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十一章优秀班组长如何抓好设备管理

第十一章优秀班组长如何抓好设备管理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组设备维护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三好”、“四会”。车间设备管理员根据生产日志、交接班记录和合格产量统计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和设备故障停机率或设备有效作业率。在现场生产班组中,由员工推举设备员,协助班组长和车间设备员管理好本班组内的所有设备。在规模较大的班组,可以推举数人组成设备管理小组。管理规程主要是对设备使用过程的维修保养、安全检查、安全检测、档案管理等的规定。

怎样进行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的内容

(1)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所有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主动消除脏、松、缺、乱、漏等缺陷,认真填写运行记录,缺陷记录和操作记录。

(2)保持本岗位的设备、管道仪表盘、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加强对静密封点管理,努力降低泄漏率,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3)严格执行设备定期保养制度,从备用设备到定时盘车,做到随时可以开动投用,做好防冻、防腐和清洁工作;对本单位封存、闲置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

(4)教育和培训班组成员掌握设备性能特点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做到“应知”“应会”保持设备安好状态,使其发挥最佳效能。

(5)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班长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动。

(6)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做到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运行中搞好调整,停车后妥善处理,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7)班组要严格执行设备故障和事故分析制度。

2.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现在,设备的性能正在逐渐地智能化,对工具设备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企业班组的制造现场,生产对于设备加工的依敕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如果设备管理不善,就会导致严重浪费。由于设备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浪费,主要有以下几项:

(1)机械设备性能不良导致质量低劣,间接地造成浪费。

(2)四处寻找工具,造成时间、人力的浪费。

(3)没能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造成很大的浪费。

(4)机械设备经常出现问题造成的浪费。

(5)机械设备发生故障造成浪费。

(6)经常修理机械设备,造成费用的很大浪费。

(7)在设备调配作业上的时间浪费。

为了避免这些因为工具设备的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浪费,就要及时创建企业内部能够发现浪费的工作体系,以消除不必要的浪费。

3.现场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指的是设备运行过程的顺序管理,它应该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点检、维护保养、修理、改造、更新等程序。在相关的设备管理中,这些工作环节各自起着它们特殊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且不能互相代替。依照这些程序进行全面、系统地加强各环节的设备管理工作,是有效的设备程序管理。

4.班组设备管理方法

班组设备管理方法是设备管理组织形式的主要组成内容,也即组织班内每个成员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合理操作、正确使用的有效方法。

班组设备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

(1)制定班组设备管理的工作目标。

(2)根据操作规程对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行定期检查、监督。

(3)根据设备的实际能力以及完好状态来安排生产,调整任务以及负荷。

(4)建立一整套包括班组台账、原始凭证、信息传递等在内的班组设备管理内容。

(5)给班组的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对设备的隐患进行监管,还要准备随时作出决断。

(6)建立岗位经济责任制考核与评比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逐步提高班组设备管理水平。

(7)经常进行爱护机器设备的宣传和教育,让员工能够自觉地爱护和正确使用设备,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怎样进行设备的保养

设备对于班组的实际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设备,生产工作就会陷入瘫痪。因此,设备的保养就是为了能够提高设备的效率,让班组有一个安全、稳定、高产、低耗的工作环境。

班组的设备保养一般应该由设备的使用人员承担,主要进行设备的清洁、润滑、安检等工作,当然班组长应该把这些工作责任到人。班组设备维护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三好”、“四会”。

1 .“三好”的具体要求

(1)管好

①操作工人自己使用的设备及其附件要保管好。

②未经领导批准,不能任意改动设备结构。

③非本设备操作人员,不准擅自使用。

④操作者不能擅离工作岗位。

(2)用好

①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

②不精机粗用,大机小用。

③不带病运转。

④不在机身导轨面上放置工件,计量器具和工具等。

(3)修好

①保证设备按期修理,认真做好一级保养。

②修理前主动反映设备情况。

③修好后认真进行试车验收。

2 .“四会”的具体要求

(1)会使用

①熟悉设备结构。

②掌握操作规程,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

③熟悉加工工艺。

(2)会保养

①保证设备内外清洁。

②熟悉掌握一级保养内容和要求。

③按润滑点正确地加油,保证滑导面无锈蚀和碰伤。

(3)会检查

①设备开动前,会检查操作机构、安全限位是否灵敏可靠,各滑导面润滑是否良好。

②设备开动后,会检查声音有无异常,并能发现故障隐患。

③设备停工时,会检查与加工工艺有关的精度,并能作简单的调整。

(4)会排除故障

①通过设备的声响、温度、运行情况等现象,能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并能判断出异常状态的部位及原因。

