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觉自愿,自动自发

自觉自愿,自动自发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作中,一个习惯被动思维的员工会不自觉地用被动的方式来回答问题,而一个拥有主动思维的员工则时刻会考虑主动地解决问题。詹森不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他还得到了应有的奖赏。认为自己按照上司的指令,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了,纵然出现了失误和漏洞,也不关自己的事。一名优秀的员工应当像詹森一样,主动地发现问题,主动地寻求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工作中的每一次机遇,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骄人的业绩。

工作中,一个习惯被动思维的员工会不自觉地用被动的方式来回答问题,而一个拥有主动思维的员工则时刻会考虑主动地解决问题。凡是拥有主动思维的人,都比较容易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员工主动是老板的渴望

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诸如“这不是我的工作”、“他们从来没有告诉过我这件事该怎么做”“这几天太忙了,没时间做这件事”等一些看似完美的借口。事实上无论做任何事情,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当然或多或少都会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最终决定能否做好这件事情的往往是我们的工作态度。追根究底,无论是积极乐观的态度还是消极悲观的态度都源自于我们所持的“主动思维方式”或“被动思维方式”。

哪个公司业绩好,就说明它的员工不一般。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曾经对员工说:“你要记住,不管你在哪里工作,你并不是一个雇员。你在一个只有一名雇员的企业里工作,那个雇员就是你自己。”格鲁夫的意思是:不管员工从事什么工种,都是自己在雇用自己。

在一流的老板眼里,员工的职责范围就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在那里,员工自己就是负责任的老板。美国通用电气的董事长杰克·韦尔奇认为:在员工关心的领域里,他们就是CEO。杰克·韦尔奇被称为天下第一CEO,他希望每个员工和他一样做CEO。所以通用电气的业绩为什么好得令同行嫉妒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他们的员工有很大的“权利”,他们有权利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史蒂夫·罗斯是华纳兄弟公司的掌门人,他明确鼓励手下“要有自己就是老板的意识”。曾经有一位主管准备开拓新领域,但又顾忌可能会亏损1000万美元,罗斯就对他说:“如果你无法承担那样的后果,就别做,因为那是你自己的公司。”

股神巴菲特每隔两年就给手下的经理们写一封不超过两页的信,建议这些经理们像对待自己的企业那样去管理企业,告诉他们不要被动地接受来自老板的指令,而是要自己主动指挥自己去作为。

在日本松下公司,有一段著名的标语:

如果你有智慧,请你贡献智慧;

如果你没有智慧,请你贡献汗水;

如果你两样都不贡献,请你离开公司。

不难看出,具有敬业精神并能主动思考的员工,才是松下公司最欢迎的员工。他们拥有智慧并乐于奉献智慧,这份智慧必然会给企业创造财富。

◎主动地发现问题,寻求改进

一个企业要兴旺发达,单靠自上而下的指导是不够的,必须要与自下而上的建议相结合。

在诺基亚公司手机研发部的詹森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同事见他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就开玩笑道:“詹森先生哪儿都好,就是太不知足了。咱们研发部,只要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研发任务,薪水就能比生产部和销售部加起来拿得还多,该高兴才是啊!”

另一个同事也嘻嘻哈哈地接口道:“这次的任务只是改进一下机型,这么简单的任务哪能难住我们的天才詹森先生啊!”

詹森说:“我不是为了薪水想不开,也不是为了公司派给的任务,我是在想,我们整天坐在研究室里,除了完成上面派给的任务,改进一下机型,就什么事也不做了。现在手机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我们能不能主动做一些工作,给公司拿出些新颖的创意呢?”

同事无奈地说;“嗨,詹森,别痴人说梦了!现在诺基亚手机已经是世界著名品牌了,不管是技术性能,还是外观形象,都早已深入人心了,还上哪里去找创意?”

尽管同事们说的话有些道理,但詹森还是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在完成公司任务的基础上,主动而努力地工作,让诺基亚在自己的辛勤工作中有一个质的飞跃!

有了这个非同一般的目标和想法以后,詹森寝食难安,每日里除了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满脑子都在考虑如何让诺基亚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一天,在地铁里他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几乎所有的时尚男女,都拥有手机、一次性相机和袖珍耳机。这给了他很大的灵感:能不能把这三种最时髦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呢?真要如此的话,不是变得既轻便又快捷吗?

第二天,詹森马上找到主管,对他说:“如果我们在手机上装一个摄像头,再加一对耳机,让人们在接听音乐的同时,把外面他能看到的所有美好事物都拍摄下来,再发送给亲友,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啊!”

主管惊喜得高声叫道:“好样的,詹森,我们马上就按你的想法着手研制!”

这种具有拍摄和接听音乐功能的手机在詹森的带领下,很快研制成功,刚一推向市场,就大受青睐。

詹森不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他还得到了应有的奖赏。更重要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詹森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职场中有很多人都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状况,习惯于按照上司的安排埋首工作,不想学习,也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详细的思考。认为自己按照上司的指令,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了,纵然出现了失误和漏洞,也不关自己的事。其实,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时间长了,会让自己充满惰性,失去创造的活力和新颖的思想。一名优秀的员工应当像詹森一样,主动地发现问题,主动地寻求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工作中的每一次机遇,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骄人的业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