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喜欢自己的学科,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

教师喜欢自己的学科,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素养高的教师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视学生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塑造,而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依赖知识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字如“和、商、积、差、乘、除”我以前只是会读、会用,知其表意,没有深挖其本意。我的好学热情与这些有研究性的问题,带动了全校教师认真研究数学的积极性,真正起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数学之原”的作用。这一过程的实现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第二节 教师喜欢自己的学科,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

库克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做了非常好的总结,他概括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看法和信条:(1)当我们要学习的时候,当我们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学习最好;(2)当我们对学习的内容感到好奇和费解的时候,我们对学习才会更加投入;(3)我们需要尽可能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学习的范围、方式、风格及要求等尽可能多样化,以适应我们之间不同的学习起点、需要、兴趣和能力、行为方式与目的;(4)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自主探究活动和发现学习,而不是被告知或强加给我们某些观点;(5)我们需要个人学习、小组学习、班集体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或情境,其中小组学习是我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它使我们能够广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而且富有灵活性;(6)我们需要从教师那里获得帮助,但不是控制。[1]可见,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不是强加和控制,他们需要的是有温馨的学习环境、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有教师的帮助、有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此,如果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得到满足,学生学习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也就是使获得的知识在超越原来学习情境的思维中运用。”[2]

马克思·范梅南说过:“教师就是他所教授的知识。一个数学教师不仅仅是碰巧教授数学的某个人。一个真正的数学教师体现了数学,生活在数学中,从一个很强意义上说他就是数学的某个人。”试想,“体现了数学,生活在数学中”能是纯粹的认知事件吗?这种境界至少包含了一个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的痴迷与深爱,并包含着一个数学教师的数学天赋。实践中最优秀的教育者,基本上都是体现学科知识、生活在学科知识中的人。这样的教育者,已经不再简单地是一个言教者,而成为一个身教者,他的教育效率和效果可想而知。[3]

严济慈先生在谈及教师上课的艺术时强调指出:“上课要像演戏一样,进入角色。”教师上课时,应全身心投入课堂,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融入教材、融入课堂之中,该激扬时昂奋动情,令人动容;该悲壮时沉郁顿挫,令人肃然;该温婉时细雨霏霏,令人感怀。一词一句,牵动学生情思;一举一动,点燃学生心灵之火;一篇一章,引发学生感情共鸣,整个身心融入教学情景中。

一、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高的教师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视学生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塑造,而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依赖知识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走进课堂听听教师们的课,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知识点的罗列上,停留在识记层面,靠机械的重复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学得很苦很累很乏味。真正的好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教育理想,能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站在整个学科的制高点上;能够把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方法选取的过程,从而领悟其中的思想,获取有价值的思维。一节小学数学课,讲“比与比例”一节,教师整堂课就课本讲知识,讲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迷迷糊糊。课后领导跟教师交流时问他:“知道这部分内容是为什么后续学习作准备的吗?”教师竟然一脸茫然。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在1~3年级学习“简单的数据统计活动”和“不确定事件”,4~6年级学习“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可能性”,7~9学段才学习“统计”与“概率”,那么到底每个学段要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教师没有学科整体框架的构建,没有良好的学科素养,就很难把握得恰到好处。

案例1:做一个懂数学教学的老师[4]

“做一个懂数学、懂学生的老师”是我工作的座右铭。我也让自己慢慢向“做一个懂数学教学的老师”的方向努力研究和实践。

懂数学中的字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字如“和、商、积、差、乘、除”我以前只是会读、会用,知其表意,没有深挖其本意。为什么用“和”不用“合”?“除”是什么意思?“积”是什么意思?培训过后,我查字典、上网、问同事、问我的老校长,了解了很多。比如:“和”有联合、融合的意思,而“合”有关闭的意思,所以加法的结果用“和”而不用“合”。“除”是分的意思,“除以”是用什么分,8÷2表示用2分8等等。我的好学热情与这些有研究性的问题,带动了全校教师认真研究数学的积极性,真正起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数学之原”的作用。