②根据自己确切掌握的技能,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自己不能解决的,能迅速判断出来并及时通知检修人员协同处理,排除故障。

怎样进行设备运行管理

1.设备运行管理要点

(1)做好交接班

大型机械设备运行时,每班必须进行交接班手续。交班者在交班前应清洁、整理工作场地、随机维修工具、运行记录等;接班者应检查机械是否正常及交班前工作是否完毕,然后接班。

(2)建立随机档案

项目部的大型设备应建立随机档案,包括合格证明、技术资料、使用说明书、机械交接记录、运行状况记录、运行工时记录及维修、保养记录等,由项目部保存。

(3)记录运行工时

每班的设备操作人员应把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作为设备运行工时及运行状况记录,累计的运行工时作为设备保养的依据。

(4)设备管理员职责

车间设备管理员根据生产日志、交接班记录和合格产量统计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和设备故障停机率或设备有效作业率。可针对一段时间进行汇总统计。

(5)设置班组员工设备员

在现场生产班组中,由员工推举设备员,协助班组长和车间设备员管理好本班组内的所有设备。在规模较大的班组,可以推举数人组成设备管理小组。

2.对操作员工的要求

操作员工要遵守用好、管好设备的“五项纪律”,即:

(1)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

(3)遵守交接班制度。

(4)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5)发现故障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及时通知检修部门。

怎样解决设备的异常问题

在日常点检或使用中如发现不良,点检者应记录不良内容,并立即向上司报告。报告途径:点检者→班组长→部门主管人员。

1.设备的处理

(1)如该设备有备品,则对备品点检后使用备品替代。使用代替品之后,应对产品进行分别管理,以便不良追踪。比如记录产品序列号。

(2)设备不良,可自行修复或排除故障的,由班组长处理,处理方法须得到主管人员的认可。

(3)对自己不能修复的设备,班组长应填写“设备修理申请”,经主管人员认可后交相关部门处理。

2.对产品的处理

对使用了不合格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必须重新评价其对品质的影响程度,并根据这个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通知品质部门,对库存成品重新进行评价,防止品质事故的发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现场人员只关注设备能否修好,对以前的产品却往往忘记处理,最后酿成品质事故。

怎样进行设备的安全操作

1.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原则和依据

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其内容要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突出重点,文字力求简练、易懂、易记。条目的先后顺序力求与操作顺序一致。要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操作维护要求,结合生产及工作环境进行编制。

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程、标准。

2.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内容

(1)设备安全管理规程。管理规程主要是对设备使用过程的维修保养、安全检查、安全检测、档案管理等的规定。

(2)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安全技术要求是对设备应处于什么样的技术状态所做的规定。

(3)设备操作过程规程。操作过程规程是对操作程序、过程安全要求的规定,它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核心。

如果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较多,可将设备系统或工作系统划分为若干部分展开编写。实际划分可根据机械设备组成情况、作业性质、操作特点等而定。

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一般要求

(1)开动设备、接通电源以前,应清理好工作现场,仔细检查各种手柄位置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2)开动设备前首先检查油池、油箱中的油量是否充足,油路是否畅通,并按润滑图表卡片进行润滑工作。

(3)变速时,各变速手柄必须转换到指定位置。

(4)工件必须装卡牢固,以免松动甩出,造成事故。

(5)已卡紧的工件,不得再行敲打校正,以免损伤设备精度。

(6)要经常保持润滑工具及润滑系统的清洁,不得敞开油箱、油眼盖,以免灰尘、铁屑等异物进入。

(7)开动设备时必须盖好电器箱盖,不允许有污物、水、油进入电机或电器装置内。

(8)设备外露基准面或滑动面上不准堆放工具、产品等,以免碰伤,影响设备精度。

(9)严禁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

(10)采取自动控制时,首先要调整好限位装置,以免超越行程造成事故。

(11)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并应经常注意各部位有无异常(异音、异味、发热、振动等),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排除。凡属操作者不能排除的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工人排除。

(12)操作者离开设备时,或装卸工件,对设备进行调整、清洗或润滑时,都应切断电源。

(13)不得随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

(14)调整或维修设备时,要正确使用拆卸工具,严禁乱敲乱拆。

(15)人员思想要集中,穿戴要符合安全要求,站立位置要安全。

(16)特殊危险场所的安全要求等。

3.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的步骤

(1)调查、收集资料信息

安全操作规程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了制定出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收集分析相关资料信息,包括:

①该类设备现行的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规程,有关的安全检测、检验技术标准规范;

②该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书,设备工作原理资料及设计、制造资料;

