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有什么联系

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有什么联系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充血病理变化 动脉性充血的器官和组织,由于微循环内血液灌注量增多,使体积轻度增大。充血若发生于体表时,由于局部微循环内氧合血红蛋白增多,局部组织颜色鲜红,因代谢增强使局部温度增高,镜下见局部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长期慢性肝淤血可致肝淤血性硬化。3.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小板增多或黏性增加,凝血因子合成增多等均可使血液凝固性增高,常见于严重创伤,大手术或产后大出血患者。③意外医疗事故。

一、充血和淤血

(一)充血、淤血的原因及类型

1.淤血的原因

(1)静脉受压:静脉受压使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相应部位的器官和组织发生淤血,如妊娠子宫压迫髂静脉引起的下肢静脉淤血。

(2)静脉管腔阻塞:常见于静脉血栓形成,由于静脉分支多,只有当静脉管腔阻塞而血流又不能通过侧支回流时,才发生静脉性充血。

(3)心力衰竭:二尖瓣瓣膜病和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左心功能不全时,可导致肺淤血,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可造成肝、肾和下肢等器官淤血,引起体循环淤血。

2.充血的类型

(1)生理性充血:为适应器官和组织生理需要和代谢增强需要而发生的充血,如进食后的胃肠道黏膜充血,运动时的骨骼肌充血和妊娠时的子宫充血等。

(2)病理性充血:各种病理状态下的充血。炎症性充血常见。

(二)淤血的病理变化

1.充血病理变化 动脉性充血的器官和组织,由于微循环内血液灌注量增多,使体积轻度增大。充血若发生于体表时,由于局部微循环内氧合血红蛋白增多,局部组织颜色鲜红,因代谢增强使局部温度增高,镜下见局部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2.淤血的病理变化

(1)肉眼观察: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扩张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故淤血的器官和组织体积增大;由于淤血区血液流动缓慢、缺氧,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故淤血脏器呈暗红色。

(2)代谢变化:静脉淤血时,器官和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使组织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使体表淤血处温度降低;淤血的组织相对缺氧,代谢功能减弱。

(3)光镜观察: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盈,可见出血,间质水肿。

(4)常见器官淤血举例

①肺淤血:多为左心衰竭引起,肉眼表现为肺肿胀、重量增加、色黯红或呈棕褐色,质地变硬。光镜下肺小静脉和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纤维组织增生,使肺泡壁增厚。肺水肿、肺出血,可见心力衰竭细胞。心力衰竭细胞即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长期慢性肺淤血可致肺呈褐色硬化。

②肝淤血:主要见于右心衰竭,肉眼肝脏体积增大,切面为红、黄相间呈花纹状,如同槟榔的切面,故称槟榔肝。光镜下可见肝静脉、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肝小叶中央部肝细胞因缺氧和受压发生萎缩和坏死,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长期慢性肝淤血可致肝淤血性硬化。

(三)淤血对机体的影响

1.充血 通常对机体无不良后果。但在有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基础上,由于情绪激动等原因可造成脑血管(如大脑中动脉)充血、破裂,后果严重。

2.淤血

(1)淤血可致淤血性出血、组织水肿。

(2)脏器实质细胞的萎缩、变性和坏死。

(3)长期慢性淤血可致脏器硬化。

(4)侧支循环的建立。在肝硬化时门静脉和腔静脉之间侧支循环的吻合支开放,形成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腹壁浅静脉曲张,以及痔静脉曲张。

二、血栓的形成

(一)概念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中某些成分互相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二)血栓的形成条件

1.心血管内膜损伤 完整的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抗凝功能,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基底膜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黏附于胶原纤维。内皮的损伤和血小板释放反应可使ADP和血栓素A2产生增多;凝血系统的激活使凝血酶产生增多,进一步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损伤的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凝血因子,外在凝血途径及内在凝血途径的激活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素。

2.血流状态的改变 表现为血流变慢及涡流形成,使血小板边集,导致血栓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小板增多或黏性增加,凝血因子合成增多等均可使血液凝固性增高,常见于严重创伤,大手术或产后大出血患者。在组织严重损伤、晚期肿瘤和内毒素性休克等情况下,血小板数目和黏性增加、凝血因子浓度增加、产生组织凝血因子及抗凝血因子(如抗凝血酶Ⅲ)浓度减少,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表现为动脉、静脉内血栓形成,心瓣膜赘疣性血栓形成,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三)血栓的类型(表16-5)

1.白色血栓 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见于血栓的头部,以及心瓣膜血栓。

2.混合血栓 呈层状结构,由一层血小板、纤维素和一层纤维素网罗大量红细胞交替排列构成,由血小板小梁和纤维素构成的梁常成鹿角状,见于血栓的体部。

3.红色血栓 是血液按其组成成分凝固,所见到的是纤维素网罗大量红细胞,见于血栓的尾部。

4.透明血栓 因为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故又称微血栓,由纤维素构成,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于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

表16-5 各类型血栓及其形态类型比较

(四)血栓的结局

1.血栓软化 血栓因纤溶系统激活及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而软化。

2.血栓机化 由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形成肉芽组织,并取代血栓。血栓机化后,完全阻塞的血管腔可发生再通现象。

3.血栓钙化 钙盐沉积于血栓,发生在静脉或动脉内,可形成静脉石或动脉石。

4.血栓脱落 血栓因折断或血栓软化而脱落形成栓子,引起栓塞。

(五)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形成能对破裂的血管起堵塞破裂口的作用,阻止出血,对机体有利。如胃或十二指肠慢性溃疡的底部,其血管往往在病变侵蚀时已形成血栓,避免了大出血。但多数情况下,血栓形成对机体可造成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危害。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阻塞血管:动脉血栓未完全阻塞管腔时,可引起局部缺血性坏死,如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起心肌梗死;若阻塞静脉,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则引起局部淤血、出血、甚至坏死,如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肠出血性梗死。

