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之道与“大人之学”

大学之道与“大人之学”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之道是指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基本理念,“大人”之学是指大学教育的内容实质和大学学习的基本方式。大学之道是“大人”之学的指导,“大人”之学是大学之道的贯彻。也就是《周易》说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的“大人”,荀子说的“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为大人”的“大人”。养成人格、培养“大人”,即“成人”、“立人”乃是大学之道的真谛。这方面对于养成崇高人格,成为“大人”缺一不可。

赵馥洁

大学之道是指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基本理念,“大人”之学是指大学教育的内容实质和大学学习的基本方式。大学之道是“大人”之学的指导,“大人”之学是大学之道的贯彻。

一、大学之道

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才诚然是大学的基本任务,却不是大学教育的宗旨。大学教育的宗旨是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着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养成学生的崇高人格。这一宗旨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促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用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话说就是大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而“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用中国古代教育家、哲学家的话说就是“立人”、“成人”,培育“大人”。

这里所谓的“大人”,不是指的“伟大人物”,更不是指权贵人物(例如封建时代平民称当官者为“大人”),而是指的大写的“人”,具有伟大人格的人。也就是《周易》说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的“大人”,荀子说的“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为大人”的“大人”。具有伟大人格的人是顶天立地的人,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有所自觉的人,是对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勇于担当的人,是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热切关怀的人,总之,是有人的良知、人的德性、人的精神、人的主体性的真正的人。

养成人格、培养“大人”,即“成人”、“立人”乃是大学之道的真谛。如果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学习专业、培养才能、培养人才,而不着力于养成人格,那就违背了大学之道。大学当然要传授知识、训练才能,但这些都是“底线目的”而不是“最终目的”,“养成人格”才是大学的根本宗旨、终极关怀。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学校交给你的所有知识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因此从根本宗旨上说大学之道不是“成才”之道而是“成人”之道,大学不是“大知”之学而是“大人”之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的《大学》一书才真正阐明了大学之道的本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至于止善。”

二、“大人之学”

怎样才能通过大学学习,养成自己的崇高人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大人”呢?

1.以人生事业统率学科专业和谋生职业。专业是学科分类概念,其意义在知识;职业是谋生手段概念,其意义在生存;事业是人生价值概念,其意义在人生。学习专业、选择职业虽然也是上大学的目的之一,但却不是大学学习的全部目的,更不是最高目的,大学学习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去创立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

因此,要以创立事业为制高点来统率、引导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成就事业固然要有专业知识和特长作为工具,要有职业岗位作为依托,但有专业知识和职业位置却不一定能成就事业,因为成就事业不但要有专业知识和特长,更须要人具有德、识、才、学等良好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好,任何专业、任何职业都可以成就事业,所谓“七十二行,行行岀状元”。而综合素质差,即使你学习了多么热门的专业,多么前沿的专业,选择了许多人赞赏、羡慕的职业,也不能成就事业。古今中外有知识而无成就的人,可谓多矣。

2.把掌握生存的方法与理解生存的意义结合起来。大学要教导学生“学会生存”,而“学会生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会掌握生存的工具和方法;二是学会理解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即既懂得“何以为生”,又懂得“为何而生”。

如果只懂得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那就不能生存,只能空想,人生的价值就会落空;反之,如果只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懂得生存的价值和意义,那就会迷失生存方向,陷入盲目,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

而且,在教会人生存的教育活动中,教会人“何以为生”仅仅是外在的、有限的目的,而教会人“为何而生”才是内在的无限的目的。因此,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学会“如何”获得和运用知识,更要学会“为何”获得和运用知识。“如何”获得、运用是知识的“方法”问题、工具问题,“为何”获得、运用是知识的“方向”问题、价值问题。学会了获得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就掌握了生存的技能;学会了获得和运用知识的方向,就能实现生存的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说:“很久以来,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境、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的行业或固定的职位做好准备。教育灌输着属于固定范畴的传统知识。这种见解至今仍然十分流行。然而,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这种根本准则正在崩溃。现在不是已经到了寻求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的时候了吗?我们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我们要学会自由地批判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学会在创新过程中通过创造性工作促进发展。”共提出了“五个学会”,包括了学会生存的方法和学会生存的意义两个大的方面。特别值得深思的是它要我们“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

3.把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统一起来。要培育伟大人格,在大学学习中就要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整体素质为目标,在综合素质、整体素质中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两个重要方面。这即我们经常说的德与智、德与才两个方面。这方面对于养成崇高人格,成为“大人”缺一不可。关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人们已言之甚多,耳熟能详。这里重点说说思想道德特别是道德的重大意义。道德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人的行为规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而更重要的是它对于“做人”、“治国”(“以德治国”)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就对于“做人”的意义而言:

