数学的广泛运用为研究品德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带来了光明的前途。为此,我国的德育工作者们尝试将在幼儿品德测评中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由于数学方法的复杂性,限于篇幅,在此仅列举不同方法的适用问题。例如:

(1)当评定一个孩子是“好孩子”、“关心集体的孩子”或“勇敢的孩子”时,普通的集合在这些概念面前无能为力,而模糊子集合和隶属度却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工具。

(2)如果要按预定标准对一群研究对象进行优劣排序,在经典数学中就是建立一种满足传递性的序关系。但在现实中,由于优劣标准本身的模糊性,往往会产生循环现象。例如:甲优于乙,乙优于丙,丙又优于甲。要解决这类问题,可以使用模糊顺序关系,用模糊数学工具将研究对象按预定标准作整体排序,确定对象之间的整体顺序。

(3)根据事物的特性并按照预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聚类分析,这是目前许多心理学家推重的一种研究方法,但现实中分类往往伴随着模糊性,因此把模糊数学的方法引入聚类分析可使分析结果更切合实际。

(4)还可以运用因素集、评语集、单因素评判矩阵、权数分配和综合判断模型来对幼儿品德进行综合模糊评判。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它能提供更多、更全面、更细致具体的信息,它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量见质,给模糊现象以精确的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