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观音道场在普陀

印度观音道场在普陀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大家都知道,观音的道场在普陀山,而且,普陀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普陀”是“普陀落迦”的简称,“普陀落迦”是由梵语直接音译过来的,它原来是印度的山名,被认为是观音的道场。所以,早期正宗的观音道场在印度,普陀山是印度观音道场在中国的翻版。[2]李利安推论道:观音的道场为什么在这里?这位神马成为印度大陆和楞伽岛之间的海上保护神。这匹神马就这样成为印度洋上的海洋保护神。

《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认为:“(观音菩萨的)圣地到底在哪里?考论者也没有确定的结论。然据佛教所传,古代确有名为补多洛或补多罗迦的,这应该就是观音菩萨圣地的来源。”[1]

大家都知道,观音的道场在普陀山,而且,普陀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普陀”是“普陀落迦”的简称,“普陀落迦”是由梵语直接音译过来的,它原来是印度的山名,被认为是观音的道场。所以,早期正宗的观音道场在印度,普陀山是印度观音道场在中国的翻版。

那么印度原版的观音道场在哪里呢?关于这一点,有明确的资料记载。“现代学者认为,《华严经》和玄奘所记载的这座山就是现在印度西高止山南段,秣剌耶山以东的巴波那桑山,位于提讷弗利县境内,北纬8度43分,东经77度22分的地方。”[2]

李利安推论道:观音的道场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当时其他的大菩萨在印度尚没有自己专门的道场呢?这与观音在早期被赋予救难这个最主要的职责有关,而这种救难信仰又是从救“黑风海难”和救“罗刹鬼难”开始的。这种形态的救难信仰必然是与人们普遍认为经常发生“黑风海难”和“罗刹鬼难”的地方兴起的,而古代印度民间传说中最常发生这种灾难的地方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的印度东南沿海地区。印度南部海边的外面是一处险峻的海峡,即现今的保克海峡,这是印度东南部通往斯里兰卡西北部的通道,同时还沟通孟加拉湾和马纳尔湾。整个海峡长137千米,宽64~137千米,可是由于这里平均水深才2~3米,最深处仅9米。有许多小岛、岩礁断续相连,所以漩涡很多,而且常常形成无规则的风暴。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古印度时代,这个海峡就因此成了一处灾难频发之地。这种海难在印度早期的佛经中就多有记载。自玄奘天竺取经后,这些记载就大量出现在中国的佛教书籍中。

如在唐朝佛教文书《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就这样记载说:“往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者不须水路,海中多有恶风、药叉(即夜叉)、涛波之难”。这里的“恶风”“波涛之难”,是指“台风”等自然灾害。“药叉”是指海妖海怪侵扰。又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也记载说:“乘大舶船,入于大海,向东南隅,诣其宝所。时遇北风,漂堕南海,猛风迅疾,昼夜不停。”这里描述的主要是风暴引发的海难。这些风暴是“时遇”,说明风暴的来临没有任何规律,非常任性随意,让人防不胜防,而且这种风暴,“猛风迅疾,昼夜不停”,刮得凶猛,持续时间又长,任何船都受不了。何况那个时候的航船,就算是所谓的“大舶船”,其实也都是小船呢。还有一本《佛本行集经》,是这样说的:“于大海内,有诸恐怖。所谓海潮,或时黑风,水流漩洄。低弥罗鱼蛟龙等。诸罗刹女,如是等小布。”说这段海峡,处处充满危险。不但时不时有飓风,而且还有很多凶猛的鱼类(所谓“低弥罗鱼蛟龙”等)出来害人,更有海怪海妖作祟。

佛经描述这段海峡的种种灾难,是为了说明佛教信仰诞生的合理性。

因为按照宗教发生学的理论,哪里有苦难,哪里就会有希望摆脱苦难的信仰的产生。所以既然这个地方的海难如此之多,生活和拼搏在这个海域一带的人们,自然渴望能有一个神通广大的神灵降生,希冀当他们遭遇海难的时候,这个神灵能出手救助,帮助他们摆脱厄运。

于是关于海洋保护神的信仰,就这样在南印度的海边开始萌发、诞生了。

最初的信仰萌芽,是一匹神通广大的“宝马”。

在古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楞伽岛(今斯里兰卡)北端的海滨有一个宝马,神通广大,可以解救身陷罗刹之难的探宝者安全渡过海峡,返回故土。这位神马成为印度大陆和楞伽岛之间的海上保护神。

故事说,每当“罗刹之难”肆虐的时候,这匹宝马就会及时出现,它解救身陷罗刹之难的探宝者,帮助他们安全渡过海峡,返回故土。这匹神马就这样成为印度洋上的海洋保护神。

最著名的传说要数“五百商客”下海寻宝遭遇黑风海难和罗刹鬼难而获得宝马救援的故事了。这个故事在《大唐西域记》等书中都有记载。故事说:有一年,一支由500名商人组成的商团,在一个商主的率领下,下海寻宝。不幸遭遇“黑风”,被吹到了罗刹国,误入500个罗刹女诱惑的圈套,陷入了险境。这时宝马及时赶到,先救出了商主,后来又救出了其他所有落难的商人,并安全护送他们返回家乡。

显然,这匹宝马是一个“海洋救难者”的形象,具有宗教的含义,这类故事发展到后来,解救这种“黑风”“罗刹”之难的主角逐渐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从宝马发展为佛。《撰集百缘经》里就把拯救500名商人摆脱“黑风”“罗刹”之难者,视为佛陀的前身和成道后的佛陀。

那么这是什么样的佛呢?

