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肾损伤的肾小球滤过率偏高

急性肾损伤的肾小球滤过率偏高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②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功能。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正滤过面积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引起少尿,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的排泄功能近10年以来共考过7题,其中有效滤过压相关题目2题,肾小球血浆流量相关题目1题,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相关题目4题,肾脏的排泄功能为历年常考考点,题量基本为1~2题。

一、尿量

1.尿量的正常值 成人一昼夜尿量为1500~2000ml,日间尿量与夜间尿量之比为2~3∶1~2。

2.多尿、少尿、无尿的概念 ①多尿: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②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为少尿。③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少尿和无尿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水盐代谢紊乱,内环境失去稳态。

二、尿的生成过程

1.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经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原尿是血浆的超滤液,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血浆蛋白,其余成分与血浆相同。不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全段都有滤过作用,只有从入球小动脉端到滤过平衡这一段才有滤过作用。滤过平衡越靠近入球小动脉端,有效滤过的毛细血管长度就越短,有效滤过压和面积就越小,肾小球滤过率就低。滤过平衡越靠近出球小动脉端,有效滤过的毛细血管长度越长,有效滤过压和滤过面积就越大,肾小球滤过率就越高。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是指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水和溶质被管壁细胞再吸收回血液的过程。近端小管重吸收原尿中几乎全部营养物质和大部分水和电解质及部分尿素尿酸等。②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功能。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的物质:分泌K+、H+、NH3;排泄肌酐、对氨基马尿酸、青霉素、酚红等。

2.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

(1)有效滤过压:滤过的直接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1.34kPa(大于零时才有滤过作用)。

(2)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的滤液量,正常成人为125ml/分。

三、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有效滤过压的改变:①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80~180mmHg时,肾血流量相对稳定,低于80mmHg时,尿量减少,如大失血,低于40mmHg时无原尿生成。②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如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③肾小囊内压:肾小囊内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引起少尿,如肾盂、输尿管结石,或输尿管受肿物压迫使尿流阻塞。

(2)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剧烈运动、大失血、剧痛、严重缺氧和休克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肾血管收缩,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原尿量减少。

(3)肾小球滤过膜的改变:①滤过膜的面积。正滤过面积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引起少尿,如急性肾小球肾炎。②滤过膜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血细胞滤出,出现蛋白尿和血尿,如肾炎。

2.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①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小管液渗透压增大,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例如,糖尿病人的多尿和甘露醇的利尿原理。②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远曲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和循环血量减少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水利尿:大量饮清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引起尿量增多。尿崩症:下丘脑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障碍,引起尿量明显增多。③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能保Na+、水、排K+以维持电解质平衡,维持循环血量相对恒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及血[K+]升高或血[Na+]降低均可刺激醛固酮分泌。

3.抗利尿激素及醛固酮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

(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为主)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经下丘脑-垂体束运抵神经垂体储存,并由此释放入血。

生理作用:①促进远曲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发挥抗利尿作用。②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血压降低,剧烈疼痛和高度精神紧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等,均可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重吸收增加,尿液浓缩,尿量减少。③增加髓襻升支对盐的主动重吸收,以及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提高细胞间液的渗透浓度,为尿液浓缩创造条件。

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因素: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动脉血压。

(2)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上皮细胞对Na+的重吸收和对K+的分泌,Cl-和水也随Na+而被重吸收,因此有维持Na+/K+平衡和细胞外液量相对稳定的作用。

肾素由球旁器的颗粒细胞分泌,蛋白水解酶,可水解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它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下降解为——血管紧张素Ⅱ,并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

醛固酮生理作用:保Na+、水,排K+,对维持体内钠离子含量的相对稳定及维持细胞外液量和循环血量的相对稳定很重要。

醛固酮分泌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Ⅱ(缩血管作用强)和Ⅲ(刺激醛固酮的分泌)调节,以及血K+升高或血Na+降低均可刺激醛固酮分泌,反之,醛固酮分泌减少。对血K+ 浓度改变更敏感。

历年考点串讲

肾脏的排泄功能近10年以来共考过7题,其中有效滤过压相关题目2题,肾小球血浆流量相关题目1题,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相关题目4题,肾脏的排泄功能为历年常考考点,题量基本为1~2题。

其中,有效率过压、渗透性利尿为每年考试的重点,应熟练掌握。

常考的细节如下。

1.有效滤过压:滤过的直接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1.34kPa(大于零时才有滤过作用)。

2.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小管液渗透压增大,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例如,糖尿病人的多尿和甘露醇的利尿原理。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及血[K+]升高或血[Na+]降低均可刺激醛固酮分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