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网络应用软件

利用网络应用软件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教研是指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的教学观摩、在线研讨、业务研修等各种校本教研活动。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校利用校园网实现了常规教研网络化管理,并利用博客、论坛、跨网通、FTP等网络应用软件为教师搭建网络教研平台,出台完善的教研评价和考核制度,通过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教研功能,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加强了沟通交流、改进了课堂教学、促进了专业成长、推动了质量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

利用网络应用软件 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固原市原州区张易中学 宋新平

网络教研是指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的教学观摩、在线研讨、业务研修等各种校本教研活动。它为校本教研提供了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支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校利用校园网实现了常规教研网络化管理,并利用博客、论坛、跨网通、FTP等网络应用软件为教师搭建网络教研平台,出台完善的教研评价和考核制度,通过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教研功能,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加强了沟通交流、改进了课堂教学、促进了专业成长、推动了质量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积极争取各种项目,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

在“以信息化促教师专业发展、促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发展思路的指导下,自2002年6月起,我校积极争取教育部、李嘉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千乡万才”项目、清华大学构建学习型农村富裕乡村项目、中加合作CIDA项目、宁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使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及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构建了远程教育网、因特网和校园局域网“三网合一”的格局。目前,学校共建成1个由64台高配置电脑组成的计算机教室,3个电教室,4个光盘播放点。2005年借助“千乡万才”项目建立了学校网站,构建了“CISS”,即跨网通办公系统;2007年9月,学校自筹资金进一步拓展校园局域网,在各处室根据办公人数多少接入了4~8口的交换机,为所有教师宿舍也接入了网线,从而实现了我校教学和办公的“宽入宽出”的好态势。同时,学校每年资助一批骨干教师购买笔记本电脑,并把此作为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奖励长期坚持下来。截至目前,已有40位教学一线的教师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信息技术工作的迅速发展为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网络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障。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技术团队

在网络教研实践过程中,我们发觉最困难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转变教育观念的问题。新课改的启动,带来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教研。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科研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建立了一支业务精良的信息技术团队,充分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组织举办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网络教研的相关培训,并随时帮助教师解决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为网络教研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同时,为不断加强管理,我校逐步完善了教研工作管理制度,如制定了《关于加强校本教研的规定》《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网络教研管理办法》《优秀博客评选办法》等。健全教育科研组织机构,建立了由分管校长主抓、教科室主任负责、教研组组长落实、教师全员参与的四级管理体系;制定了教育科研工作远景规划,确保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查,并把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学校教师考核之列,提高了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工作的积极性。

三、利用网络应用软件,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1.开通QQ和电子邮箱,建立了QQ论坛。

QQ在线交流是教师非常喜爱的一种网上交流形式,它方便快捷、技术要求较低,因此,我校教师都有自己的QQ号。学校建立了QQ论坛,方便了教师的交流,并由各处室轮流负责,发起会话主题,就教育教学方面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及疑惑进行讨论,同时也进行教师之间的“心理悄悄话”“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体坛新闻”等方面的话题讨论和交流,给教师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方式,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为了给部分不在线教师的交流带来便利,我校教师都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教师之间可以将一些想法或者意见发到对方的邮箱里,弥补了QQ这种交流方式的不足,从而能使网络教研在我校顺利展开。

2.建立新浪博客,开通学校博客论坛——易中论坛。

博客具有安全性高、保留时间长、传播范围广等优点,我校通过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将教学反思与心得以博文形式发布到博客上,定期组织评选优秀博客和博文,并要求教师将自己的“书香校园”读书笔记也发到新浪博客上,极大地加速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博客组织博友(教师)开展各种活动。营造了浓郁的网络文化氛围,加快了教师办公的速度,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更多的时空。另外,学校管理人员对博文做出标签,进行分类,如教育教学研究、班主任管理、网站推荐、读书活动等,便于教师查询。教师以此为参照,编辑自己的博客和整理自己的博文。同时,根据已有的网络教研管理制度和《优秀博客、博文评选办法》,教科室定期组织人员,检查教师的博客更新和博文发布情况,并将结果以留言的方式反馈给博主,收到了显著的交流效果。

3.加大“跨网通”办公使用力度,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优势。

目前在我校,各部门办公经费的申请与签发、学校文件审核、教职工请销假的办理、公开课、优质课的自评与他评等活动均在“跨网通”办公系统上进行,这节省了时间和经费,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便捷的网络服务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另外,学校教务处、教科室根据学期初教研组的计划,定期安排、穿插各组教师轮流进行公开课、研讨课,要求教师必须有电子稿的教学设计、说课稿,并鼓励教师尽可能地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上好公开课。将说课和评课等教研活动逐步转到“易中论坛”和学校的“跨网通”办公系统上,一方面锻炼了教师队伍,充实了学校的资源库,为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网络教研的开展。