《撰集百缘经》卷九《声闻品·海生商主缘八十一》:

佛在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五百商客,欲入大海采取珍宝。时,彼商主选择族望,娉以为妇,将共入海。足满十月,产一男儿,因为立字,名曰“海生”,有大福德,令诸商客获大珍宝,安隐回还。咸共唱言:“安隐海生。”年渐长大,重复劝勉,更入大海,获其珍宝。进引还来。值大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回波黑风。时诸商人各各跪拜诸天善神,无一感应,救彼厄难。中有优婆塞,语商人言:“有佛世尊,常以大悲,昼夜六时,观察众生,护受苦厄,辄往度之。汝等咸当称彼佛名,或能来此,救我等命。”时诸商人各共同时称:“南无佛陀。”尔时,世尊遥见商客极遇厄难,即放光明,照耀黑风,风寻消灭,皆得解脱。 [3]

这里明确指出,救难者之所以能救难,是因为他“常以大悲,昼夜六时,观察众生”,而遇难者之所以能获救是因为其“称”救难者之“名”。救难者昼夜六时对世间众生的“观”与世间众生“称名”的“音”彼此契合,这成为这种信仰的核心环节。这里还强调,其他的“善神”都不能解救这种“黑风”“罗刹”之难。依此来看,即使有宝马救黑风海难,也不是一般的善神,而是佛教中的佛或菩萨。

这个记载很清楚地表明,这里出现的那个佛或菩萨,是指向观音的。

后来,印度大乘佛教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体系,凡是已经成佛者则是“觉”与“行”都圆满者,所以,救世的任务应该由菩萨担任才对。解救“黑风”“罗刹”之难的圣者便固定为菩萨,以这种信仰的核心环节即观察世间众生之“观”与世间众生称名之“音”的完整结合来命名为“观世音”。

而《悲华经》显然也是从这个角度记述观音信仰的诞生的。《悲华经》说,阿弥陀佛于“过去生”中曾为转轮王,名字叫无诤念。他有100个儿子,长子名不眴。有一天,转轮王让儿子们在宝藏佛前各发其愿。不眴发的愿是这样的:“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没有人可去请求保护,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那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则终不成佛果。”宝藏佛听了后,知道不眴有佛心,就当即为他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发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为观世音。”《悲华经》清楚表明,因这个菩萨具大悲心,普令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宝藏佛为其命名观世音。

《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作者认为:“自古相传的在印度大陆南端解救‘黑风海难’和‘罗刹鬼难’的信仰,成为观音信仰的主要来源。这也正是观音居住的道场之所以位于南印度海滨而且是自古以来由次大陆通往楞伽岛的要道口的主要原因。”[4]

所以在印度的时候,观音就已经是一尊以救苦救难的大悲大爱为本质的海洋保护神了。

观音信仰诞生后,自然需要有自己传道的道场。这个道场就建立在观音信仰诞生的印度南部的海边。海边有一座名叫巴波那桑的山。山上有一座山峰,梵文叫“Potala”或“Potalaka”,汉语翻译为“补怛洛迦”“补陀洛”“补陀洛迦”“布达拉”等,意思为“光明山”;还有一层意思为“小白华”,即美丽纯洁的花。

显然,这是一座虽然是客观存在但已经被神化了的宗教圣山。《华严经》就明确说:“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

这座补陀洛迦或光明山就这样成了信徒们朝拜的圣地,朝圣者中就包含了中国的第一批佛学高僧。唐朝高僧玄奘在西天(即印度)取经的时候,就特地亲自去补怛洛迦山朝拜。在由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里,他这样描述这个古印度时候的观世音道场:“……山径危险,岩谷攲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5]

方长生主编的《普陀山志》认为:

近据西德(前联邦德国)、美国学者考证,此山(补陀洛迦)位于南印度哥摩林岬附近,马莱亚山东方;日本学者高桑驹吉又考证说,补陀洛迦在秣刺耶山南方帕帕那桑至阿甘斯特亚玛间,即今派托里密的毕蒂哥山,自公元一世纪印度形成观音信仰后,即为人们所崇拜(《补陀洛迦之研究》)。但此山系一半岛,并非佛经所说之海岛,且环境险要,山有“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大蛇萦者”,“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历水登山,忘其艰险,能达之者,盖亦寡矣”。这与《华严经》所载“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静。花果树林皆遍满,众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相差甚远,因此谒者罕至,到公元三世纪,已无人问津。相反,有关观音经典在汉魏、两晋时代陆续译成华语,信徒们根据大士普门示现、整个娑婆世界均为观音净土的教理,终于在我国浙东沿海被称作“蓬莱境”“瀛州界”的“海中洲”发现与佛经所载极相似小岛,即普陀山。 [6]

关于普陀山佛教的起始年代,该书追溯到晋代:

据明崇祯十年(1637)高僧木陈道忞(敕封“宏觉禅师”)作普陀山《梵音庵释迦佛舍利塔碑》载:“补怛洛迦山者,则普门大士化迹所显,以佛菩萨慈悲因缘故,故自晋之太康(280—289)、唐之大中,以及今(崇祯朝)上千龄,逾溟渤,犯惊涛,扶老携幼而至者不衰。”可惜历代志书只载“唐之大中”,忽略了“晋之太康”。[7]

自南北朝开始,观音信仰传入了中国,一路传播到西藏后就留下了,布达拉宫成了他的道场。但是由于观音本质上是海洋保护神,因此观音的传播就有了另外一路。他一路东向,一直到达了东海之中,在舟山群岛寻找最合适的地方。舟山的岛上,有很多有关观音曾经到过的传说,这从观音文化传播的渊源来说,可以理解成这些岛屿,曾经先后都进入过观音道场寻找者的视野。最终发现这座梅岑山的位置、山形山貌与佛经中记载的观音道场最为相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