(1)道德是人的生存条件——人只有生产才能生存,只有结群才能生产,而要结成社会就必须有道德来协调人际关系。

(2)道德是人之为人标志——道德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之一,儒家以道德为人禽之辨的根据。

(3)道德是人的价值动力——人的价值在于贡献,愿意为社会贡献是道德自觉的表现。

(4)道德是人的才能统率——才能的动力靠道德激发,才能的方向靠道德指导。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也;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资治通鉴》卷一周纪)

从人的素质结构而言,在诸多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核心、是灵魂。江泽民说:要说素质,思想道德是最重要的素质。爱因斯坦在谈到居里夫人的成就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所以大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中庸》云:“尊德性而道问学。”就是要求德与智、德与才的全面发展。

还应看到,道德修养比才能学习难度更大,一是因为人们为了生存需要,往往重才能轻道德、重工具重价值。司马光说:“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亦亲,严者有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同上)特别是当今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金饯”的观念更加强化,淡化了人们的道德意识;二是由于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不佳,道德失范严重,道德环境不好(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不高),因此,为个人保持和提高道德情操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谓“四海尽秋气,一室难为春”、“受骗多了会使人失去爱心”、“好人难做”、“老实人吃亏”,反映的就是人的这种道德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就更应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大学生就更应强化自己的道德修养。

4.把知识升华为智慧。杰出人才、崇高人格不但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有卓越的智慧。人生的境界高低,人生事业大小,从根本上并不取决于知识的数量多少,而是取决于智慧的程度高低。在我们看来,智慧是一种基于知识,现于才能,达于彻悟的高、远、深、广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境界。首先它是一种认识能力,人的深层次、高境界、创造性的认识能力,即一种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探赜索隐的洞察能力(包括判断力、辨析力、洞察力、彻悟力、创造力、预见力等)。《现代汉语词典》释“智慧”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其次,它还是一种通彻事理、了悟世情、洞达人生的精神境界。

智慧的重大意义在于:

(1)智慧是知识的升华。知识是智慧的资源,智慧是知识的升华。智慧基于知识但不等于知识,是知识的升华;它现于才能但不等于才能,是才能的升华。它是知识和才能升华而成的结晶。所谓升华就是融会贯通。知识和才能融会贯通之后形成的见识和思想就是智慧。它具有一种洞察力、预见力和创造力,而洞察力是以对本质的把握为根据的,预见力和创造力是以对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的。知识易言,智慧难说。什么是智慧?浅言之,“举一知一”是知识,“举一反三”是智慧;识“一叶”是知识,“见一叶而知秋”是智慧;“见微知微”是知识,“见微知著”是智慧;感到“风满楼”是知识,见“风满楼”而知“山雨欲来”是智慧;“彰往”是知识,“彰往而知来”是智慧;“由此知此”是知识,“由此而知彼”是智慧;“由表知表”是知识,“由表而知里”是智慧;认得“蚁蝼之穴”是知识,知“蚁蝼之穴可以溃千里之堤”是智慧。刘知几说史家应有“才、学、识三长”。章学诚说史家应有“德、识、才、学四长”。袁枚也认为诗人应有“德、识、才、学四长”。“德”是道德,“才”是能力,“学”是知识,“识”就是智慧。冯契说:“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是以道观之”。

(2)智慧是知识和才能的统帅。从智慧的形成而言它是知识和才能的升华,从智慧的功能而言它又是知识和才能的统帅。它不但主导着知识和才能的获得,而且指导着知识和才能的运用。就“获得”而言,智慧对于知识和才能起着方法作用;就“运用”而言,智慧对于知识和才能起着定向作用。袁枚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我有神灯,独明独知,不取亦取,虽师勿师。”袁枚将“识”的功能喻为“神灯”,颇有深意。清人叶燮在《原诗》中认为诗人应具备识、才、胆、力四要素,他尤其强调“识”对其他三者的主导作用。他说:没有识的才、胆、力有害无益,“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卤莽、为无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而有才,虽议论纵横,思致挥霍,而是非淆乱,黑白颠倒,才反为累矣。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足以误人惑世,为害甚烈。”(《原诗·内篇下》四)因此,清末刘熙载说:“文以识为主。审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岂独作史然耶?”(《艺概·文概》)他们所谓的“识”就是智慧。

(3)智慧是个人生存的指针。智慧是对宇宙法则、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深刻洞察和透彻理解,是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高支撑点”的把握。因此,又个人来说,它是个人生存的指针。是对于人生在世、人活一世的指导。