懂数学中的词

培训中,宋老师指导我们学习了课程标准,标准中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有许多词,如描述结果目标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描述过程目标的“经历、体验、探索”。这些词在每节教学中如何落实,落实到什么程度对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训教师再次深入讲解。培训后,我认真落实于课堂,也给自己的课堂提出了八字方针:“示弱、沉默、等待、放手”,并始终坚守一个词“智慧”。智慧的课堂需要灵敏的察觉,机敏的调控。教师“艺术的糊涂”是为了孩子的不示弱;教师勇敢地学会“沉默”、学会“示弱”,是为了孩子们不沉默、积极地发表见解;教师学会“等待”,是为了孩子们不等待,积极奋起;教师学会“放手”就是让孩子们去动手、动脑、动口,去想、去做、去说。这八个字的真正用意是为了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在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找到学习的动力,获得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懂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理解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也就把握了数学知识间的脉搏。(1)懂同类知识间的联系。系统地把握教材,以“抓住一个点,突破一条线”的专题性形式去备课。例如:《认识分数》在冀教版数学教材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在三年级下学期,主要是认识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重点理解平均分;第二次在四年级下学期,继续认识分数,由分一个物体到分一些物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还讲到了质数、合数、最大公因数;第三次在五年级上学期,主要学习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及它们之间的互化和最小公倍数、通分。三年级是概念的形成,四、五年级是概念的深化和提升。教学分数这一块内容时,不管教学哪一段都要对这三段内容有所了解,这就是同类知识之间的联系。(2)懂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实现认知迁移,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不新,学会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从而学会学习。每节新知识教学都要考虑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应该知道前面学过除法的认识、整数的乘除法,又为后面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方程等式性质及函数知识做准备。这样的备课才能使数学知识链条联得更紧。(3)懂单元内知识间的联系。把相同的知识内容安排在同一单元,一般从易到难,层层深入。教师备课时就得统观全局,纵观整个单元,深入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顺序。例如:“分数除法”这一单元,有六种情况,整数÷整数=分数;分数÷整数=整数;整数÷分数=整数;整数÷分数=分数;整数÷分数=整数;分数÷分数=分数。在教学时应按怎样的顺序教学呢?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否可以作为我们的教学顺序呢?需要调整吗?怎么调整呢?很值得在备课时深思研究。

懂数学课程基本内容安排

小学数学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运用。在培训之前我只注重前三个领域的教学,对“综合与实践运用”没有重视。通过培训我知道了这块新领域的重要性:“综合与实践运用”是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我还学会了这块领域教学的基本流程:创设情境、确立主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评价、反思、拓展、应用。课堂教学应注意:密切联系生活,体现现实性;综合运用知识,体现综合性;强调自主探索,体现探索性。培训后,我上了一节“数学黑洞——神秘的6174”,就是随意四个数字,排列出一个最大四位数减最小数永远得6174。这节课孩子们异常兴奋,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精神,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懂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

新课程标准修改稿从四个方面阐述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过去教学中,我更多注重“知识与技能”,重结果轻过程。通过培训,我更新教学观念,现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实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在课堂上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合适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创设操作情境,给学生动手的空间;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体验的空间;创设故事情境,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创设活动情境,给学生愉悦的空间;创设问题的情境,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懂数学”是对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的天地色彩缤纷,数学的文化博大精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自己是涓涓流动的溪水,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二、培育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

一群孩子的嬉闹让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说是奖励孩子们给他带来了快乐。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老人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发誓再也不会为他而玩了。

在这则故事中,老人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的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金钱而玩”,而他操纵着“金钱”这个外部因素,所以就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我们的学校、教师,而金钱,像不像我们的考分、评价?当外部评价成了我们的参照系,成了教学的全部,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受波动,我们的内部动机很快就被外部动机所取代。又因为考分评价因素是我们左右不了甚至反过来左右我们的东西,所以我们只好降低以至于全部削除自己的内部动机,以至于我们最终忘记原初动机,成为外部评价与考分的奴隶,远离我们的好奇心和快乐。