(2)栓塞:血栓脱落后形成栓子,可栓塞相应的血管。

(3)形成瓣膜病:心瓣膜血栓机化后,可引起心瓣膜粘连、变硬和变形等,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4)出血或休克:微循环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DIC,可引起全身广泛出血甚至休克。

三、栓塞

(一)栓塞与栓子的概念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栓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碎片或节段。

(二)栓子的类型及运行途径

1.静脉系统及右心栓子 来自体静脉或右心的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

2.主动脉系统及左心栓子 来自主动脉或左心的栓子阻塞体动脉分支,最常见于脑、脾、肾、四肢的趾和指部。

3.门静脉系统栓子 来自肠系膜等静脉的门静脉栓子可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

4.交叉性栓塞 交叉性栓塞是指心脏或大血管有异常血流通路时发生的罕见栓塞,如左心房内的血栓脱落经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处抵达右心,可发生肺动脉及其分支血栓栓塞。

5.逆行性栓塞 罕见于下腔静脉内血栓。

(三)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表16-6)

1.血栓栓塞 临床最常见的栓塞类型,是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所引起的栓塞。

(1)肺动脉栓塞:95%的血栓栓子来自下肢静脉,少数是盆腔静脉,偶尔来自右心。

体积巨大的血栓栓子突然阻塞肺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同时引起肺动脉、冠状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痉挛,进一步影响心肺功能而引起猝死;中等大小的血栓栓子常引起肺出血。

(2)体循环系统动脉栓塞:栓子大多来自左心,常见有亚急性感染心内膜炎时心内膜上的赘生物、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的附壁血栓、心肌梗死区心内膜上的附壁血栓,其余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或动脉瘤的附壁血栓,罕见来自腔静脉的栓子。栓塞多见于脑、肾、脾和下肢。

2.脂肪栓塞 脂肪滴进入血流并阻塞血管称为脂肪栓塞。

(1)栓子来源: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

(2)栓塞部位:肺和脑。

3.气体栓塞 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溶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称为气体栓塞。

(1)空气栓塞:①锁骨下静脉、颈静脉和胸腔大静脉的手术和损伤。②分娩、人流和胎盘早剥。③意外医疗事故。

(2)氮气栓塞:又称减压病,人体从高气压环境急速转入常压或低气压环境时,溶解于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中的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迅速游离形成气泡,氮气不易溶解,阻塞血管,引起肺水肿、肺出血、肺不张并导致呼吸困难。

4.羊水栓塞 羊水进入母体血液造成栓塞。可引起DIC。

5.其他栓塞 肿瘤细胞侵入血管可形成瘤细胞栓子,引起远处器官的栓塞并形成转移瘤。细菌、寄生虫及虫卵均可成为栓子,形成栓塞。

表16-6 各型栓塞的来源及产生后果

四、梗死

(一)概念及原因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梗死形成的原因如下。

(1)血栓形成:是梗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时引起的心肌梗死和脑组织梗死。

(2)脉栓塞:多为血栓栓塞,也可为气体、羊水、脂肪栓塞,常引起脾、肺、肾和脑的梗死。

(3)动脉痉挛: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4)血管受压闭塞:多见于血管外的肿瘤压迫血管、肠扭转、肠套叠和嵌顿疝、卵巢囊肿扭转和睾丸扭转。梗死形成条件:供血血管的类型、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组织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血氧含量。

(二)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1.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1)贫血性梗死:发生在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脑。梗死区域的组织呈现贫血貌,颜色苍白,故又称白色梗死。①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支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很少。②因组织质地致密,小静脉发生反射性痉挛,将血液挤出。③坏死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形成炎性充血出血带。④后期,边缘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形成。

(2)出血性梗死:指在梗死区内有严重的出血,因此又称为红色梗死。它常发生在肺、肠等脏器。出血性梗死的形成,除动脉阻塞外,尚须有下列条件:①严重的静脉淤血。②侧支循环丰富:肺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液供应;肠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两者间有丰富的吻合支。③结构疏松的器官:肺、肠组织疏松,富有弹性,可容纳较多的血液。肉眼梗死灶呈黯红色,形状与血管分布一致:肺出血性梗死呈三角形,肠出血性梗死呈节段状。镜下,组织坏死,同时有弥散性出血。

(3)败血性梗死: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

2.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取决于梗死的器官,梗死灶的部位、大小及有无细菌感染。常见的肾梗死可出现血尿和腰痛,但通常不影响肾功能;肠梗死常出现剧烈的腹痛、血便,甚至发生腹膜炎;心、脑器官的梗死常后果严重,心肌梗死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历年考点串讲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近10年以来共考过12题,其中淤血2题,主要是淤血的病因及病理变化,血栓形成6题,主要是血栓形成的条件、类型及结局,栓塞3题,主要是栓塞的概念,栓子的运行途径,梗死1题,主要是出血性梗死的发生器官。从试题出现的频率来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几乎为每年必考考点,基本上为1~2题。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出题重点主要集中在血栓形成的条件、类型及结局方面,题量较大,因此对于本知识点一定要重点掌握。其余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常考的细节如下。

1.白色血栓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见于血栓的头,以及心瓣膜血栓。

2.透明血栓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于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

3.循环血液中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行至较小血管发生堵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形成栓塞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4.出血性梗死易发生于肺和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