③同类设备曾经出现的危险、事故及其原因;

④同类设备的安全检查表;

⑤作业环境条件、工作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2)编写规程

规程内容确定后即可按一定的格式编写,安全操作规程的格式一般可分为“全式”和“简式”两种:全式一般由总则和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定义或名词说明、操作安全要求构成,通常用于适用范围较广的规程,如行业性规程;简式的内容一般由操作安全要求构成,其针对性很强。企业内部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通常采用简式。

处理设备管理信息的范围和功能

1.电器管理

现在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很高,一台设备、一项装置往往是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体现,使管理设备的难度和工作量加大。本系统把电器与设备结合一起管理,建立电动机台账,自动产生电动机定期保养表,以确保电动机无事故运行。电器控制屏管理台账记录了控制屏的主要技术参数、修理、改造等情况。设置电器元件台账、电器仪表台账,便可以全面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型号和使用数量,能有效地保证企业设备的安运率。

2.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全面收集设备、辅助装置、轴承、传动机构、技术档案等技术资料档案,进行分类、排序、存储。做到设备编号和技术标牌齐全,设备资产账、物、卡相符。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从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报废更新等都管理起来。

3.设备日常修理管理

对企业设备电器的小修和大修、技术改造、设备故障、生产能源消耗、设备运转时间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便于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记录制订最佳维修方案,并指导维修人员按照设备运转部位的性能、技术要求、运转情况,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缩短因设备修理而停机的时间。同时,使设备管理工作深入细致,实现维修工作量的考核量化。

4.配件管理

本系统对配件的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设备管理的角度说,配件清单记录了各台设备所需要更换的主要易损件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数量。

从器材管理的角度看,配件清单记录了零配件放置在仓库内的库位号、计划库存量和实际库存量。

通过对主要配件的管理,基本上掌握了生产线的配件需求量,系统自动生成最低配件库存报警表。一般配件订购审批单、合同订购配件管理台账二个功能模块,把从联系订购配件,到领导审批、合同签订、合同执行、付款情况整个过程都记录下来,既完善了配件的管理制度,又加强了企业对货款及合同的管理。配件消耗台账是以仓库的领料单为数据来源,为财务部门成本核算、车间经济核算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5.安全技术管理

把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纳入设备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安全技术管理台账是专门为安全技术员设置的工作日志。安全事故报告单对事故调查分析,如实反映事故,并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的记录。根据安全事故报告单的记录,系统自动生成安全事故统计报告。通过对事故的统计分析,揭示事故发生的规律,找出事故隐患,以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安全技术综合检查记录、安全事故隐患整改书,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实到各个有关部门,使从企业最高领导到第一线的操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安全管理工作,分别承担相应的职责。

6.轴承维护保养管理

此项管理由设备轴承台账、电动机台账、设备轴承维修记录、电机轴承保养记录组成,配合使用。到期需要保养的轴承,是计算机根据最后一次轴承保养记录,查询计算轴承保养周期,而自动生成设备轴承保养表和电机轴承保养表,避免人工做轴承保养计划的遗漏。

7.固定资产管理

财务部门管理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有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原值等项目与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台账不相符。为了解决这些的问题,系统设置固定资产管理,把设备管理工作职能延伸,其目的是既要求设备完好率高,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又要考核固定资产所创的经济效益,在系统中能十分方便地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和修理费用,以便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和最佳的更新时机。由于系统众多功能的设置,使企业能准确地掌握各台设备的技术状况,确定设备的技术寿命。

8.设备故障管理

主要记录了设备故障发生的日期、故障维修方式、故障类型,并掌握设备运转状态磨损情况。设备管理人员根据对历次设备故障记录的分析、故障类型的统计,可得出易损零配件在正常条件下的磨损和使用期限,有计划地进行更换维修。对非正常的设备故障,设备管理人员就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性维修,降低故障率。

9.设备管理经济技术指标考核

传统的设备管理,只强调设备的最好技术状态,忽视维修费用与管理费用是最经济的。本系统制作设备管理技术指标报表和设备管理经济指标报表。这两份报表,从宏观的角度反映设备管理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成果,要求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设备维修和管理费用支出合理。

10.设备管理系统统计报表

为了加强设备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掌握设备技术资料、修理费用、配件数量、设备电器故障、固定资产价值等经济技术数据,系统择其重点,提炼出五十多种设备管理统计报表。这些表上的数据都是动态的,是根据各个信息库的数据自动产生的。当信息库的数据变化,统计表的统计结果也随之变化。每一种报表的篇幅,是由设备管理数据量的多少及由输入统计日期决定的,计算机自动排版决定报表的页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