因此,要实现事业理想和人格理想,就不但要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还要转化知识、升华知识,把知识升华为智慧(能识成智)。升华的途径是“化知识为方法”、“化知识为德性”。我们如果不把知识升华为智慧,知识就会遮蔽智慧。人的知识既可以陶铸智慧、支撑智慧,又可以淹没智慧、遮蔽智慧。当人善于把知识转化、升华为智慧的时候,知识就可以陶铸智慧;当人把知识僵死化、固执化的时候,知识就会遮蔽智慧。

把经验知识僵死化、固执化的经验主义和把文本知识僵死化、固执化的教条主义,是知识遮蔽智慧的两种典型形式。对于知识遮蔽智慧的现象,古人也有清醒的认识,成语云:“食古不化”、“两脚书橱”、“尽信书不如无书”,李白诗云:“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堕烟雾。”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批评。为了防止知识对智慧的遮蔽,老子主张“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张载提出“不以见闻梏其心”。王阳明认为对于朱熹格物致知论具有的“务外遗内”、“博而寡要”、“玩物丧志”等以知识遮蔽智慧的弊病,只有通过心与物、心与理、知与行的合一才能克服。

近代以来,人类处在一个知识愈益遮蔽智慧的时代。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来,哲学实现了向认识论的转向。这种转向,既是科学知识发展的结果,又是科学知识发展的导引。于是人类的知识飞速发展、迅速增长、快速更迭,大量积累。至20世纪60年代以降,形成了“知识爆炸”、“信息泛滥”之势。科学知识增长的结果,一方面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导致了智慧的萎缩。人类愈来愈变得有知识而无智慧,有技能而无境界。正如印度政治家卡兰·辛格说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智慧却日趋枯竭。”在当今这个重知识的时代,人们往往注重知识而轻智慧,甚至认为知识即是智慧,这就往往忽视知识对智慧的遮蔽。因此导致了知识泛滥,智慧匮乏。

5.通过的优化学风来提升人格。学习既要有科学的方法,也要有良好的学风。学风指的是对于学习的信念、态度和精神状态。学习方法是智商的表现,学风是情商的表现,二者对于学习缺一不可。更为重要的是学风不但对于学习质量的提高有巨大作用,而且对于人格的养成也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学风是人格特征的具体表现,人的精神状态的具体表现,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学风;另一方面,学风的端正和优化也是锻炼人格、陶冶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养成勤奋、扎实、诚实、严谨、独创的学风,防止和克服懒散、浮躁、虚夸、粗疏、因循的学风,不但是学习本身的需要,而且也是人格提升的必要条件。

无数事实证明:懒而不勤、华而不实、浮而不入、伪而不诚、漫而不谨、袭而无创的不良学风,不但会败坏一代学术,而且会毁坏一代人才。当今中国大学,学德缺失,学风退化,几成危机。主要问题是华而不实、伪而不诚。学生作弊、学者抄袭、学阀受贿、学官弄权的现象,屡见不鲜,屡教不改,屡禁不止。当今之大学,已不是过去所谓的“一潭清水”、“清水衙门”,大凡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不良现象大学里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净化风气、优化学风,不仅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是极为紧迫的。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端正校风,优化学风。通过校风的端正和学风的优化,来促进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形成;来促使学生个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一个人在大学期间,养成优良的学风,一生都会受益无穷,不只是对于治学有好处,而且对于做人、做事,都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力量。

总之,大学之道的实质是“大人”之学,即培养学生丰富个性、健全人格、负责精神、崇高境界的教育,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终极依据和终极价值的教育。《中庸》云“修道之谓教”,韩愈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所“修”之“道”、所“传”之“道”,归根到底就是这种“为人”、“做人”之道。如果离开了这个道,大学就会沦落为工具,失落其核心使命。

当今的中国大学教育,虽然红火却有世俗化的色彩,虽然繁荣却有功利的倾向,虽然显赫却有工具化的危险。办教育者关注的是学校的经济效益,受教育者追求的是文凭的功利价值。这种对教育中的所谓“含金量”的热衷,会使教育蒙受亵渎,沦落风尘。现在到了拯救教育的时候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维护大学之道,来遵循“大人”之学,来拯救中国教育的伟大灵魂,来培育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吧!让我们通过大学学习,真正懂得人生之道,自觉地努力地去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在人生在世、人活一世的历程中,始终有一盏“明灯”作为人生指针,这就是真、善、美:“真是根本美是花,善作绿叶护新芽;人生是棵常青树,贵在精神能升华”。

(2003.11.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