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美和农业大学哪个好

集美和农业大学哪个好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5年7月2日,王友钊出生在福建泉州晋江。[3]也有资料称王友钊又名王小俺,生于泉州市鲤城区开元办事处前孝悌。[9]全面抗战爆发后,王友钊一家离开市区,迁到乡下生活,而衮绣小学则继续在留在泉州市区办学。[12]战况稍好时,王友钊进入私立泉州中学就读。但是,王友钊应当是弄错了他念初中的起始时间。据苏炳炎所撰《我所认识的王友钊校友》一文,王友钊“1941年毕业于泉州中学”。

林煌天与贺崇寅主编的《中国科技翻译家辞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出版)向我们介绍了来自晋江的经济学翻译家王友剑。[1]2013年,岳峰、郑锦怀与林佩璇主编的《福建翻译史论(当代卷)》援引《中国科技翻译家辞典》的介绍,仍称此人为王友剑。[2]但我们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因为繁体字的识别与转换问题导致的错误。这位翻译家的真实姓名是王友钊。众所周知,台湾地区通常使用繁体字,而中国大陆地区则用简体字。“钊”字的繁体字写成“釗”,看上去跟简体字“剑”很相似。正因为如此,早前有些研究者稍不注意,就识将繁体字的“王友釗”识别为“王友剑”了。

1925年7月2日,王友钊(英文名为Wang You-tsao)出生在福建泉州晋江。[3]也有资料称王友钊又名王小俺,生于泉州市鲤城区开元办事处前孝悌。[4]其父名叫Wang Hsiaokwei,其母名叫Wang-Huang Pei-feng,[5]但两人的中文姓名不详。他还有一个哥哥名叫王友焕。[6]

因为其父在他两三岁时就已经逝世,所以王友钊与哥哥是由其祖母与母亲带大的。其母是新式女性,在小学教书,十分重视两个儿子的教育。[7]她送王友钊到衮绣小学就读。[8]该校设在东鼓楼的菜巷内,校长为黄清辰。[9]全面抗战爆发后,王友钊一家离开市区,迁到乡下生活,而衮绣小学则继续在留在泉州市区办学。不过,在母亲的坚持与督促下,他继续自学。[10]1938年夏,[11]他回校参加了毕业考试,顺利完成了小学教育。[12]

战况稍好时,王友钊进入私立泉州中学就读。[13]据查,该校创办于1916年5月,原称泉州私立中学,四年制,至1924年改为三年制初级中学,1927年改称私立泉州中学,1933年又改称私立泉州初级中学,1937年再奉令改称私立泉中初级中学。学校最初设在泉州城内会通巷,1935年迁入泉州城内小城隍,1938年因日军入侵而内迁至南安南金后埔村,抗战胜利后才又迁回泉州城内小城隍原址。[14]王友钊自己回忆称:“战况好一些时,我又回到市内念了私立泉州中学,不过一年,举校迁至内地,离家可远了。”[15]由此推断,他应当是于1937年秋入读私立泉中初级中学,1938年随学校内迁至南安继续学业,至1940年夏初中毕业。但是,王友钊应当是弄错了他念初中的起始时间。据苏炳炎所撰《我所认识的王友钊校友》一文,王友钊“1941年毕业于泉州中学”。[16]所以,王友钊其实应当是于1937年秋考入私立泉中初级中学,至1941年夏毕业。

念完初中后,王友钊考上了集美高商。[17]据查,该校的前身是1920年8月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商科,1924年改称福建私立集美商业学校,1937年迁至安溪,1938年改称福建私立集美联合学校,1939年迁至大田,改称福建私立集美高级联合职业学校,1941年改称福建私立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45年迁回集美,1949年迁至同安,改称福建私立集美高级商业学校,1950年迁回集美,复称福建私立集美商业学校,1952年改称福建集美财经学校。[18]因此,王友钊乃是于1941年秋考入福建私立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即集美高商),为该校高8组学生之一。m在校期间,王友钊经常泡在图书馆里,几乎看完了馆藏的全部世界名著,尤其对林纾的《块肉余生记》等译著印象深刻。[20]1944年夏,他从该校顺利毕业。[21]因为这段求学经历,王友钊后来与集美大学颇有联系,还于2001年被其聘为名誉教授。[22]