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不是被考分剥夺了教育过程、成长过程的幸福与快乐了呢?例如,教学文言文时,我们思考过比文言文知识更高位的文本内涵吗?思考过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吗?“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仅仅停留在为了考题的解释、翻译而进行的逐字逐句、从头到尾、不厌其烦、无所遗漏的串讲上,仅仅停留在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文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上,基本上放弃了课标强调的“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的内容,基本上不管学生成长需求的营养,将丰富饱满的文言文课文资源压缩成干巴巴的字词饼干,以换取“金钱”,扫尽学生“为自己玩”——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学习的好奇心与快乐。[5]

究竟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什么兴趣呢?是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使用知识的兴趣呢?就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将学习过程的乐趣与学习结果的成就感融为一体,使得学生在学习这条道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可能性更大;培养学生使用知识的兴趣,虽然会让学生对知识获得的结果感兴趣,但却容易让学生对获得知识的过程不感兴趣。

案例2:培育对知识本身的兴趣[6]

李老师正在给学生上数学课,为了让学生感到数学的实用性,他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将生活中使用教学知识的情况罗列出来。比如当商场因为逢年过节而打折时,如何有效地利用打折活动节约支出;又如在定期储蓄期利率发生变化时,如何计算是取出来重新储存还是保持储存状态不动更划算。一堂课下来,学生自然是乐在其中,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原来是如此有用。

但作为听课的人,总觉得这堂课少了一点东西,可一时半会又讲不出来究竟少了什么,只好姑且称少的这点东西为数学课堂的数学味道吧。虽然整堂课教师也在教数学知识,但这堂课真正吸引学生的东西,并不是数学知识,而是如何少花钱多买东西,数学学习在这儿丧失了它的主体地位,而沦为节约用钱的工具。很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继续听李老师后续的数学课,但我却很是替李老师担心,是不是每堂课都会为了激发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都要收集如此之多的将数学知识精妙地用到日常生活之中的例子。即使李老师能够为每堂课都收集到这么多有趣而且也有用的例子,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是否真的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是否真的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了兴趣呢?

不管是发现知识还是创造知识,很少将解决一个直接的生活问题作为目的。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求知欲,才是引领知识走向新生的捷径。有用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用来度量我们的日常生活,除了一些极其简单与肤浅的知识之外,把学科知识做日常生活化的解释与解读,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肤浅化理解。看起来学生学会了使用学科知识,但却并没有真正理解学科知识;一旦要让学生掌握后续知识时,他们就束手无策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基础教育中成绩卓著,但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却节节败退;我们的学生在考试成绩上领先,但在知识的创新上却甘拜下风的根本原因所在。基础教育尤其如此,列在教材中的学科知识往往是整个学科发展的起步知识,也就是我们讲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价值并不在于基础性使用,而是为后续的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3:数学其实很美很酷[7]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王金战老师是一个有着30多年教学经验的数学老师。“30年来,我一直在教数学、教初中、教高中、教竞赛,越教越觉得数学好玩、好学,越教越觉得数学很美、很酷。我常常被数学的波澜之势、高瞻远瞩之能、对称和谐之美、茅塞顿开之境所陶醉。”王金战告诉记者,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从数学全局入手,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数学讲得浅显易懂,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把数学讲得异常精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数学讲得生动有趣”。

他说,现在很多中小学生讨厌数学到了想放弃的地步,害怕数学到了恐惧的程度,这绝不是数学本身的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数学的兴趣得到激发,那么学好数学就很容易。王金战很骄傲地说,每接一届学生,前半个月他都不讲课本,而是以“大话数学”为题来挖掘数学的内涵,提炼数学的规律,揭示数学的特点,深化数学的应用,张扬数学的魅力,直把学生讲得神情激昂,也就再没有对数学的恐惧和拒绝,有的只是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激情。“所以我虽然不用布置太多的作业,他们却能轻松学好数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诚如科学家克莱因所说:唱歌能使你焕发激情,美术能使你赏心悦目,诗歌能使你拨动心弦,哲学能使你增长智慧,科学能使你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你以上的这一切!这么好的东西对一个中小学生来说是必须学好的,但好多学生厌恶数学,强逼着他们学会扼杀他们的智力。”王金战如是感慨。谁说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会发觉数学有令人惊艳之美!如果学生领略了数学之美,数学就不再是学习路上的绊脚石,而是妙趣横生的智力游戏。

