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评价学习策略的效果

如何评价学习策略的效果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其具体情况和使用。主体性原则既是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又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径,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倚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策略对这些年幼的儿童并不重要,这仅仅意味着教师要针对学习者的发展水平,确定哪些策略是最有用的。要想使一种学习策略有效,做这种心理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策略训练课程必须包括动机训练,学生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一份努力一份收获。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但是,常常有许多学生把学习中的困难归因于缺少能力,而实际上,他们的问题是在于,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如何学习。国外有一个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只用百分之三左右的时间向学生建议一些记忆和理解策略。因此,学生常常用没有必要的策略来学习复杂的材料。例如,当教师所提的问题需要学生对材料作分析后才能回答时,学生逐字逐句地笔记对教师的讲演就没多大用了。而且,学生只是了解各种不同的学习策略还不够,他们必须学会如何与何时适当地使用这些策略,以及愿意(受激励)使用它们。例如,有些学生在参加考试前,把书本阅读二三遍,结果成绩不理想。这些学生不会核查他们的理解。他们自以为都懂了,但却不知用什么方法来测查自己是否真懂了,只有到考完了,才知道自己并不懂这些材料。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生具体的学习策略,而且,要教学生积极地适时地选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也就是说,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其具体情况和使用。在进行学习的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可以遵循一定的基本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主体性原则既是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又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径,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倚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如果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学习目标、过程、方法都由他人包办代替,学习的效果也由他人评价,那么也就无从谈起学会学习了。因此,在培训中要向学生阐明策略教学的目的和原理,使其领会,同时,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运用学习策略的机会,并指导其分析和反思策略使用的过程与效果,以帮助其进行有效的监控。

(二)内化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是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董奇,1996)。内化过程是需要学生将所学的新策略与头脑中已有的有关策略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认识和能力。

(三)特定性原则

特定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习的类型。同样一个策略,年长的和年幼的,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用起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向别人写出阅读提要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对幼儿则可能相当困难。一年级的学生知道某些学习任务比其他学习任务难,三年级的学生通常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已经不能理解某些事物。尽管如此,这些年幼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毕竟能力有限。直到儿童晚期和青少年时期,学生才有能力评价某个学习问题、选择一个策略去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评价他们的成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策略对这些年幼的儿童并不重要,这仅仅意味着教师要针对学习者的发展水平,确定哪些策略是最有用的。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学习策略的层次,必须给学生各种各样的策略,不仅有一般的策略,而且还要有非常具体的策略。

(四)生成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是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学习策略是否有效,其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学习者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这需要高度的心理加工。要想使一种学习策略有效,做这种心理加工是必不可少的。生成性程度高的策略有:给别人写内容提要、向别人提问、将笔记列成提纲、图解要点之间的关系、向同伴讲授课的内容要求。生成性程度低的策略有:不加区分的画线,不抓要点的记录,不抓重要信息的肤浅的提要等,这对学习都是无益的。

(五)有效的监控

有效的监控是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并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

教学生何时、何地与为何使用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但教师却常常忽视这一点,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学生自己能行。如果交代清楚何时何地与为何使用一个策略,学生就更有可能记住和应用它。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以及当这些策略正在运作时能将它描述出来。

(六)个人自我效能感

个人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

即使学生可能知道何时与如何使用策略,但是,如果他们不愿意使用这些策略,他们的一般的学习能力是不会得到提高的。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相信使用策略会影响他们的成绩。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学习策略训练课程必须包括动机训练,学生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一份努力一份收获。教师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学生学习某材料时,要不断向学生提问和测查,并且根据这些评价给学生定成绩,如此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并使学生感到使用学习策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策略发展的基本过程

(一)无意识地运用策略阶段

学龄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不能有意识地运用学习策略。在认知策略方面,只是无意识地运用复述策略;在精加工策略方面,他们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基本上停留在对原文的复述上;组织策略方面,他们不能概括知识,也不能将较分散的知识聚合成一个整体;在资源管理策略方面,他们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

(二)有指导地运用策略阶段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首先,认知策略方面,他们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其次,元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发展。最后,他们开始利用各种资源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积极利用资源管理策略。

(三)独立地运用策略阶段

大约在初中,学生就能够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也就是说初中以后的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了。

三、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一)指导教学模式

指导教学模式基本思想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有关的学习策略。它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予提示,让其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每种策略来选择许多恰当的事例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提供的事例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由简到繁。

(二)程序化训练模式

该训练模式的基本思想基于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所谓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程序化训练的基本步骤是:

(1)将某一活动技能按有关原理分解成可执行、易操作的小步骤,而且使用简练的词语来标志每个步骤的含义。

(2)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

(3)要求学生记忆各步骤并坚持练习,直至使其达到自动化程度。

(三)完形训练模式

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完形训练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使学生有意注意每一个成分或步骤,而且每一步训练所需的心理努力都是学生能够胜任的,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步训练都给学生以策略应用的整体印象。

(四)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一般6人)一起进行的。旨在教学生以下四种策略:

(1)总结——总结段落内容。

(2)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

(3)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

(4)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交互式教学模式步骤:一开始教师作一个示范,朗读一段课文,并就其核心内容进行提问,直到最后概括出本段课文的中心大意。教师指定一个学生扮演“教师”,彼此提问。

(五)合作学习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合作性成为当今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彼此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彼此变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

要使合作能够进行,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一个有吸引力的主题。

(2)要有可分解的任务。

(3)要有一个有凝聚力的稳定的团队。

(4)要有一个具有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5)需要在课与课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具有连续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都要结合学科知识。教师要善于不断探索优化自己的教学步骤,为学生提供可以仿效的活动程序;同时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基础来启发学生的思路,让其有意识地内化有效的学习策略。

思考题

1.什么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有什么特征?

2.列举出一些具体的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方法。

3.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有何不同。

4.简述元认知的涵义及其结构。

5.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哪些具体策略?如何利用这些策略?

6.选择学习策略应遵循哪些原则?

7.分别介绍学习策略训练方法的几种模式。

实例分析

1.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需要学习和养成的生存本领,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也是面向2l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基础学生之间责任明确的分工、合作、互助,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锻炼了合作的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还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促进班集体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因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不失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请你结合下面实例说明如何利用指导教学方法培训某一种学习策略。

“体液调节”的学习[1]

“体液调节”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对此学生已有很多感性认识。而且有些知识与学生自身有关,学生很感兴趣。采用学生合作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然后教师创设一种情境,准备了一些多角度的问题,按照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动物激素的分泌、相关激素间的作用、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等不同内容把问题分为4个专题提供给学生。学生分组选择其中的任一专题(教师参与调剂,避免组间的重复),组内4人进一步分工细化,每人负责不同的内容,利用课余和自习时间,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资料,然后组内成员间合作互动,分析整理,建构本专题的知识和概念。由于每组只查阅了一个专题的内容,要想获得完整内容就必须进行组间的合作互动,因此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分组相互交流各自的成果和心得,其间教师及时点评,最后学生获得本节完整全面的知识。在交流时,每组同学不仅认真倾听其他组的介绍,还及时提出问题进行咨询、讨论,促进了组间的互帮互学。交流中有些学生还提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激起了更多的同学进一步寻求答案的欲望,结果学生的学习情绪异常高涨,提问和答疑的参与意识非常强,学习效果显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相关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互动,友情互助,分享合作的快乐,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溢于言表,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如“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生殖的类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物的变异”等内容的教学均可采用此种方式进行。

2.阅读下面案例,分析老师的教学策略。

举起你的右手[2]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发现有一位平时从不举手的学生M举手了,我有些奇怪,但还是让他来发言。看M站起来以后,一脸的羞愧和慌张,根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我让他坐下,没批评这位学生,下课后,我把M叫到办公室。我安慰他说:“今天你举手了,这很好,说明你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当时究竟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呢?”

没想到M说:“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答案。我不希望被同学看不起,所以我举手了,希望能够侥幸地蒙混过去。可是老师偏点我回答。”

我当时听了很感动,犹豫了一阵子,我对那位学生说:“这样吧,我们做一个约定,以后每次上课你都积极举手,如果你不知道答案,你就举右手;如果知道答案,你就举左手。你一旦举左手,我就点你起来回答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学生M果然开始每节课都举手。同学们最初都觉得有些奇怪,但时间长了,同学们开始渐渐相信M是学习高手了。

有一段时间我做过统计,M举左手的次数为25次,举右手的次数为10次。但自从我找他谈话,把我统计的他举左右手的次数告诉他之后,他举右手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M在日记中写到:“后来考上大学后老师来送我,他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别让自卑打倒你的自信,换只手高举你的自信。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他让我举左手并且少举右手,只是为了让我超越自己,换只手高举自己的自信,赢自己一把啊!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遇到困难,但如果你不能举左手,那么,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起你的右手’……”

【注释】

[1]参考:http://2008.cersp.com/article/browse/3116871.jspx

[2]参考:http://www.my0832.com/bbs/topic-84196.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