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置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置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的机体内部或外部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它与一般生活及劳动中的损伤有所不同,它与运动项目及其技术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并掌握运动损伤的原因、特点和预防方法,治练结合,就能达到预防和治疗运动中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等目的,使体育锻炼最大限度地促进健康,增强体质。运动损伤的发生并非偶然,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的机体内部或外部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它与一般生活及劳动中的损伤有所不同,它与运动项目及其技术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并掌握运动损伤的原因、特点和预防方法,治练结合,就能达到预防和治疗运动中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等目的,使体育锻炼最大限度地促进健康,增强体质。

一、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运动损伤的发生并非偶然,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认识和掌握了这种规律性就可以把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一)主观原因

1.思想上不够重视。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发生运动损伤后,亦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是伤害事故不断发生的原因之一。

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各部分器官组织从相对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在气温较低时,身体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的弹性随之降低,黏滞性增加,内脏器官的惰性相对增大,神经与肌肉不相适应,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也影响各关节部位滑液的分泌,增大组织磨损,易产生运动损伤。

3.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体育活动要求精神高度兴奋,这样才能完成好动作。如果身体欠佳、机能下降、精神低落都会使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体育运动或练习较难动作就可能发生运动损伤。此外,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和急躁,缺乏锻炼的积极性或急于求成,胆怯犹豫等都可能成为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4.内容和组织方法不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内容和组织方法不科学,运动中又不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整,都容易造成受伤事故。

5.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在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或在体育锻炼中相互嬉闹,动作粗野等都易发生运动损伤。

(二)客观原因

1.缺乏保护和帮助。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由于教师、教练员教学经验不足,保护和帮助不及时、不正确,经常是器械体操产生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

2.场地、器械不符合安全要求。如场地狭窄、不平坦,器械安装不牢固,未能充分利用保护装置和保护措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3.环境因素。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空气污浊、光线不足、噪声过大、气温过高以及运动着装不符合运动要求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伤害事故。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加强教育,提高防伤意识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卫生、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以及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二)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尤其对易受伤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要充分活动开,受过伤的部位也应多做一些活动,运动结束后还要做好整理活动。

(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安排运动负荷,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区别对待,针对不同运动项目要加强易伤部位及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同时,还应注意全面的锻炼身体,身体的全面发展对掌握动作,提高技术、战术,尤其是预防运动损伤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保护和自我保护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将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传授给学生,如摔倒时立即屈肘低头,团身滚动,切不可直臂或肘部撑地。

(五)检查场地器械,杜绝事故隐患

掌握运动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检查场地及器械的安全及性能,禁止穿戴不适合运动的鞋、服装和饰品参加运动。

(六)加强医务监督

做好医务监督,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了解身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和活动计划。

三、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置方法

(一)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肌肉、韧带及皮肤等软组织损伤时,受伤局部有疼痛、肿胀、压痛和活动障碍等症状,开放性损伤还有创口。

1.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的处理

损伤局部无创口者称为闭合性损伤,主要包括关节扭伤、肌肉及韧带拉伤,以及局部组织的挫伤等。早期处置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冷敷:冷敷具有止痛、止血和减轻局部肿胀的作用。受伤后可尽快用凉水或冰袋冷敷伤处,有条件时可用氯乙烷、冷镇痛气雾剂喷射受伤部位。喷射距离约为10cm,喷射时间为 3~5 秒,重复使用时至少间隔半分钟(不宜使用于面部和创口)。冷敷时需防止冻伤,尤其在寒冷季节。如受伤部位已出现肿胀时,不要揉搓、推拿和热敷。急性软组织损伤1~2天内原则上是不做热敷的。

(2)加压包扎:加压包扎是处理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关键,包扎得当可达到止血、防肿和缩短伤后康复时间的目的。受伤局部刚出现肿胀,或肿胀虽不明显(如臀部、大腿部),但疼痛剧烈、活动障碍明显的,应经短时冷敷后尽快加压包扎。包扎时注意松紧适度,包扎太松达不到加压的目的,太紧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包扎后要注意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状况,一旦出现青紫、发凉或麻木感,应及时松解重新包扎。加压包扎一般约需24小时。

(3)限制活动和抬高患肢:当肢体受伤较重时,为防止伤处继续出血,减轻肿胀和疼痛,一定要限制活动和抬高患肢数日,以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回流,加快消肿。

2.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处置

因外力作用使局部皮肤、黏膜破裂,伤口或创面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血液自创口流出的损伤,统称为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1)首先要止血。创口出血较多时,现场可用干净的手帕覆盖伤口,再直接压迫或加压包扎止血。

(2)保持创口清洁,减少创口污染,尽可能减少不洁物品接触创口。

(3)创口小,边缘对合良好的,可在消毒后直接用胶布牵拉固定一周。创口大或位于面部的创口要缝合,一周后拆线(面部五天即可)。

(4)必要时口服消炎药物,以防感染。

(二)骨折及骨折的处置

运动中,身体某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暴力撞击时,会使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造成骨折。骨折发生后,患处立即出现肿胀,皮下瘀血,有剧烈疼痛;肢体失去正常功能,有时骨折部位发生变形,移动时可听到骨摩擦音。若出血,可能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处置方法:

(1)止痛抗休克。骨折发生后,如有休克症状者,应先抗休克。让受伤者躺下,将下肢抬高,头部略放低,同时,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受伤者昏迷不醒,可指掐人中、合谷穴使其苏醒。若发生开放性骨折大出血时,应迅速止血。

(2)早期就地固定。骨折的及时固定,可避免骨折断端的移动,防止损伤加重。因此,骨折处未经固定的伤员不可任意移动。在没有把握或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应禁止做任何复位的动作。

(3)先止血再包扎固定。有伤口或开放性骨折的出血伤员应根据情况,采用适当的止血方法,然后,再处理创口,预防感染。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末端,未经处理不可复回伤口内,应盖上清洁敷料,包扎固定后立即送医院处理。

(三)关节脱位(脱臼)

因受外力作用,使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叫关节脱位,又称脱臼。关节脱位可分为完全脱位和半脱位(或称错位)两种。运动中发生的关节脱位大都是间接外力撞击所致,如摔倒时,用手撑地,引起肘关节或肩关节脱位,篮球、排球运动中手指被球撞击,或接球技术动作错误,引起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脱位。关节脱位后,常出现畸形,与健肢对比不对称,因软组织损伤而出现炎症反应,局部疼痛、压痛和关节肿胀,并失去正常活动等现象。

处置方法:

用长度和宽度相称的夹板固定伤肢。如果没有夹板,可将伤肢固定在自己的躯干或健肢上,防止震动,随后及时送医院治疗。如果没有把握做整复处置时,切不可随意做整复手术,以免再度增加伤害。

(四)休克的处置

休克是一种急性血液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其发病原理是有效血液循环量不足,引起全身组织和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和内脏器官功能障碍。其症状是短时间内出现意识模糊,全身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反应迟钝,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呼吸缓慢,进而昏迷,甚至死亡

处置方法:

1.迅速将伤员平卧,使之安静休息。要保持病人的体温。在天气寒冷时更要注意,但也不能过热。有时可以补给少许姜糖水、热茶等饮料。

2.针刺或掐点穴位,如内关、足三里、合谷、人中等,对休克有一定的疗效。

3.针对病因处理。如由于外出血引起休克,应立即选择止血法进行止血,内出血时可做冷敷;外伤剧烈疼痛引起的休克要用镇痛剂止痛。如果出现骨折要使用夹板固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