三、引导学生发现体验学科之“美”

任何学科都是美丽的。一个没有被异化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科自身的美丽。如果我们无论学习什么、从事什么,都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获得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件美丽而富有诗意的事。只有引导学生体验学科美,才能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和崇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只要教师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就会使自己任教的学科光芒不断绽放,使它的美感染到每一位学生,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保持对学习的热爱。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4:从“一路小跑”到“驻足欣赏”[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传授知识,还要用数学固有的美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验感受数学的美,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尝试中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公式法则中,体验数学的简约严谨美

简约严谨是数学引人注目的美感之一。精练准确的概念和定理,简洁明了的公式,严谨简约的定律和法则,逻辑严谨、简练准确的解题及推导过程……无不体现了数学的美感。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定律、法则、概念的推导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严谨美感;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形成的结论中体验数学的简洁美感。

概念形成一定要用简练的、精练的语言,完整、准确地展示概念的本质特征,用下定义的方式把它固定下来。下定义是给概念定性,所以揭示本质关键的词语都要反复推敲,做到简要、精练、准确。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描述,开始要求不必太高,由比较具体的、展开的、不太精确的语言,逐步向简练的、准确的定义靠拢。通过咬文嚼字,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其含义,促进概念的形成。如,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叫做循环小数。定义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是有用的。首先,指的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没有关系;其次,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强调的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为了帮助学生确切地了解定义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让学生用定义去辨析:666.651、6.101001000、6.35135135……、6.351351,在这几个数中,只有6.35135135……符合循环小数的概念。给概念下定义,是概念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在学生还没有充分理解的情况下,过早地下定义,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过迟下定义,又会阻碍学生智力活动的内化,对思维活动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概念的抽象、概括,自然也不利于概念的形成。

在理论体系中,体验数学的和谐统一美

毕达哥拉斯说过:“凡是美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间固有的协调一致。”数学是一个整体,概念与概念之间、公式与公式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数范围的扩展,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通过让学生回顾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师可以予以点拨,并整理成下图——

使学生体验到立体图形的体积,基本可以归纳成“底面积×高”,从而体会立体图形之间内部结构的和谐统一,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图形关系中,体验数学的对称均衡美

对称均衡是数学形式美的主要特征。各种对称或均衡图形,如等边三角形、圆、正方形……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的美更可谓无处不在:对称的图案,对称的建筑。人体本身也是美的,两手、两腿、两眼、两耳都是对称的。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大家熟悉的人脸部图形,看后笑声可不能太大哟(出示两眼都在左边的大头娃娃的脸部图形)。(生笑)

师:你们为什么笑?

(通过学生的说,逐步引导,得出“对称”的含义)

师: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对称的情况?(学生个别口述)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样的图形的特征。(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这样,学生在笑声中领悟了对称的美。

对于外显的数学对称美,学生可以从图形和物体形状的观察中体验,教师可适时点拨,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留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

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广泛真实美

真中见美,是数学内在美的重要特征之一,真与美总是紧密相连的,而数学堪称真的楷模。正确性是数学的绝对准则,但这种真,却是源于生活。教师可把抽象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对数学的亲近感和亲切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比之前,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衣服标签上标有:棉80%涤纶20%

酒瓶的商标上标有:酒精度11.5%

牛奶盒上标有:含乳量≥60%脂肪≥3.5%

人的泪水中水占98.2%

六(1)班优生率为71.6%

种子袋上标有:发芽率96.8%

酸奶杯上标有:脂肪≥2.5%蛋白质≥2.3%

五年级期中考试的合格率为:98.5%

通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体验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学习百分数的积极性。