从集美高商毕业之后,王友钊考入福建直接税局,先后在厦门、龙溪等沿海地区工作。[23]当时人们对税务人员的印象很不好,觉得他们待遇高却贪污舞弊,所以王友钊决定离开,继续念书。[24]1946年,[25]因大哥王友焕已从重庆来到台北,王友钊便从泉州乘帆船抵达布袋镇,坐小火车转往嘉义,再换车抵达台北投奔大哥。[26]

安定下来后,王友钊先到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当会计,[27]仍一心想要继续深造,并先后报考了台湾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可惜都失败了。[28]1948年,他终于考取了台湾省立农学院(1961年升格为“国立”中兴大学)农业经济系,次年又成功地通过了转学试,转入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就读。在校期间,他经常到图书馆阅读经济学书籍,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他也从系主任张德粹及王益滔、谢森中等教师身上受益良多。[29]

1952年夏,王友钊从台湾大学毕业,随后参加了第一期预备军官训练。[30]完成训练之后,他被分配到物资局工作。不过,他更喜欢学术研究工作。于是,在张德粹的帮助下,他回到台湾大学担任助教,同时还到“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简称“农复会”;英文名为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简称JCRR)帮忙研究计划。[31]1954年,年近三十岁的王友钊终于成婚,其夫人的英文名为Jean Eng-ling,[32]中文名则为金颖龄。[33]两人后来生育了两个儿子。[34]

1956年,王友钊申请到洛克基金(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现一般译为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全额奖学金,前往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的导师为厄尔·O.黑迪教授(Earl O.Heady)。[35]黑迪是全球闻名的农业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H.C.泰勒等人的生产经济理论,并结合数量分析方法,建立了现代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体系[36]这激发了王友钊对数学与统计学的兴趣,为他日后研究计量经济学奠定了基础。[37]

1957年,王友钊在爱荷华州立大学获得了农业经济学的理学硕士学位。[38]他随即回到台湾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39]1960年,他指导学生周义祥撰写了题为《主要作物制度收益安定性之测定(台湾南部地区)》的学士学位论文

此后,他正式转到“农复会”任职,历任该会农村经济组技正(1960—1966)、农村经济组组长(1966—1971)、企划处处长(1971—1972)、副秘书长(1972—1973)、秘书长(1973—1979)。[40]其间,在1962—1964年,王友钊又至爱荷华州立大学深造,最终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41]其博士学位论文题为“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source Productivity in Selected Farm Regions of Taiwan”(中译为《台湾特定农业区域劳动生产率统计分析》)。1960—1973年,他还在台湾大学兼任教授。[42]

1979年,王友钊转任台湾“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秘书长。1979—1984年,任“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3]1984年6月1日至1984年9月15日,王友钊开始担任台湾“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年9月15日至1988年7月,他担任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44]1988 年7月20日起,他担任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至1990年卸任。[45]1990—1996年,他改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46]1993—1995年间,他还担任亚洲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47]1995—1998年,他担任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执行长,1998年起改任董事长。[48]

在农村发展基金会任职期间,王友钊积极推进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的农业交流。他曾多次到福建等地访问、参观。[49]比如,1998年12月,他就带团到泉州永春、福州福清、南平武夷山等地考察农业生产技术。[50]此外,王友钊也曾邀请大陆农业专家赴台湾考察。比如,1995年2月27日,在王友钊的邀请下,中国农业交流协会会长相重扬率农业专家考察组一行六人赴台湾考察农业两周,收获很大。[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