在天津千乡万才公司的帮助下,我校网站在2005年年初建成,在网站上,我们通过学校动态、教师园地、校园相册等栏目,将学校各方面工作充分对外展示,使其成为外界了解学校和社区的一个窗口;此外还通过民风民俗、地方特产、田园旅游、产品信息等栏目,将张易镇向外界宣传,并将当地的针扎等工艺品和淀粉加工、木材经销等支柱性产业对外推销出去,吸引外商前来本地投资经营,积极为农民创收,仅针扎一项,就为当地毛庄村妇女创收5万余元,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4.初步引入“飞信”,实现网络和手机的“接轨”。

目前,手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群,为充分利用这种常见快捷的媒体,弥补电脑网上交流的不足,我校及时引入“飞信”,即在电脑上下载、安装飞信系统,然后添加教师的手机号码,通过这种途径,可以传输文件、发布各种信息,便于教师不在校、不在线时进行及时交流,进一步延展了办公和教研的空间,使更多的教师享受网络所带来的效益。

5.逐步拓展远程教育在班级的使用范围,努力实现技术和资源进课堂。通过“三种模式”的课堂应用,把现代远程教育和中加合作的CIDA项目“以学生为中心”、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理念(基本问题—单元问题—核心问题)等项目与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逐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并形成了适合我校实际的“10+20+15”的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上课后10分钟检查预习情况、展示教学目标,再通过20分钟进行重难点集中讲解,最后留出15分钟,进行师生质疑和交流互动以及个别指导,同时开展精选的课堂习题的练习,要求练习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充分说明网络教研的实践符合新课程的理论要求。

6.实现校本教研和网络教研的有机结合,具体做法是:教研组通过沙龙的形式进行集体备课,教师们在研讨时,围绕教学重难点,不断献言献策,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不断地追寻:我用了哪些方法和资源?还可以用哪些?哪一种最好并且对教学帮助最大?通过仔细推敲和集体筛选,最后,授课教师带着集体的智慧进课堂,教研组进行跟踪听课,然后将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论文及教育教学中的困惑等发布到校园局域网的教学交流区,然后全体教师通过观看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在网络上通过发帖子展开评课及其他教研活动。

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教学方式应由被动的接受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教材是开放的,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材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教师不是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课程的促进者、发展者、开发人;教师要搜集、开发、制作教学资源和资料,要有广泛的阅读和综合知识。校园网与教研的结合、资源库的建设,为教师拓展阅读面、发展综合知识、积累资源、开展探究性教学、开发校本教材等创造了条件。

四、取得的效益

1.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随着各种项目和网络教研的开展,在不同学科的课堂出现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的良好局面,并形成了适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形式与远程教育逐步融合,逐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有机整合,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中有升。

2.提高了信息素养,提升了业务素质。

实践表明,我校一部分教师能根据学校和自身教学实际制作出恰当的多媒体课件,大多数教师能够批判性地接收下载网上的现代课件,绝大多数教师已能够主动地利用远程资源并会运用“三种模式”授课。涌现出了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相对稳定的师资力量。

3.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高。

我校科研兴校的目标始终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和运用锁定为重点方向。学校从实际需求出发,把信息技术教育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与推动和改进教学质量结合起来,把科研与师资队伍的建设结合起来,把出人才与出成果结合起来,从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果,教育教学一年一个新台阶。通过有效的网络教研,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2006年和2007年我校中考合格率位居原州区第十二位,2009年中考合格率位居原州区第一。

4.完善了信息环境。

学校于2005年建成校园网站。建成科室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电子备课室网络。同时通过中国电信光纤接入10兆专用的宽带网,使学校形成所有办公室、教室都能使用计算机实现校际互联、资源共享、信息发布的多功能校园网络环境。先后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多媒体网络室、计算机校园网和天网(西部远教项目),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微机,学校还组建了多媒体备课室。学校在进行本校网络教研的同时,重视开展信息教育的开放合作关系,特别是在与大社区的开放性合作上进行了一些成功探索。先后承担了本镇多媒体教学示范、微机操作、课件制作培训及党员干部的远程培训工作,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确定为“张易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同时,通过电子商务中心和校园网站将张易镇的特产和支柱性产业对外推介,为张易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一定贡献。

五、存在的问题

利用网络应用软件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为学校节约了教学办公成本,加强了教育教学管理,不仅为教师节省了时间,还方便了教学、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我校在网络教研的开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各种多媒体和网络软件的大量使用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我校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不能及时接受技术的不断更新,不能充分地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和开展网络教研工作。

2.受经费因素的制约,目前我校多媒体和网络应用还没有进入教室内,而有限的电教室和微机室远远不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各教研组教研工作的全面开展,给教学和教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当前,网络时代信息更新迅速,教师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改变传统教研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应用软件进行网络教研成为当今教研的新课题,网络教研就是教学研究的又一新的课题。我校在这一领域的工作虽在探索阶段,但已表现出了良好的势头,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就应该不断学习,加强交流,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为培养新时期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