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在《一个数学家的辩白》中写到:“数学家的造型与画家和诗人的造型一样,必须美;概念也像色彩或语言一样,必须和谐一致。美是首要标准……数学的美很难定义,但它却像任何形式的美一样真实。我们很可能不知道什么才算美的诗,但丝毫也不妨碍我们在读一首诗时去欣赏它的美。”数学的美可谓无处不在,学生要想真正领略数学的魅力,就必须加强参与,在参与中体验感悟领略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总让学生“一路小跑”地学习知识,而应适时“驻足一下”,用教师的美好体验感染学生,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之美,这才有益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更有益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也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等刻画数学水平的过程性动词,并且在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验、体验”,明确了体验是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除了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更要让他们亲自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数学的美,丰富自身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的统一。”

案例5:巧用历史之谜,让课堂魅力别生[9]

导入是新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导课的质量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着实需要教师独具匠心。新课导入有多种方式,借助历史之谜投石问路,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例如,在教学《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语:成吉思汗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戎马一生,给世人留下许多谜团。而他的葬身之处,更是谜中之谜。现今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在这个导入中,教师投下了因蒙古族盛行“密葬”,使得成吉思汗真正的陵墓至今仍不知在何处的“谜石”,在学生平静的心湖上荡开了层层涟漪,触发了他们的兴奋点。这样之后,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中去了。

很多历史教师把课上得如同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让学生对历史失去了兴趣。而历史之谜正是一味很好的调味剂,可以让“白开水”变成“美羹”。例如,教学《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在讲到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时,我们可以作一个“玻利瓦尔与圣马丁瓜亚基尔会晤之谜”的趣味链接:1822年7月27日,两位南美洲民族解放领导人进行了秘密会谈。次日凌晨,圣马丁不辞而别,回到秘鲁。随后,他在9月份发表辞职演说,交权让位。两位英雄会谈的内容是什么?圣马丁为何在南美洲解放事业的鼎盛时期突然隐退?这就是令人不解的瓜亚基尔会晤之谜。这个趣味链接,既补充了教材内容,丰富了历史人物形象,又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有味。

历史之谜因其具有神秘的色彩,往往容易让人着迷。巧用历史之谜,能使教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易于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探索的欲望,让课堂生发别样的魅力。

案例6:让课堂学习成为美的历程[10]

高中的数学课堂,大多是“习题课”,教师们分秒必争,唯恐漏掉知识点,使学生在考试中吃亏。而郭老师的数学教学却经常精心安排一些“插曲”——“每节课我都会讲一两个我认为最能体现出数学思想美的故事”。

比如讲线性规划——怎样在生活中找到最优解法,郭老师用了一个运筹学上的经典例子。“古代宫中失火,重建工程非常大。皇帝招募全国能人,最后找到一个17岁的小伙子。他勘察地形之后,有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一般的办法是先把大街铺出来,再往里面运土,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学生听得聚精会神,眼睛都不眨。

“小伙子在街道上挖土,没过几日,大街就成了深沟。那些没有烧毁的木料都用来把挖出来的新土烧成砖和瓦。然后,他又命令工匠将河水引进沟中,再用很多竹排和船将修缮宫室要用的材料顺着沟中的水运进宫中。宫殿修完后,再将被烧毁和多出来的建筑材料填进挖出来的深沟里,重新将街道填出来了。这一举做了三件事,节省下来的钱超过了亿万……”

“这就是美啊,数学的运用之美到了极致。”郭老师情不自禁地感叹。

故事讲完,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点燃了。

这看似不相干的故事不仅仅起到了调节气氛、引发兴趣的作用,在它们的背后,郭老师更看重的是对学科丰富的内涵。

我们知道,如果数学与生活的土壤割裂,如果没有在运用中体现出数学的智慧,那么数学就只能是纸面上的数字符号,只能是一道道没有生命的试题,也只能是敲开高考大门的一块“砖”而已。

“那是多么单薄、乏味啊。”郭老师说。

这位人到中年的男教师却被他的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天使哥哥”。学生敬爱他,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数学课“好玩”,只要上过他的数学课很少有不喜欢数学的。他认为,应该让学生拥有快乐、幸福的课堂,这些快乐和幸福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悄悄传达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